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99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258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339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91.
基于岩石物理理论和经验方程,讨论了几种干岩石体积模量的计算方法,包括:①利用饱和(或部分饱和)岩石数据计算;②缺少横波数据时利用岩石纵波速度估算;③利用孔隙度与体积模量关系估算;④利用统计关系处理.这些方法是针对实际地震数据解释或岩石物理模型研究时估计岩石体积模量的需要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92.
根据乌鲁木齐阿尾闾东道海子沉积的孢粉分析,以藜科、蒿属花粉的绝对含量和相对比值确定古植被类型,重建下游平原30Ka BP以来的古气候演变过程。表明末次冰期北疆山麓地带的相对冷湿环境,在本区孢粉组合中也有一定显示;全新世大暖期山前平原地区湖泊来水量增加,湖泊周边湿地沼泽遍布;最近500年来的植被变化与区域气候环境的干暖化趋势有关;而近100年来的植被退化、环境劣变主要是人类自身行为所致。  相似文献   
193.
长江源区冰川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长江源区是青藏高原内部山地冰川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其冰川储量都占长江流域冰川总量的一半以上。近几十年以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长江源区气候呈暖干化的倾向,大多数冰川呈退缩状态,这对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进而危及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用英国Hadley气候预测与研究中心的GCM模型HADCM2预测长江源区未来的气候情景,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气候都将由现在的暖干化趋势向暖湿化方向转变。通过建立长江源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型,用来预测在未来气候情景下冰川变化的趋势,预计在本世纪的不同时期冰川零平衡线(雪线)将上升16-50m。  相似文献   
194.
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定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资料讨论了叶蜡石的干磨情况。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发现,在干磨过程的初始阶段,叶蜡石层片产生剥离、滑移及褶皱,以及粒度的减小结果导致比表面积大大的增大,最大达到-60m^2·g^-1。干磨30-32分钟时,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干磨时间越长,结构无序度越大,扫描电构还子显微镜及比表面积数据表明可能会出现聚集作用。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在某些残余的有序结保存在退化的结构中。  相似文献   
195.
了解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运用改进了湿度计算方法的Williams干沉降模型和同步观测的气象数据,计算了不同粒径气溶胶粒子在青岛海区海水表面的干沉降速率,并结合实验测定的Al,Fe,Mn,Cu,Pb,Zn6种金属元素的平均浓度,估算了它们从2001年5月~2002年4月在仰口(1#)、八关山(2#)和沧口(3#)3个采样点的每月和全年干沉降通量。结果显示,地壳元素Al,Fe,Mn在春、冬季对海域的输入量较大,而人为元素Cu,Pb,Zn则在秋、冬季较高。总悬浮颗粒物和这6种金属元素的干沉降通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为:3#>2#>1#。PM10(空气动力学粒径<10μm的颗粒)颗粒物的干沉降通量远低于TSP(总悬浮颗粒物),仅占TSP干沉降通量的6.6%。PM10与TSP中6种金属元素的浓度比和干沉降通量比表明,Cu,Pb,Zn更容易分布在PM10颗粒物上。除Pb外,PM10及PM10颗粒物中Al,Fe,Mn,Cu,Zn干沉降通量的月际变化和TSP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6.
上海大气湿度的城、郊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1984-1990年上海城区11个气象站和近郊4个县气象站逐月平均水汽压及对1984年1、4、7、10等4个月逐日02、08、14、20时等4个观测时刻气象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结合上海城市下垫面特征,阐明上海“城市”这个人为因子对大气湿度(水汽压e)的影响,发现在年、月水汽压平均值上均是城区eu小于郊区er,但在1、4、7、10等月逐日4个观测时刻水汽压的城、郊水汽压差值△eu-r上,却出  相似文献   
197.
金宗川  王雪晴  乌效鸣  彭赟 《岩土力学》2022,43(5):1335-1340
热性质是岩土体基本的物理性质之一,用以评价热量在其中的保持、传导和分布状况,以导热系数、比热容和热扩散系数最为常见,这些参数也是地热能管理与开发、工程冷冻开挖、寒区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参数。已有研究表明,土壤热参数与土质、来源、含水率、密度等因素有关。通过广东湛江某工地粉质黏土和黏土的热参数测试结果分析发现:随含水率的增大,粉质黏土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至最大值,然后减小,而比热容基本呈线性增大。干密度对粉质黏土导热系数的影响与含水率大小有关,当含水率不超过20.0%时,其随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当含水率超过27.5%后,其随干密度的增加有减小趋势;当含水率在24.5%(液限)左右时,基本没有规律可循。干密度对粉质黏土热扩散系数影响规律不明显。黏土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都随含水率和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大;热扩散系数随含水率的升高整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加至稳定,在低含水率下干密度的影响不明显,在较高含水率下随干密度的增加热扩散系数先增大后减小。较大颗粒的存在导致粉质黏土的导热性较黏土复杂。  相似文献   
198.
赵容舟  梁二雷  姚晓亮  余帆 《冰川冻土》2021,43(5):1480-1488
为研究季节冻土区冻融作用对基坑工程的影响,基于考虑冰-水相变的热传导理论、考虑黏聚力的修正剑桥模型和强度折减法,建立了适用于季节冻土区基坑稳定性分析的计算平台。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试验数据对不同初始状态的基坑算例进行计算,研究季节冻土区基坑冻融前后稳定性和位移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土体冻融前后的物理力学参数对上述变化规律作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冻融作用加剧季节冻土区基坑的局部变形,且土体的初始干重度对变形规律的影响较大,但基坑的整体安全系数并未受到冻融作用的显著影响。存在一个临界干重度γd0,基坑土体的初始干重度接近临界干重度时,围护桩水平位移在冻融前后的变化较小,随着土体初始干重度与临界干重度的差距增大,围护桩水平位移在冻融前后的变化量也随之增大。土体的初始干重度越小,基坑围护桩的竖向位移和坑底隆起位移在冻融前后的变化量越大,即土体初始干重度较小的基坑在经历冻融后,围护桩的竖向位移产生显著沉降,但坑底隆起情况有明显缓解。研究成果对季节冻土区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9.
卫星导航接收机中多波束抗干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干扰是卫星导航接收机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提出了一种卫星导航接收机中的新型多波束抗干扰方法,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兼顾零陷深度与卫星信号增益的矛盾,达到抑制干扰的同时增强卫星信号强度的目的。通过大量仿真实验分析了波束数目、波束分配方式以及波束指向偏差对抗干扰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0.
不稳定能量参数在一次强对流天气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常规观测资料和1°×1°NCEP/NCAP再分析资料,运用MM5V3.7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4年7月12日17时30分前后发生在江苏南通的一次强中尺度对流系统(龙卷)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南通上空处在上干冷、下暖湿的大气不稳定层结中。干冷空气侵入与边界层暖湿气流强烈辐合,大量能量释放造成了本次龙卷的发生。运用数值模拟结果,计算了最佳对流有效位能IBCAPE、对流抑制能量ICIN、归一化对流有效位能INCAPE、能量—螺旋度指数,刚和强对流天气威胁指数/SWEAT等不稳定能量参数。通过分析上述参数的空间分布和在南通上空的时间分布,发现它们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有一定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