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300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基于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1999—2017年山东省冰雹频数月际变化的时空特征;基于大气再分析数据,通过对大尺度环流客观分型与物理量场的合成分析,探究了月际变化的成因。统计结果显示,山东省冰雹频数存在显著的月际变化,逐月冰雹落区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成因探究结果表明:1)约88%的冰雹发生于低槽槽前,或槽后西北气流的环流形势下,此两种形势发生频率之和的月际变化与冰雹频数的月际变化呈现一致的起伏特征; 2)水汽与热力条件影响了冰雹发生频数,对4—6月和9—10月而言,充足的水汽与强不稳定对应了较高的冰雹频数,其中6月冰雹频数最高归因于水汽含量与K指数均达到最大,且距平正异常最小; 3) 4—9月冰雹落区的空间分布与低层水汽输送及辐合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而10月对应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402.
张超  罗伯良 《干旱气象》2021,(2):193-202
基于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和持续性区域干旱识别方法,对1961—2017年湖南夏秋季持续性区域干旱事件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分析干旱事件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强度等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近57 a来,湖南夏秋季持续性区域干旱平均每年发生1.4次,其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21世纪00年代干旱频次虽少,但累积强度最大、持续日数最长,...  相似文献   
403.
利用区域性极端事件客观识别方法(OITREE)和长江中下游地区381站逐日降水资料对1961—201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暴雨过程进行了客观识别.共识别挑选出245次区域性暴雨过程.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过程持续时间以2~3 d为主,最长为8 d,累积强度主要集中于(2~4)×103 mm之间,累积面积主要集中于(2~5)×...  相似文献   
404.
中国人地系统是近年来中国地理科学提出的新概念。它是对长期以来地理科学不断分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二元结构的分道发展局面的逆反。即在现代地理学发展的新阶段.融合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形成综合的人地系统。这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需求,学科发展的客观必然。  相似文献   
405.
冬半年我国旬平均温度距平客观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安  金荣花  林玉成 《气象》1999,25(7):41-45
将500hPa候平均高度、850hPa候平均气温和海平面气压3个常规气象场进行车贝雪夫展开,以更好地表征各场的主要特征,并浓缩了资料量。以车贝雪夫展开系数和前期基础温度作为预报因子,建立了冬半年全国40个站点的旬平均气温距平的客观预报方程。结果表明,这种预报方法在冬半年的温度业务预报中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并讨论了各层要素与冬半年温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06.
数据同化在海洋数值产品制作及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讨论了海洋中数据同化的目的,意义,各种数据同化方法,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其在海洋数值产品制作及预报中的应用。文中还介绍了数据同化方法中的客观分析法和伴随法的原理,结合海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数据同化试验,给出了相应的同化试验结果,并讨论了二阶伴随理论。  相似文献   
407.
暖切变型暖区暴雨(WSWR)是存在暖式切变线作为天气背景的暖区暴雨(WR)类型。本研究基于WR与切变线的定义,综合中尺度暴雨团、锋面、切变线等客观识别标准,利用中国自动站与CMORPH降水产品融合的逐小时网格数据集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2010~2017年的江淮流域WSWR进行客观识别与验证。8年共确定WR雨团1268个,WSWR雨团451个,其高频区位于皖赣鄂三省交界处及江浙沿海区域,且WSWR雨团与WR雨团的频次大值区分布基本一致。WSWR雨团多出现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此期间WR雨团中40%以上是WSWR雨团,雨团出现的位置随主雨带一致向北推进,其平均最大降水量为29 mm h-1。WSWR出现频次的日变化呈现双峰结构,分别出现在08~13时(北京时,下同)、20~22时,雨团的小时降水量高峰值主要出现在午后(13~19时)和清晨(01~05时)。  相似文献   
408.
为探究复杂地形下冬半年降水相态预报方法,进一步提升降水相态预报时空分辨率和准确率,利用2010—2019年冬半年(11月至次年3月)宝鸡市11个国家气象站观测资料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宝鸡市冬半年雨、雨夹雪和雪3种降水相态时空分布特征,筛选确定降水相态判识因子及阈值,构建降水相态精细化客观预报方法,并检验预报效果。结果表明:宝鸡市初冬-冬末时期以降雨为主,雨雪转换时期3种相态日数占比相当,而隆冬时期则以降雪为主。降水相态空间分布与地形密切相关,海拔较低的渭河两岸川塬区降雨较多,而海拔较高的南北部山区降雪较多。地面2 m气温(T2)、850 hPa和700 hPa温度(T850、T700)、850~1 000 hPa和700~850 hPa位势厚度(H850-1000、H700-850)可作为宝鸡市冬半年降水相态组合判据,川塬区渭滨站初...  相似文献   
409.
根据ECMWF的变温资料建立了气温预报的拟合率较高的多元回归方程.以14时地面要素资料和高空要素场为基础,用欧氏距离选取最相似的前10个历史样本,用ECM-WF数值预报产品,选取90%以上拟合率的数值预报因子建立了晴雨判别模型,试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10.
以镇巴县幅为例,通过现场地质灾害调查、无人机航拍、室内遥感解译的方法,统计斜坡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貌、坡度、坡向、斜坡结构类型、水系与公路的相关性,得出以下结论:1)斜坡灾害发育与地貌紧密相关,低山区与中山区斜坡地质灾害占灾害总数的96.97%.2)斜坡灾害主要分布在20~40°坡度区间内,灾害数目占总斜坡灾害数目的75.76%.3)41%的斜坡灾害分布在东、西两个方向斜坡上.4)顺向坡最易发育地质灾害,顺向坡地质灾害数量占总数的33%.5)河流对地质灾害有很强的控制作用,45.45%的地质灾害发生在距河流200 m范围内.6)研究区内斜坡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特别是修建公路有很强的相关性,公路两侧50 m范围内发育斜坡灾害数量占总数的55.56%.结合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遥感影像特征,总结出一套适用于陕南秦巴山区的斜坡灾害识别方法,可为防灾减灾及灾害识别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