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305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617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ABSTRACT The abilities of BCC-AGCM2.1 and BCC_AGCM2.2 to simulate the annual-mean cloud vertical structure (CVS) were evaluated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GCM-Oriented CALIPSO Cloud Product (CALIPSO-GOCCP) data. BCC-AGCM2.2 has a dynamical core and physical processes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BCC-AGCM2.1, but has a higher horizontal resolu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BCC-AGCM versions underestimated the global-mean total cloud cover (TCC), middle cloud cover (MCC) and low cloud cover (LCC), and that BCC_AGCM2.2 underestimated the global-mean high cloud cover (HCC). The global-mean cloud cover shows a systematic decrease from BCCA-GCM2.1 to BCC_AGCM2.2, especially for HCC. Geographically, HCC is significantly overestimated in the tropics, particularly by BCC_AGCM2,1, while LCC is generally overestimated over extra-tropical lands, but significantly underestimated over most of the oceans, especially for subtropical marine stratocumulus clouds. The leading EOF modes of CVS were extracted. The BCC_AGCMs perform well in reproducing EOF1, but with a larger variance explained. The two models also capture the basic features of EOF3, except an obvious deficiency in eigen- vector peaks. EOF2 has the largest simulation biases in both position and strength of eigenvector peaks. Furthermore,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CVS on relative shortwave and longwave cloud radiative forcing (RSCRF and RLCRF). Both BCC_AGCM versions successfully reproduce the sign of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except for RLCRF in PC1. However, the RSCRF relative contributions from PC1 and PC2 are overestimated, while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from PC3 is underes timated in both BCC_AGCM versions. The RLCRF relative contribution is underestimated for PC2 and overestimated for PC3.  相似文献   
72.
人类活动对于我国气象干旱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导致相当的经济社会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基于CMIP6多模式历史模拟降水数据,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采用阈值识别干旱事件,设计对比实验评估人类活动对于我国1851—2005年干旱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强迫下,我国呈现略微湿润化趋势;人类活动和自然强迫下,我国东南地区干旱频率显著提高、干旱持续时间显著增长、最大干旱强度显著增加,西北地区干旱频率则显著降低。人类活动使我国54.2%的网格干旱频率提高值超过了自然强迫下提高值的最大10%分位数,最大干旱持续时间和最大干旱强度中分别为41.8%、31.6%。气溶胶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频率显著提高,温室气体则使得干旱频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3.
目前,人们对黑洞Bekenstein-Hawking熵的量子修正值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黑洞熵对数修正项的系数.在广义不确定关系(GUP)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了推广的广义不确定关系(EGUP),运用面积定理计算了3类时空的黑洞熵的修正值,得到的黑洞熵的修正项的系数是正的.这种计算方法不仅对单视界时空适用,而且对有内视界的黑洞时空依然成立,并且在EGUP基础上计算出黑洞熵的修正值.相比GUP基础上得到的黑洞熵,EGUP可以应用于大尺度时空下,所以应用范围更广.此计算方法简洁明了,物理意义明确,可为黑洞熵对数修正值系数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季风涡旋对台风活动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季风涡旋的形成机制有利于提高台风预报的准确性。此研究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WRF-ARW模拟1991年8月季风涡旋的生成过程, 并对其生成机制进行分析。模式结果表明, 此次季风涡旋个例是由一个中纬度气旋性低压发展而来。初期中纬度高层正位势涡度的强迫作用有利于对流层低层气旋性低压的发展和维持, 随后高层动力强迫作用减弱, 但中纬度气旋性低压在南移过程中其东南侧对流带逐渐与低纬地区的对流带合并, 使得对流潜热释放增强, 进而使低压在Gill响应的作用下不断加强并最终形成季风涡旋。同时, 涡旋的对流结构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 因而使其得以维持较大尺度。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对流层高层强迫对于初始低层扰动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后期热带地区的潜热释放有利于季风涡旋的增强。   相似文献   
75.
卞毓麟 《天文学进展》1995,13(4):371-379
星系闭研究涉及面极广,此处公简介光学研究的若干方面。全文分为两篇,本篇中介绍星系团表、星系闭的大尺度分布、星系闭的一般性质;第二篇中将介绍闭星系的演化、环境与星系形态、并作简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76.
本文在Wen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对CfA红移巡天样本中银道以北和以南天区中星系的大尺度分布分别进行了分维计算并比较其所得结果。分析表明,这两个区域内星系的大尺度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说明CfA样本还不能构成代表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好样本。另一方面,两个区域中样本分析结果又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共同点:它们都表现出明显的多级分形特征。结合对IRAS星系红移巡天样本和星系分立小天区红移巡天样本的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多级分形很可能是宇宙大尺度结构的一个普遍和重要的特征。本文对这一特征的含义也作了简略的讨论。  相似文献   
77.
本文采用了两点相关函数方法,团分析方法(渗流方法)重度函数方法对两个类星体候选者样品进行了类星体成团性的分析。发现与Monte-Carlo无规抽样的平均结果无非常明显的差别,但显示出有尺度为100Mpc的极弱成团性。  相似文献   
78.
79.
范广洲  李洪权 《高原气象》2004,23(Z1):77-79
利用Lorenz系统,初步研究了外源强迫和初始值在短期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外源强迫的大小,对气候系统的长期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短期气候预测中,应该根据外源强迫的大小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采取不同的短期气候预测方法即在大气外源强迫较弱、持续时间短时,可以只考虑初值的影响;在大气外源强迫强、持续时间长时,可不考虑初始条件的影响,而只考虑外源强迫的作用;在大气外源较强、持续时间较长时,必须同时考虑初值和外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赵俊虎  封国林  杨杰  支蓉  王启光 《气象学报》2012,70(5):1021-1031
利用历史数据,研究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的特征,证实脊线指数和西伸脊点指数可以较好地描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同时也指出这两个指数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不同的配置,是造成中国夏季降水时空分布和旱涝异常的复杂性、多变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此,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指数和脊线指数的距平投影到二维平面上,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行了分类,并对其各种类型下中国夏季降水进行了合成分析,发现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和脊线不同配置下中国夏季降水的总体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北的情况下,夏季降水总体表现出南北两条雨带;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正常的情况下,夏季降水总体表现为北多南少,长江以北降水偏多;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南的情况下,夏季降水总体表现为南多北少,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降水偏多;上述3种情况下西伸脊点越偏西,降水范围越大。此外,通过计算1951—2010年各年夏季降水实况与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所属年份夏季降水合成的距平相关系数,发现同一类型下各年夏季降水与其合成分布总体相似,说明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对中国降水具有明显的影响,同时也说明此种分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最后,通过对9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类型下北半球夏季500hPa高度场和850hPa风场距平分别进行合成,对不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类型下中国夏季降水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可能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