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古建筑木构架的整体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其独特的分层结构形式对整体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木构架的构造形式、连接方式进行研究,总结出对称结构形式,柱列侧脚与生起做法,普柏枋、阑额与地桴的联结作用,厚重屋顶构造以及榫卯连接技术是其具有较好整体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2.
针对古建筑现状模型制作困难、费时费力、模型精度低等问题,该文以古建筑标准构件模型为数据源,提出了一种基于古建筑构件现状多视图引导的三维模型变形算法。首先,选取标准三维模型和现状构件视图同一视角方向的轮廓及其特征线;然后,应用相似三角形方法进行同名点对的提取;最后,应用改进的保刚性变形方法完成轮廓线驱动三维构件模型变形,生成完整的古建筑构件现状三维模型。以古建筑中常见的3种基本构件作为实验数据,应用改进的拉普拉斯变形算法,生成了古建筑构建现状模型,并通过与现有变形算法的对比,验证该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古建筑现状模型快速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3.
84.
完备的图纸资料是古建筑加固、修缮的关键,当前大量古建筑的现存资料不能满足修缮的要求,因此对古建筑建立电子信息档案意义重大。原有建筑信息获取方法通过传统人工测绘结合CAD来实现,此方法效率低、成本高且测量过程中容易对古建筑造成二次破坏。鉴于此,依托青岛市广兴里里院,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BIM技术相结合,对古建筑从获取点云数据到特征线提取再到创建三维模型全过程进行研究,以期为损坏的古建筑进行恢复、再现和重建提供技术支持。研究表明,该技术能够达到建模精度,效率高,在测量过程中可避免对古建筑的破坏,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5.
苏州紫金庵雷击原因分析及古建筑防雷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和总结了紫金庵遭雷击的3个原因:①高大古银杏树成为接闪点,②古银杏树接闪后对周围建筑造成雷电反击,③雷电电磁感应造成室内电路短路。对紫金庵内罗汉堂进行了系统的防雷设计,重点对紫金庵电源架空线直接入户部分进行了防雷整改。从古建筑物自身特点出发,对比分析了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防雷。古建筑物和现代建筑物一样,也要注重雷电感应方面的防护。古建筑也有一些防雷方法,将防雷与艺术相结合值得现代建筑防雷借鉴。  相似文献   
86.
目前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一座相当于现代20多层楼高的建筑,却屹立至今950多年之久,这就是山西应县木塔的传奇之处。随着人们对木塔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它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奇呢?中国古建筑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应县木塔屹立近千年不倒。浓厚的文化底蕴,鲜活的  相似文献   
87.
中国古建筑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本文根据我国古建筑在历次地震作用下的结构破坏状况,总结了古建筑结构的震害特点,介绍了古建筑抗震性能分析方法,结合泰安市古建筑实例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并给出了抗震性能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8.
从激光点云中提取古建筑线性和圆形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建筑激光扫描点云进行分割、识别,并利用Hough变换和最小二乘法从点云中提取直线和圆,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对两种算法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9.
杨燈  危双丰  王坚 《测绘科学》2021,46(1):130-135
针对现有古建筑数字化保护点云模型生成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该文采用增量式运动恢复结构技术构建了一种基于影像的古建筑点云模型生成方法,可简单、快速、低成本地实现古建筑点云生成。首先使用普通相机拍摄目标古建筑影像集并平滑预处理,然后使用运动恢复结构技术构建三维稀疏点云模型,最后密集点云加密处理并纹理映射得到古建筑三维点云模型。该方法创新性地将运动恢复结构技术引入古建筑点云生成领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构建古建筑三维点云模型,为古建筑数字化保护点云模型建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0.
以东莞可园为例,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网络仿真技术的园林古建筑三维数据和互动系统的建设方案。对园林古建筑精细扫描,建立古建筑、家具、植被、地形的多层次细节的三维模型;采集并编制属性数据、多媒体数据;采用Unity3D引擎开发C/S和B/S模式的网络仿真互动系统。系统具有集成漫游、信息查询、语音导览、自然现象模拟等功能,实现对园林古建筑多视角、全方位的描述和基于网络的交互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