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质学   3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基斯坦红其拉甫国家公园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其拉甫国家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喀喇昆仑山南坡,介于36°04′~37°05′N和74°38′~75°45′E之间,海拔3 200~6 000 m之间,平均海拔4 000 m,总面积约2 270 km2,建于1975年.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分布于该地区的植物从区系组成、区系性质的角...  相似文献   
2.
海鹰 《中国测绘》2008,(3):10-10
记者日前从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了解到,山东建设“文化强省“的标志性工程《山东省历史地图集》(上卷)有望明年出版。《山东省历史地图集》(上卷)分为政区、自然、人口与民族、经济、文化、军事6个图组,用地图的形式全面反映山东古代历史,吸纳和反应了山东地方史最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4.
黑龙江省大气污染的主要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10年全省各地实际考察资料及科研成果,分析并归纳出影响全省大气污染的主要气候特征。同时指出在黑龙江省进行污染气象条件分析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3年入夏后,河南省出现了干旱、大风冰雹、低温连阴雨、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尤其是进入8月份后,全省大部地区出现15~22天的降水日数,特别是8月下旬黄淮之间出现的大范围的强降水天气,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部分农田被淹,严重地影响了夏玉米、棉花、大豆、水稻等大秋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6.
从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50a来农业开发与生态建设的过程看,人工绿洲耕作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有较显著的提高,人工绿洲生态也得到了改善。主要表现是单位面积生产力水平提高,农田防护林体系初步建立,水利工程建设得到加强,生活能源的短缺得到改进。但从流域的绿洲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仍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主要是农田施肥重化肥轻有机肥,土壤肥力不高;灌区中游重灌轻排,灌排不协调,盐渍化面积有所扩大;流域下游由于缺水和人为等因素使天然绿洲的稳定性受到威胁,天然林的绿色屏障作用大为削弱等。对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逐步加以协调,才能实现绿洲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市郊小蓬荒漠及其生态经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蓬(Nanophyton erinaceum Bunge)荒漠在乌鲁木齐市郊低山丘陵强烈砾质化的环境下获得良好发育,以低矮、组成贫乏、结构简单、生物量低为显著特点,群落外貌独特是这里最有景观意义的植物群落类型,从生态经济观点出发,对乌鲁木齐市郊小蓬荒漠的评价,应持大力保护、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稳步改造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新疆植被及其利用>(1978)一书,至少对下述荒漠植物群落类型未曾记载.它们分别是由蒿叶猪毛菜(Salsola abrotanoides)、准噶尔猪毛菜(S.dschungarica)、木碱蓬(Suaeda dendroides)、小叶碱蓬(S.microphylla)、里海盐爪爪(Kalidium caspicum)、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准噶尔无叶豆(Eremosparton songoricum)、东疆沙拐枣(Calligonum klementzii)、红皮沙拐枣(C.rubicundum)、蛇麻黄(Ephedra distachya)为建群种所形成的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9.
根据乌鲁木齐阿尾闾东道海子沉积的孢粉分析,以藜科、蒿属花粉的绝对含量和相对比值确定古植被类型,重建下游平原30Ka BP以来的古气候演变过程。表明末次冰期北疆山麓地带的相对冷湿环境,在本区孢粉组合中也有一定显示;全新世大暖期山前平原地区湖泊来水量增加,湖泊周边湿地沼泽遍布;最近500年来的植被变化与区域气候环境的干暖化趋势有关;而近100年来的植被退化、环境劣变主要是人类自身行为所致。  相似文献   
10.
2003夏季异常天气条件对农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入夏后,河南省出现了干旱、大风冰雹、低温连阴雨、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尤其是进入8月份后,全省大部地区出现15~22天的降水日数,特别是8月下旬黄淮之间出现的大范围的强降水天气,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部分农田被淹,严重地影响了夏玉米、棉花、大豆、水稻等大秋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