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4篇
  免费   1112篇
  国内免费   1120篇
测绘学   3844篇
大气科学   2093篇
地球物理   832篇
地质学   1227篇
海洋学   935篇
天文学   156篇
综合类   525篇
自然地理   584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367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445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213篇
  1997年   239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79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4篇
  1948年   8篇
  1946年   8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针对高山地区地形改正研究的不足,文章以青藏高原为实例,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详细讨论了高山地区地形改正中质量柱模型与质量线模型对重力测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地形对重力测量的影响达到毫伽量级;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地形改正时,其最佳计算阶数应为二阶;高山地区,采用质量柱模型与质量线模型进行地形改正的差异为0.1mGal量级。  相似文献   
992.
针对现有侵蚀学坡长串行算法在处理大区域海量数据时计算能力的不足,基于消息传递接口(MPI)并行化工具,提出了一种格网DEM的侵蚀学坡长并行计算方法,采用缓冲区更新计算策略,解决了并行计算过程中的数据依赖性问题。选取陕北黄土高原的两组不同分辨率的DEM数据对并行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并行计算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侵蚀学坡长的计算时间,并取得了较好的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利用GPS手段进行水下地形测量的方法,对GPS的技术发展和测深仪的测深原理及现场测量方法、导航定位、测量数据后处理等进行了阐述,该测绘技术将在我国的水电工程施工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针对传统定权方法不能较好地顾及地形起伏对高差观测误差的影响这一问题,把整网水准观测值分为按测站及距离定权,将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方法应用于高差观测值实测精度的水准网分类定权中,该方法能较合理地根据地形情况确定初始权阵、提高初始权精度、反映高程监测网的实际状况。结合算例,对该方法定权及平差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5.
巴马县地形因子与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空间信息》2015,(5):141-143
选取广西喀斯特地区代表之一巴马县,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图和DEM,从中提取出研究区的高程、坡度、坡向数据。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别对高程、坡度、坡向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叠加处理,得到在不同高程、坡度、坡向下的土地利用分布情况,并利用SPSS软件对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因子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996.
在研究和分析高斯烟羽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地形因子对其原有模型进行修正,利用Matlab研究不同地形条件下毒气扩散分布情况,并与未修正模型的毒气扩散分布进行比较,详尽分析了地形起伏对毒气扩散的影响,为毒气泄漏事故的应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7.
山脊线和山谷线是进行地形学形态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基于DEM数据提取山谷线和山脊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重点介绍了基于规则格网DEM提取的方法以及实际工作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8.
结合技术人员在执行《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时的不同理解和认识,通过对基线测量中误差、环闭合差、相邻点基线分量中误差和GPS网平差技术指标等的计算与实现,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得出规范可以得到较好执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9.
智能型全站仪结合边角后方交会原理在高速铁路测量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在CPⅢ高精度铺轨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自由重叠设站的精度能满足高铁测量的精度要求。在板式无碴轨道底板放样和轨道板安装时,可以根据仪器误差参数计算得出每个测站进行放样时误差不超限的最远放样距离,供测量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在处理边角网平差时,由于测边、测角相互独立,通常只能根据经验按观测类型不同进行验前方差估计,不能准确确定测边、测角观测量的权,影响了控制网的精确度。以高铁铺轨控制网(CPIII)数据处理为例,采用方差分量估计方法对控制网进行了数据处理和精度分析,并与等权处理方法做了比较,对边角网或其它不同类型的复杂控制网数据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