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7篇
  免费   635篇
  国内免费   978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398篇
地球物理   354篇
地质学   2112篇
海洋学   502篇
天文学   102篇
综合类   234篇
自然地理   17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2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来自塔里木盆地北部5口钻井的部分中、新生代沉积岩岩芯样品进行了古地磁研究,通过对重磁化组分和特征剩磁组分与露头样品的比较,确定了井下样品的喜山期严重重磁化;并通过烃类分析和对磁性分选颗粒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了与碳氢化合物有关的球形磁铁矿颗粒和具有黄铁矿格架颗粒的球形磁铁矿聚集体,从而认为重磁化与油气移聚相关,据此确认了喜山期的油气移聚.  相似文献   
992.
利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祁连——河西走廊地壳细结构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在北祁连-河西走廊测制了一条深反射地震剖面,查明测区莫霍界央深40-50km,向南倾向连山区,北祁连山前逆掩断裂西南倾,上陡下缓消失于3.5-4s处(可能是滑脱带)。阿尔金断裂向东延伸到宽滩深部,倾向南,下切到地下壳,阿尔金断裂带与北祁连冲断裂带吸收了印度板块向北推移产生的压应力。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应用WILD GAK-1陀螺经纬仪进行逆转点法、中天法及时差法的定向实验,论述了3种定向方法的理论精度,并和实际定向精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4.
郭金运  李成尧 《四川测绘》1995,18(3):110-113
为了实现单自由度陀螺寻北仪自动寻北,通过分析寻北仅运动规律,本文建立了其寻北数学用到,分别为:模型Ⅰ——时间作为观测值,模型Ⅱ——角位置作为观测值,模型Ⅲ——时间及角位正同时作为观测值,楼四Ⅳ——最小二乘谱分析模型.通过模拟实验,认为自国对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适合单自由反陀螺寻北仪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相似文献   
995.
赣西北港口地区晚寒武世重力流是一套再沉积的产物。沉积类型比较多样,可划分滑动沉积、碎石流沉积、颗粒流沉积,它们分别代表斜坡的上部,中,下部及底部。其中根据砾石堆积形态,含量又可分为高密度流及低密度碎石流。晚寒武世本区的大陆斜坡坡向呈北-南方向展布。这套重力流的发现,确定了本地区大陆斜坡位置,贯通了江南过渡区南西-北东方向展布的大陆斜坡,对中国华南地区晚寒武世的构造古地理控制作用及层序地层学研究均具  相似文献   
996.
傅景海 《甘肃地质》1995,4(2):62-69
陶来运动使本区从华北古陆中解体出来,自成独立的构造体系。主裂谷阶段发生于中寒武世,奥陶纪形成沟弧盆体系。之后,早、晚泥盆世的碰撞造山作用使本区进入板内的浅海向陆相沉积盆地转化的阶段。中、新生代为陆内造山阶段。本区划分为3个Ⅲ级构造单元:河西走廊中、新生代断陷,北祁连早古生代弧盆系和北祁连元古代裂谷系;进而划分出13个Ⅳ级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997.
北秦岭商丹地区构造岩浆演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裴先治  王涛 《西北地质》1995,16(4):13-19
北秦岭造山带发育有多期多类型多成因构造岩浆活动,反映着北秦岭自元古宙以来所经历的复杂多期多类型造山作用与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98.
陈岳龙 《地质科学》1995,30(3):247-258
通过对北秦岭丹凤地区早古生代花岗岩的Ph、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证明早古生代具成分极性的枣园、黄柏岔、石门花岗岩是由于秦岭群斜长角闪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部分熔融,近俯冲带以熔体与熔体的混合、远离俯冲带是前者产生的熔体与后者熔融后的残留相以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9.
河南北秦岭晚古生代孢子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河南南召地区的柿树园组为一套浅变质碎屑岩系,在其中、下部灰岩夹层中采获较丰富的古孢子化石:Calamospora cf.microrugosa,Dictyotriletes minor,Punctatiporites minutus等属种,时代为晚古生代沉积。从柿树园组原岩建造性质、变质及变形作用特点分析,它不应划归二郎坪群或宽坪群,其层位与豫陕交界地区的粉笔沟组和信阳群的南湾组大体相当。在晚古生  相似文献   
1000.
北祁连山构造—火山岩浆演化动力学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笔者以区域构造-火山岩浆演化动力学为主线,从研究区域火山岩岩石学的角度探索北祁连山古板块构造体制与火山岩浆作用的关系,主要强调区域上不同特点火山岩的成因,其形成应直接与构造环境有关。作用的研究查明,从元古代末至泥盆纪,北祁连山经历了一个由大陆裂开-大洋化-洋盆扩张并俯冲消减-沟、弧、盆体系形成和完善-洋盆收缩闭合-碰撞造山的全过程,每一阶段均发育有相应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海相火山活动。经确定有如下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