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276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394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29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V.  E.  Khain  I.  D.  Polyakova  李学杰 《海洋地质》2008,24(3)
北极东部宽广的陆架展布着几个不同时期、不同走向的裂谷成因构造。利用构造纲要图,展示了上Brooksian地层单元(白垩纪-新生代)的主要构造元素,并勾画出Ellesmerian地层单元(晚泥盆世-侏罗纪)的构造轮廓,通常认为本区该期烃源岩最丰富。上地层单元发现了3个主要沉积盆地:Vil’kitskii-北楚科奇盆地,南楚科奇盆地和东楚科奇盆地,它们被楚科奇中央隆起所分隔。该隆起在EUesmerian期最活跃。通过与研究详细的陆架和陆坡区对比,概括了这3个盆地烃类的形成和聚集模式,了解可能的油气储集远景区带。  相似文献   
72.
A fine-resolution model is developed for ocean circulation simulation in the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Numerical Modeling for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S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is applied to simulate surface current and sea ice variations in the Arctic Mediterranean Seas. A dynamic sea ice model in elastic-viscous-plastic rheology and a thermodynamic sea ice model are employed. A 200-year simulation is performed and a dimatological average of a 10-year period (141st-150th) is presented with focus on sea ice concentration and surface current variations in the Arctic Mediterranean Seas. The model is able to simulate well the East Greenland Current, Beaufort Gyre and the Transpolar Drift, but the simulated West Spitsbergen Current is small and weak. In the March climatology, the sea ice coverage can be simulated well except for a bit more ice in east of Spitsbergen Island. The result is also good for the September scenario except for less ice concentration east of Greenland and greater ice concentration near the ice margin. The extra ice east of Spitsbergen Island is caused by sea ice current convergence forced by atmospheric wind stress.  相似文献   
73.
The sea ice cover in the Arctic Ocean has been reducing and hit the low record in the summer of 2007. The anomaly was extremely large in the Pacific sector. The sea level height in the Bering Sea vs. the Greenland Sea has been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meter data through the Bering Strait. A recent peak existed as a consequence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is considered to contribute to inflow of the Pacific Water into the Arctic Basin. The timing of the Pacific Water inflow matched with the sea ice reduction in the Pacific sector and suggest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heat flux. This component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model prediction for answering the question when the Arctic sea ice becomes a seasonal ice cover.  相似文献   
74.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25(2):F0002-F0002
2月1日,在传统的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来到国家海洋局,首次通过卫星视频电话连线遥远的南极和北极,向正在南、北两极进行考察的我国极地科考队员们致以新春的祝福和节日的问候。慰问活动前,曾培炎副总理还亲切会见了第23次考察队队员代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相似文献   
75.
北极中央区海冰密集度与云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旭鹏  赵进平 《海洋学报》2015,37(11):92-104
本文使用海冰密集度以及低云、中云、高云的日平均数据,借助滑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北极中央区海冰密集度与云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海冰与云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在春季海冰融化季节(4、5月)、秋季海冰冻结季节(10、11月),低云与海冰密集度之间表现为较好的负相关,表明在这段时间内冰区海面蒸发强烈,对低云的形成有重要贡献。在10月和11月,中云与海冰密集度也有很好的负相关,表明秋季低云可以通过抬升形成中云。高云与海冰密集度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可能原因:一方面海冰的空间分布对高云无影响,另一方面,高云主要影响到达的短波辐射,从而影响海冰的融化和冻结速度,与海冰厚度有直接显著的关系,而与海冰密集度的关系不明显。此外,在海冰密集度与低云存在较好负相关的情况下会出现某些年份相关性不好的情况,我们的研究发现这是北极中央区与周边海区发生了海冰交换或云交换的结果。  相似文献   
76.
楚科奇海盆M04柱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古环境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采自楚科奇海盆的M04柱进行粒度、冰筏碎屑、黏土矿物、岩心XRF扫描、沉积物颜色分析,初步建立了楚科奇海盆晚更新世MIS4期以来的沉积地层框架。MIS4期以来,楚科奇海盆M04柱沉积物粒度和黏土矿物组成具有明显的冰期/间冰期变化特征,冰期沉积物粒度分布以双峰态为主,由洋流搬运和海冰搬运沉积组分组成,伊利石含量高、高岭石含量低;间冰期沉积物具有三峰态粒度分布特征,由海冰搬运、洋流搬运和冰山搬运沉积组分组成,伊利石含量低、高岭石含量高。通过M04柱黏土矿物组合类型与北冰洋边缘海盆的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组合类型对比表明,晚更新世以来楚科奇海盆沉积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温暖的间冰期受波弗特涡流驱动,波弗特海为研究区的物源输入提供了主要贡献;寒冷的冰期表层环流呈反向输运,细颗粒物源碎屑以东西伯利亚海的输入为主。  相似文献   
77.
高源  何剑锋  陈敏  林凌  张芳 《海洋学报》2015,37(8):96-104
2012年夏季中国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对北冰洋楚科奇海及其北部边缘海浮游细菌丰度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并将其与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楚科奇海浮游细菌丰度的变化范围为0.56×108~6.41×108 cells/dm3,平均为2.25×108 cells/dm3;细菌生产力介于0.042~1.92mg/(m3·d)(以碳计)之间,平均为0.54mg/(m3·d)(以碳计),与已有研究结果基本相当。陆架区细菌丰度和生产力要明显高于北部边缘区,但前者的单位细菌生产力则较低。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细菌丰度与温度和叶绿素a浓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北极变暖导致的海水升温及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增加均会促进细菌的生长,从而进一步提高细菌在海洋生态系统和碳循环中的作用。但陆架区的细菌生产力与环境参数均没有显著相关性,表明其影响因素较为复杂;生产力在北部边缘区则仅与叶绿素a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浮游植物生长过程产生的溶解有机碳(DOC)是细菌生长最为主要的碳源,碳源的单一可能制约细菌的生产从而导致该海域无冰状态下细菌丰度的增加不如预期,但融冰过程带来的大量DOC将促进细菌活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78.
文章以北极航线战略作为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切入点,在分析主要海权国家海运航线战略以及北极航线战略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海洋强国建设的影响的基础上,着重从5个方面探讨了北极航线战略对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催化作用实质:一是中国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有助于深入海洋认知和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二是中国商船在北极航线的安全通行,有助于提高海洋利用水平;三是中国对外贸易潜力的增长,有助于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四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营造和谐海洋局面;五是中国对北极航线战略通道的利用,有助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79.
全球变暖使北冰洋海冰融化之势越来越快,北冰洋的航运以及一直尘封海底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与日本同为能源严重依赖进口的非北极国家,在北极航道及资源利用上既存在合作前景又是潜在的竞争对手。在分析近年日本学者对北极油气资源利用的研究结果基础上,综合了日本学者为政府提出的各种建议,分析了日本对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态度,总结了日本政府在利用北极资源方面所采取的系列措施。为我国学者研究日本在当前国际能源和地缘格局下对北极油气资源的战略考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利用中国753站1950-2010年逐日站点资料,从中选取1981-2010年间青海23个代表站冬季(12月、1月、12月)的总降水量作者青海冬季降水序列,分析了三十年间青海省冬季降水异常的成因。发现青海省冬季降水异常的年份中北极涛动指数有一定的波动。对北极涛动指数和降水总量做了相关,经显著性检验呈显著正相关。分析了降水异常年份的高度距平场来分析北极涛动对青海省降水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