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9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10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85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运用一个包含Wave-CISK机制的斜压半地转8层模式和本征函数展开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的对流凝结加热廓线对低纬大气的30—60天低频振荡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加热廓线分布时30~60天低频振荡具有不同的相速和周期,并且低频振荡特征相速的量级都是o(10m/s),由Wave-CISK机制激发的低频CISK—Kelvin波和CISK—Rossby波都是稳定的。同时,还进一步揭示了不同加热廓线对低纬大气30~60天低频振荡垂直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1 初期方案 首先,将PVC材料和保温填充材料石英纤维制成的保温罩,罩在KS-2000拾震器上,并在KS-2000摆下方放置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由一块加热电子线路板控制,使其工作温度控制在我们所要求的范围内。当工作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温度传感器将获得的电压量送入控制电路,加大加热功率,使工作空间温度上升,反之,则减小加热功率。起初,我们将两根石英加热管并排置于KS-2000拾震器下方进行加热,采用继电器开关控制电路。我们发现,这种方式会产生一些问题。由于采用开关方式,继电器频繁地吸合,将影响其触点寿命,而且…  相似文献   
143.
采用滞弹性近似下的二维滞流体动力学方程组,讨论了中尺度对称扰动的动力稳定性,得到其绝热情况下对称不稳定的判据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浅对流的情况而言,深对流情况下对称不稳定的条件更为苛刻一些。在考虑非绝热加热时,扰动增长率随其波长的变化会产生间断现象,中低层加热明显对中-β尺度扰动具有激发增长的作用,并且促使扰动向暖区传播,而中高层加热则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4.
王亦平  侯定臣 《气象学报》2002,60(1):122-127
在Chan和Cho作的基础上,用中α尺度位温扰动代替了原来的中β尺度位温扰动,并且增加了一个高度函数H(Z),模式还改变了相对湿度的分布,取了可供比较的两个试验,并运行了半地转湿大气锋生模式程序,积分一段时间后,绘出有关的物理量的等值线图,分析、比较了非绝热加热及初始位温扰动对物理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初始位温扰动为中α尺度比中β尺度更接近实际情况,对流层湿度分布不均匀,非绝热加热的作用比初始位温扰动的影响明显些。  相似文献   
145.
从长江黄河的发源看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原气象学的理论和实践出发,作指出,地形抬升作用提供不了江河同时发源所必需的异常雨量,但是高原主体北缘边界层大气中的非绝热局地锋生现象却可能引起强对流降水,高原湿地的天然面积不但取决于江河源所需要储存的水量,而且还须保证日间可有大大小小足够多的热对流泡在湿地上升起,通过碰并过程形成超级对流降水单体。  相似文献   
146.
南亚高压的季节变化与趋暖性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亚高压的季节变化,讨论了对流层中高层温度、整层大气视热源和非绝热加热率的时空变化对南亚高压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亚高压存在两个季节平衡态,即夏半年的大陆高压和冬半年的海洋高压,大陆高压又可分为青藏高压和伊郎高压。加热场对南亚高压的季节变化有重要作用,南亚高压是一个暖性高压,其中心有“趋热性”,通常位于或趋于加热率的相对大值区。南亚高压的年循环过程,主要受南亚地区潜热和感热季节变化的支配。夏季北方地区和高压地区的强烈短波辐射加热对高压中心北移和维持也有作用,长波辐射的冷却作用则是高压减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7.
青藏高原北部的大气加热场特征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利用五道梁1994-1997年的实际观测资料,结合一些经验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了1994-1997年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的大气加热场强度。结果表明,从4年平均情况来看,高原北部地区4-8月大气加热场为热源,10月-2月为冷源,3月和9月为转换时期;就年平均大气加热场强度年际变化来看,1994年和1995年为大气冷源,1996年和1997年则为大气热源;高原北部的大气加热场强度的年际变化主由地面感热输送的年际变化所决定。  相似文献   
148.
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 (AnalytikJenaAG)位于世界光学精密仪器制造中心———德国耶拿市 ,184 6年卡尔·蔡司在这里创办了卡尔·蔡司公司 ,专门制造光学测量仪器。 196 0年卡尔·蔡司公司 (CarlZeissJenaGmbH)开始设计和制造原子吸收光谱仪 ,AnalytikJenaAG全面接管其分析仪器业务后 ,近年不断推出一系列新型号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和诸多创新的特殊应用技术。今天 ,AnalytikJena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得到众多的国际著名公司和研究机构的青睐和支持 ,很多著名公司都配备了他们的原子吸…  相似文献   
149.
河西内陆河流量对高原加热场强度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莺落峡1944-2004年和疏勒河1953-1999年的流量资料,分析了近50年河西内陆河流量的持续性、周期性、年际变化及其对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异常的响应。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中、西部的水资源具有很好的持续性,特别是在秋、冬季节。河西走廊中、西部的水资源与前期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前期(4月份)的环流特征可预报后期5月份流量。多水年新疆脊弱,东亚槽浅,降水偏多,流量加大;反之亦然。径流预报实质上可作为西北地区的干旱预报。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