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鳍金枪鱼资源是南太平洋金枪鱼渔业的重要目标种类,也是我国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根据2008-2009年我国海洋渔业公司在南太平洋海域的生产数据,结合表层、105 m和205 m水层温度,以及海面高度、叶绿素a浓度等海洋环境数据,运用一元非线性回归方法,按季度建立基于各环境因子的长鳍金枪鱼栖息地适应性指数,采用算术平均法获得基于多环境因子的栖息地指数综合模型,并用于中心渔场的预报。通过与实际作业渔场的比较与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报准确性达到70%以上,具较高渔情预报准确度。  相似文献   
32.
赤道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的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波浪是影响海表面温度的重要因素。为了进 一 步 研 究 波 浪 对 全 球 气 候 的 影 响,利 用 ECMWF(European Centrefor Medium-Range WeatherForecasts)发布的波浪参数、海表面温度(SeaSurfaceTemperature,SST)等再分析数据,采用 EOF(EmpiricalOrthogonalFunction)分析和超前滞后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南太平洋涌浪区Stokes漂流与厄尔尼诺事件的关系。首先选用一种涌浪指标和多个涌浪特征值总结了全球的涌浪特征,得到涌浪在低纬、南半球和大洋东边界更占优的结论,并由此划定南太平洋涌浪区,发现了其连接南大洋和赤道东太平洋的通道作用。进而研究了南太平洋涌浪区Stokes漂流对赤道东太平洋SST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后,该区域的经向 Stokes漂流会产 生强化,波浪诱导的Stokes漂流会将高纬冷水输送到低纬海域,使得低纬海域降温,加速厄尔尼诺事件的衰退,进而影响到全球气候。本文为解释厄尔尼诺的衰退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波浪的大尺度效应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3.
2010年7月12日PK到南太平洋库克群岛看日食,真正应验了一句古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2009年PK在中国上海看日食,结果地球人都知道,PK被淋成了落汤鸡。再接再励的PK,2010年在南太平洋的库克群岛再追日食,想不到又碰上那古怪的积雨云,就在日食食甚时,把太阳遮住了,让岛上云下的天文迷气得直跺脚!PK也是伤心至极,仰天长叹: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南太平洋劳盆地东劳扩张中心(ELSC)表层沉积物进行水解氨基酸(THAA)分析、氨基酸对映异构体比值(D/L)分析及总有机碳(TOC)分析,对沉积物中氨基酸含量和来源、有机质降解程度和采样区域生物活动性及温度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ELSC区域样品中有机质含量较低,TOC含量为0.70~2.15 mg/g(干重),THAA含量为30~511μg/g(干重),热液活动区域原位化能合成作用对沉积物中氨基酸的相对富集有较大的贡献。沉积物中THAA含量和生物群落活动状况与分布范围有关,样品矿物组分对氨基酸的保存亦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各采样点热液活动、沉积物类型、生物群落的类型及分布均有所不同,样品中个体氨基酸的组成分布特征有较大差异。以TOC中氨基酸态碳所占百分比TAAC%作为指标对样品有机质活性进行了判别,热液喷口区域样品有机质新鲜程度要普遍高于非热液喷口区域样品,高温热液环境对氨基酸降解途径有一定的影响。样品中个体氨基酸D/L比值变化范围较大,天冬氨酸(Asp)为0.08~0.46,谷氨酸(Glu)为0.06~0.19,丝氨酸(Ser)为0.01~0.81,丙氨酸(Ala)为0.10~0.30。根据样品中THAA含量、TAAC%及个体氨基酸的D/L比值可以粗略判断生物活动性的大小及细菌对THAA的相对贡献,但并不能准确地区分热液活动活跃区域和非活跃区域在温度和生物活动性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35.
为推动中法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海洋治理合作,进一步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文章考察中法在南太平洋地区海洋治理的动因,并尝试提出双方合作的现实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中法应联合设立应对南太平洋地区气候变化的资金平台,规范融资机制;推动建立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联合开展海草床和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监视监测、健康评价和保护修复;加强蓝碳治理合作;以南太平洋区域环境署为平台,推动中法在南太平洋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36.
From the eastern Indonesian cruise from November 14 to 23, 2007, CTD (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depth profiler) /ADCP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casting and seawater sampling were done at 25 stations around Waigeo Island near New Guinea Island. It was found overall westward intrusion of the south Pacific waters into the Seram Sea and southward spreading of the north and south Pacific waters into the Seram Sea. There is westward residual flow along the channel between Waigeo and New Guinea within upper 200 m with the maximum speed up to 50 cm/s, and much weaker eastward flow in the lower layer (< 10 cm/s) due to blocking by the shallow sill at the west of the Dampier Strait. The abrupt change of bottom topography induces activ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ixing which results in a three-layered current system with a major through-flow of -0.99 Sv (Sv = 10 6 m 3 /s) into the Seram Sea; the transports in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layers are -1.14 Sv and -0.24 Sv (westward), respectively, and in the middle there is a return flow with the transport of +0.39 Sv (eastward).  相似文献   
37.
《海洋世界》2008,(7):9-9
碧海、蓝天、生机勃勃的植物——南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是真正的人间天堂。现在,好景不再。基里巴斯总统阿诺特·唐在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一天请求国际援助,希望国际社会可以协助岛上居民撤离。唐表示,该国的饮用水已经被海水污染,庄稼被摧毁,在海边居住的居民已搬至内陆。目前。该国陆地的最高处仅高出海平面6英尺。唐说:“我们不愿相信这些事实,只有深深的沮丧。我们该怎么办?许多国家领导人都认为对抗气候变暖的措施会损害本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对基里巴斯而言,气候变化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海洋问题层出不穷,全球海洋治理赤字日益明显。然而,在全球海洋治理中,太平洋岛屿地区海洋治理处于领跑者的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太平洋岛屿地区拥有较为健全的海洋规范。正如南太平洋应用地理科学委员会所言,区域海洋政策尚未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39.
利用新版本的NOAA扩展重构的海温资料,研究了1950/1951年-2008/2009年北半球冬季(12月-翌年2月平均)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主要模态,并探讨了海温主要模态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与ENSO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北半球冬季南太平洋海温变化主要存在两个模态,第1模态基本反映了南太平洋海温异常南-北的反相变化特征,第2模态基本反映了南太平洋海温异常东-西的反相变化特征。两个模态的年代际周期均比其年际周期显著,其中第1模态的主要年代际周期为11~16 a,第2模态的主要年代际周期为18~24 a。主要模态与ENSO关系的分析表明,第1模态与同期ENSO事件的关系最显著,主要显示其对ENSO的响应,而第2模态对滞后其1 a的ENSO事件存在一定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年际和年代际关系特征,分别对它们进行滤波后的分析表明,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南太平洋海温两个主模态同ENSO事件的关系与滤波前的基本一致;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第1模态的年代际变化可能对ENSO的年代际变化存在一定的响应,而第2模态可能不仅对前期的ENSO事件存在一定的响应,还可能对后期的ENSO事件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0.
文章采用文化和地理特征将南太平洋地区划分为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三大区域,选取人均GDP作为测评指标,用泰尔指数对2004—2015年的南太平洋岛国差异水平进行分解分析,发现:(1)泰尔指数处于下降态势,年际变化呈现出"减-增—减-增—减"的波动;(2)区际差异是影响区域总体差异的主导因素;(3)内部差异主要受到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区影响。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和政治环境等因素是造成南太平洋岛国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未来我国应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南太平洋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展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