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9篇
  免费   1166篇
  国内免费   1698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7191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486篇
海洋学   16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37篇
自然地理   17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224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刊首语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公布的对人类造成最严重危害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并被国际电工委员会确定为"电子化时代的一大公害".其危害程度已成为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的第三大气象灾害,真有突发性强、频次高、危害严重、社会影响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2.
2009年7月8-9日发生在泰安的暴雨天气过程主要是在副高西进北抬、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与高空低槽东移南压相结合的大尺度环流下,由黄河北部的低层中尺度切变线和鲁中地区的小低涡以及低空西南急流共同作用造成的.低空西南急流为大暴雨的产生输送了充足的水汽,低涡加大了辐合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850 hPa低空大气散度辐合中心正处于泰安,垂直速度强上升区也在鲁中地区,为暴雨产生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条件,低层850 hPa假相当位温θse>75 ℃的高能舌为这次暴雨提供了不稳定能量.  相似文献   
993.
淮北地区一次连续性暴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各种常规资料,分析了2005年7月7-10日发生在淮北大面积连续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发生机制及成因.本次大面积连续性暴雨的天气形势为两槽一脊型,旺盛的水汽在冷空气促发下形成了强烈的上升运动,中低层有很强的切变和暖湿平流,从而不断生成中尺度对流云团.此次移动性暴雨过程的前期由不断向东移动发展的MCS造成,后期降水则由低涡切变线产生的中尺度低涡引起.冷空气不断补充南下,副高西伸至淮河以南地区,冷暖空气在淮北地区交汇,且切变线稳定少动,是此次连续性强降水产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4.
青狮潭暴雨气候特征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1981~2006年3~8月份青狮潭水库各水文雨量站点重大降雨的时空分布,重大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的特征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狮潭暴雨、大暴雨的年际、月际分布很不均,90年代是暴雨高峰期,是80年代和21世纪以来的1.6倍左右.5~6月是暴雨过程集中期.从各月各站点的暴雨过程分布看,北部站点明显多于南部站点.暴雨雨带与湘桂走廊相近.低层系统以锋面最多,低空急流次之,第三为西南涡.通过分析,揭示了青狮潭降水基本气候特征和基本影响系统,对提高局地暴雨预报准确率、促进重大暴雨的预报服务工作和提高桂林城乡供水、农业灌溉、防洪、漓江旅游补水工程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MβCS)触发特大暴雨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MICAPS提供常规和非常规资料,通过对2008年4月12日出现在桂东南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中尺度对流系统及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后认为:(1)中高纬地区呈现"两槽一脊型",为冷空气的南下提供了有利的环流条件,高原槽和南支槽的东移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水汽条件;(2)高低层急流形成优质配置,高层强辐散与中低层强辐合及强上升运动为MβCS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3)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的强辐合以及对流不稳定为MβCS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4)最强降水时段主要发生在MβCS突然增强阶段.  相似文献   
996.
岑溪市"7·25"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6年7月25日岑溪市出现的暴雨天气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降雨是在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强烈的上升运动条件下发生的,暴雨天气的发生与各物理量及本站要素关系密切,作为单站预报,应在掌握大环流形势背景的同时,还应综合分析各物理量及本站要素;这次暴雨主要影响系统来自高空槽、切变线和地面弱冷空气以及台风登陆后西进北抬所形成台风槽.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常规高空和地面资料、单站资料、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和从FY2C卫星云图资料,对南宁市2008年7月11~13日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了此次过程前后的环流演变、物理量场的变化,为以后分析此类天气过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98.
利用T213资料、卫星云图及自动气象站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等,研究分析了2008年第14号台风"黑格比"的移动路径、环流背景、内部结构及其对武鸣暴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重力波折射对广西08年6月连续暴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T213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探讨重力波折射对2008年6月广西连续暴雨落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各种常规资料,分析2008年6月桂江致洪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和天气形势、物理量场的特征,初步探讨此次致洪连续性暴雨的成因,从中总结出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