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以海口湾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资料进行可见光遥感测深方法研究。采用NDWI、MNDWI、EWI、NWI指数的阈值分割法进行水陆分离,结果表明NDWI指数更适合海口湾。选取与水深相关性比较好的反射率因子TM2、TM3、TM1/TM2、TM1/TM3,采用目前常见的可见光遥感测深方法,建立了线性、对数、幂指数、指数测深模型,与实测水深的比较结果表明TM1/TM3的指数测深模型在0-10 m水深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67 m,在实际应用中有参考价值。此外,建立了TM2、TM3、TM1/TM2、TM1/TM3的二次多项式测深模型以及对数二次多项式测深模型,建立了它们的二元和四元线性、对数测深模型,还建立了它们的分段函数测深模型,与实测水深的比较结果表明,二次多项式测深模型优于线性测深模型,对数二次多项式测深模型优于对数测深模型,分段函数测深模型优于非分段函数测深模型。  相似文献   
122.
黄色和红色石英质玉石的颜色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英质玉石是由隐晶质-微显晶质石英矿物集合体组成的一种玉石,黄色和红色是石英质玉石最主要的颜色种类,近年来在珠宝市场上备受关注。前人研究结果表明,黄色石英质玉石的致色矿物颗粒非常细小,赋存于石英颗粒之间,通过一般的测试方法很难准确鉴定其种属。本文对云南龙陵、安徽霍山、广西贺州3个产地的石英质玉石进行了显微镜观察、拉曼光谱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测试,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的一阶导数图谱,对石英质玉石的黄色和红色部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色石英质玉石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一阶导数图谱的特征峰有545~535 nm和435 nm,主要由针铁矿致色;红色石英质玉石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一阶导数图谱的特征峰介于555~595nm之间,主要由赤铁矿致色;黄色和红色之间的过渡色可同时出现595~555 nm、545~535 nm和435 nm特征峰,主要由针铁矿和赤铁矿共同致色。  相似文献   
123.
机载LiDAR数据能够准确提供对象的三维空间位置信息,无人机高分辨影像具备丰富的色彩信息与纹理信息,综合两种数据的优点,可进行数据集成融合。针对山区普遍存在的分布广泛的植被覆盖类型基质景观,本文通过构建可见光植被指数(VDVI)融合光谱信息点云数据,进行典型植被特征提取的研究。为了验证该方法提取信息的准确度,分别构建了3种数据源并依次进行山区地表植被提取试验。对试验结果定性定量分析表明,融合光谱点云数据的植被覆被率为56.8%,较另外两种数据类型的植被覆被率更加接近参考值(58.2%),可信度相对较高,效果更好,植被图斑轮廓更加清晰,更适用于目标对象植被特征提取,使融合影像信息的点云数据分类优势得以体现,证实了该方法面向山区植被特征提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4.
尝试性地对乌拉山脉金矿田中钾长石进行了偏振光下的吸收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含矿与不含矿钾长石的吸收光主普有着本质的差异,钾长石的可见光吸收光谱特征可作为乌拉山式金矿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5.
可见光和紫外线对浮游动物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浮游动物在海洋食物链中处于中枢地位.大多数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自身又是鱼类等高级摄食者的饵料,在食物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而且微型浮游动物又是微食物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浮游动物存活、繁殖的成功与否决定于能否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因此,浮游动物行为的研究对理解浮游动物的生存策略和生态系统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对浮游动物行为的研究逐渐成为浮游动物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6.
以无人机可见光影像为数据源,选用归一化绿红差指数(NGRDI)、归一化绿蓝差异指数(NGBDI)、超绿指数(EXG)、超绿超红差分指数(EXGR)、植被颜色指数(CIVE)、可见光波段差异植被指数(VDVI)、改进型绿红植被指数(MGRVI)、超绿红蓝差分指数(EGRBDI)、红绿蓝比值植被指数(RGBRI)以及增强归一化绿蓝差异指数(E-NGBDI)可见光植被指数,通过10种植被指数分别计算出植被指数灰度图。采用最大熵值法计算阈值划分出植被与非植被,并将分类结果与通过监督分类获得的参照图进行精度验证。精度评定采用Kappa系数、用户精度、生产者精度3种方法。通过比较其结果发现,EXG和VDVI的植被提取结果最为准确,方法适用性和可靠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7.
海上紫菜养殖筏架分布无规律、大小不规则且数量较多,现场测量难度大、卫星影像空间分辨率低,不能精确测量出紫菜筏架面积。无人机机动性强、影像空间分辨率高,可在紫菜养殖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连云港海州湾紫菜养殖筏架为研究对象,开展可见光波段在养殖筏架与水体的光谱可区分度研究,基于6种植被指数,进行自动提取实验,以目视解译结果作为真值,进行精度分析,同时利用不同时相、不同区域的无人机可见光影像,开展方法的普适性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度坐标(green, G)和植被(vegetativen,VEG)指数方法在浅水区和深水区均表现较好,养殖筏架个数识别精度、面积识别精度均超过91.00%。基于此,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开展其他区域自动提取实验,养殖筏架个数识别精度、面积识别精度分别超过93.02%和89.37%。结果验证了无人机可见光影像可以实现紫菜养殖筏架的自动提取,精度基本满足紫菜养殖调查需求。  相似文献   
128.
针对倾斜影像匹配正确率低、匹配时间较长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注意力机制优化的倾斜影像局部特征匹配算法。该算法以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特征为基础,通过特征点优选及深度学习匹配策略提高匹配正确率及效率。构建尺度空间进行SIFT特征点检测并确定主方向;根据地物反射光谱特性构建可见光植被指数,引入语义信息约束剔除不稳定特征点,并基于特征点邻域梯度统计值计算特征点描述向量;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注意力机制图匹配算法进行特征匹配,通过注意力机制图神经网络聚合特征点空间及上下文信息,再求解聚合后特征向量的最优部分分配矩阵,并基于阈值确定匹配点。利用不同类型无人机航空倾斜影像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文算法比现有算法匹配正确率有较大提升,匹配耗时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9.
枯立木识别对森林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森林碳储量变化评估具有重要价值.无人机高分辨率影像为枯立木调查提供了较为便捷的方式.现有枯立木识别算法多依靠拥有红边、近红外波段的多光谱影像来实现.相比于多光谱相机,消费级无人机通常搭载的是用于获取可见光(RGB)影像的普通数码相机,较少的波段信息为基于RGB影像的枯立木自...  相似文献   
130.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水下地形的获取和可视化对于江苏近海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设计以下方案:首先利用可见光水深遥感反演技术,建立削弱悬沙影响的水下地形遥感反演模型,获取沙脊群水域的水下地形;然后以ActiveX Control和COM对象组合方式基于OpenGL技术开发三维地形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 ( Visual Terrain Platform,VTP ),构建辐射沙脊群水下地形三维可视化动态模拟系统,实现沙脊群水域水下地形的可视化及地形信息管理.实践表明该技术方案可为管理、开发和利用近海海洋空间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