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0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The retrieved results in this paper by GMS-5/VISSR thermal infrared data with single time/dual channel Split-Window Algorithm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clear-sky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of several representative land surface types in China,including Tarim Basin,Qinghai- Tibetan Plateau,Hunshandake Sands,North China Plain,and South China.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clear-sky LST in above areas varies distinctly for the different surface albedo,soil water content,and the extent of influence by solar radiation.The monthly average diurnal ranges of LST have two peaks and two valleys in one year.The characteristics of LST in most land of East Asia and that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in the south of Taiwan Strait and the Yellow Sea are also analyzed as comparison.Tarim Basin and Hunshandake Sands have not only considerable LST diurnal cycle but also remarkable seasonal variation. In 2000,the maximum monthly average diurnal ranges of LST in both areas are over 30 K,and the annual range in Hunshadake Sands reaches 58.50 K.Seasonal variation of LST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s less than those in East Asia,Tarim Basin,and Hunshandake Sands.However,the maximum diurnal range exists in this area.The yearly average diurnal range is 28.05 K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n 2000.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urnal,seasonal,and annual variation from 1998 to 2000 are also shown in this research. All the results will be valuable to the research of climate change,radiation balance,and estimation for the change of land surface types.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在测报工作中使用微机后,计算错情已大量减少,错情多数是误读造成,特别是新观测员,误读不易及时发现。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我们整理出一套减少气温和地面温度误读错情的方法,现介绍如下:(1)班前注意休息,特别是观测前十分钟不要做其它事情。观测工作中一定要做到:读数~复读~再读于球(或0cm)和最低酒精柱并进行比较,若有误读能及时发现。在温度上升时比较最高读数,温度下降时比较最低的游标读数。(2)注意实测与自记的比较。要熟悉温度、相对湿度、气压要素的实测与自记的一般差值及变化规律,观测查算后要进行实测…  相似文献   
33.
本文应用现场观测结果讨论辽东湾西岸(绥中发电厂环境影响评价区),由于海陆效应影响大气扩散的形式之一、即由局地气团变性所产生的热边界层的发生发展规律。文中应用了漫烟污染模式(1)对研究区热边界层影响下的SO_2地面浓度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34.
南海季风区地面温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季风爆发的联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1979年1月至1995年12月17a南海季风区修平均地面温度资料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中南半岛西北部和印度半岛分别为地面修平均温度标准差的大值区,其位置和强度在南海季风爆发前后月份具有显著差异。从候平均温度纬圈偏差的时间演变来看,中南半岛地区纬圈温度偏差由正转负的时间早于印度半岛地区,并分别与南海夏季风和印度夏季风爆发的时间其本对应。在夏季风爆发之前,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地区的地面温度是逐候增加的,季风爆发以后地面温度迅速降低,而海洋上的表面温度增温幅度明显小于与其相邻地陆地,此外,从南海季风爆发早晚年中南半岛与南海地区表面温度距平差和各自温度距平的时间演变看,中南半岛地区地面温度的变化在触发南海季风爆发及其年际变化过程中可能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5.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地面温度资料对比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地面温度资料的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自动气象站的地面温度观测资料更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36.
AHDM 4 .1 1程序投入业务使用以来 ,对地面气象测报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业务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 ,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软件。但是 ,AHDM4 .1 1程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如夜间不守班的 3次观测站 ,在特殊情况下容易挑错日最低地面温度。规范规定 3次观测站 0 2时地面温度由前一日 2 0时地面温度和当日最低地面温度平均而得 ;同时还规定用加权平均法求得的定时温度值不参加日极值的挑取。通常情况下 ,当日观测到的最低地面温度低于前一天 2 0时的地面温度 ,相应计算出的 0 2时地面温度高于当日地面最低温度 ,程序在挑取日极值时…  相似文献   
37.
造成地温误差的几种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面温度差值的特有属性,总结分析了造成14时0cm与20时地面最高温度值相关的3个原因是(1)观测时误读;(2)地温场板结;(3)温度表性能差。同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8.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 is one of the leading modes of 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t has been shown that it clearly relates to changes in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such as surface temperature, at hemispherical scales. However, recent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at the NAO spatial pattern also depends upon solar forcing. Therefore, its effects on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must vary depending upon this factor. Moreover, it could be that the Sun affects climate through variability patterns, a hypothesis that is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We fi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O/AO and hemispheric temperature varies depending upon solar activity. The results show a positi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only when solar activity is high. Also,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idea that solar activity influences tropospheric climate fluctuation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via the fluctuations of the stratospheric polar vortex .  相似文献   
39.
青藏高原地气温度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10  
李述训  吴通华 《冰川冻土》2005,27(5):627-632
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位于40°~25°N,75°~102°E范围内的119个气象观测台站的1991—2000年平均气温和地面温度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获得了研究区域的月平均气温、地面温度与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间关系的线性统计系数.统计结果和实测资料的比较以及统计分析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高原地区的气温、地面温度和它的年较差与经度、纬度及海拔高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应用曲线拟合方法将所得统计分析系数拟合成时间函数,就可将高原地区的气温和地面温度表示成统一的空间坐标和时间的函数.如果将已验证的1991—2000年平均地面温度与气温差统计结果作为气温与地面温度间关系的实验结果,那么,就可以解决长期困扰多年冻土预报研究中在任意已知时间和空间点上气温条件下,难以确定影响多年冻土温度状况变化上边界条件的变化这一难题.这一结果对于目前正在进行的青藏铁路冻土工程和环境预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哈尔滨市冬季地面温度变化特征及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哈尔滨自动气象站2003年11月-2012年3月的逐分钟地面温度、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水等资料,统计分析了哈尔滨市冬季地面温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哈尔滨市道路结冰月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冬季,12月出现次数最多;地面温度与气温的日变化规律很相近,早晨06时左右达到最低值,午后达到最高值。分析多种气象因子与地面温度的相关关系,发现气温在各项因子中最显著。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冬季最高地面温度和最低地面温度的预报模型,各模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最高地面温度模型预报结果与实况的变化趋势接近,误差在1℃左右,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而最低地面温度模型预报结果与实况稍有偏差,实际应用中需对模型预报结果进行适当订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