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376篇
海洋学   16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12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61.
提出了一种对灰色-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的状态区间取值修正方法.考虑实测值在状态区间中的位置分布情况作为先验知识,对状态区间的端点重新定权,修正预测值在状态区间中的取值,从而获得更高精度的预测结果.结合某建筑物的实测沉降数据,与原始GM(1,1)、残差修正G M(1,1)、灰色-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预测模型精度更高,状态区间取值修正方法对灰色-马尔科夫链的精度改善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2.
龙门区块为四川盆地川东大天池构造带中段东南翼下盘的次一级潜伏背斜,从南到北依次分布有以鞍部相连的明达、龙门、任市三个次一级高点。这里依据川东大天池气田龙门区块石炭系黄龙组的钻井、岩芯、薄片、测井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建立了研究区石炭系黄龙组(膏湖-成化泻湖~陆表海)沉积环境变迁模式。将龙门区块石炭系黄龙组划分为三个亚相带,八个微相带。其中黄龙组二段的泻湖内浅滩是本区有利的沉积相带,主要分布在龙门一明达二高点处,为龙门区块石炭系主力产气相带。  相似文献   
63.
铝孔轨迹设计是非开挖水平定向钻施工中一项重要内容。其最优化设计在国内已较成熟,但多数优化设计未从力学方面进行优化设计。针对这一情况,引入悬链线法来优化水平定向钻轨迹设计。通过悬链线法的计算可知,优化后的轨迹不仅有利于降低钻杆回转阻力和扭矩消耗,提高机械钻速,增长管道使用年限,同时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较,其计算出的轨迹长度也比传统圆弧轨迹长度略短,表明了悬链线法在水平定向钻轨迹设计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4.
付广  雷琳 《地质论评》2010,56(5):719-725
在松辽盆地三肇凹陷和长10区块断裂发育及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断裂与三肇凹陷之间空间分布位置关系对三肇凹陷和长10区块断裂控藏作用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三肇凹陷和长10区块扶余—杨大城子(扶杨)油层主要发育南北向的T2断裂,断裂密度大、平面分布不均,断裂断距小,延伸距离短,剖面上受基底断裂控制形成似花状垒堑组合,平面上密集成带。三肇凹陷T2源断裂主要对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起垂向运移输导作用,使油向下"倒灌"运移进入扶杨油层。长10区块T2断裂对扶杨油层的油则主要起侧向运移输导作用,使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中的油向长10区块侧向运移。三肇凹陷T2断裂密集带不是扶杨油层油聚集成藏的主要部位,油主要聚集在T2源断裂的下盘,长10区块T2断裂密集带则是扶杨油层油聚集成藏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65.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由浅层次的接触感知走向深度体验培育,需要构建与之相适配的教学模型。指向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培育的教学模型有三个基本的向度:全情境、问题链和探究活动。本文以“水循环”为例,探讨了全情境的意义向度、问题链的认知向度和探究活动的实践向度下的教学设计过程,并分析了其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培育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6.
地名作为一种既可悟又可视的文化景观,是地域文化在地表的凝结与保留,为了延续南海蓝色地名文化,以南海诸岛地名为例,基于景观基因理论在建立南海诸岛地名文化景观基因编码信息链和基因谱系的基础上,构建南海诸岛地名文化景观基因DNA双螺旋仿生模型。研究发现:(1)南海诸岛地名文化景观基因类似于时空演化下的“遗传”优势,表现为基因信息链上自然类基因与人文类基因的融合,凸显中国多元文化基因的优势;(2)南海诸岛地名文化景观基因谱系呈现独特的“琼人俗名”根性四维,印证了南海渔民在渔业生产和航海实践不断发展进程中海洋文化的赓续;(3)南海诸岛地名文化景观基因分长时性遗传形DNA、暂时性变异形DNA和韧性复合形DNA,显示了中国地名文化景观基因母链DNA在遗传和表达上“名从主人”的原则。本文研究可为南海诸岛地名文化景观基因信息有效传承和存储,以及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与安全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7.
汶川地震后,小岗剑沟由于滑坡、崩塌产生了大量松散物质,其地势陡峻,暴雨频率高,2009—2011年连续暴发10场泥石流,损毁公路,规模大时会堰塞绵远河,形成以频发性泥石流为主的典型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链。2012年完成泥石流治理工程,同年8月小岗剑沟再次发生泥石流,破坏了部分工程。以小岗剑沟为例,通过整理现场采集的图片和数据,并对比以往资料,研究次生山地灾害链链式反应过程以及经过工程治理后的灾害链人工断链效果。研究表明:小岗剑沟频发型次生灾害链的衰减不仅体现在引起下一级次生灾害的土石方量逐级减小上,而且体现在随时间变化的灾害激发条件提高上;虽然泥石流发生条件提高,但由于泥石流沟沟床不断被切深,小岗剑沟危险性随着可动势能增大而逐年增大,人工断链失败后,沟床再次下切,建议使用阶梯-深潭结构增加沟道阻力,保护沟道底部,避免可动势能继续增大;对比小岗剑沟、文家沟和红椿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发现灾害链总能量与投资正相关,要根据灾害能量进行合理投资,当能量到达一定量时,单位能量所需要的投资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68.
以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0年反映省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关指标,首先利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每个省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综合得分;然后根据马尔科夫和空间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法分别计算出两种情况下省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转移概率矩阵,探索中国省际旅游经济时空演变动态特征;最后利用ArcGIS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省区间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不均衡,尤其是极高水平和极低水平省区之间差距有加大的趋势;邻区的背景条件对省区旅游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因省区及其邻区所处的发展水平等级而异。  相似文献   
69.
<正>由于我国页岩气勘探井成本高达亿元,并且开发面临多项技术挑战,风险过大,因此前两轮页岩气中标区块大部分开发仍进展缓慢。关键是中国企业要知道哪些技术适合中国特定区块页岩气的开发并做到有效,这将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所在。"不管中标的区块将来产出有多少,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够摸索出一套真正适合中国西南上扬子地区海相沉积盆地的页岩气开发技术体系,形成页岩气开发商业模式,这其实也是美国所有独立油气公司中价值最大的部分。"北京泰坦通源天然气资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泰坦通源")董事长王静波如是说。  相似文献   
70.
在时域内分析深水钢悬链立管在平台运动和波流载荷共同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采用雨流计数法处理立管节点应力的时间历程,选用DoE.E型S-N曲线分析立管在单一海况和平台运动联合作用下的疲劳损伤;将各方向含概率分布的疲劳损伤进行叠加,得到立管整体的全方向疲劳损伤及疲劳寿命。平台的运动为六自由度的运动预报数据,波流载荷由某海域实际的波浪统计数据采用Morison公式计算所得。计算结果表明钢悬链立管疲劳寿命的极值点分别位于悬挂点附近和触地点附近,对立管疲劳寿命极值点各方向疲劳损伤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所提方法为钢悬链立管疲劳分析提供了新思路,给出的结论对钢悬链立管设计分析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