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55篇
海洋学   48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气候影响下以融雪水补给为主的河川径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气象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区域水文代表站1961—2000年的资料,分析了气候影响下融雪水补给的河川径流的变化过程,建立年平均气温、季平均气温序列,利用距平分析法、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径流量相关法、模比系数差积曲线图等方法,分析了区域增温变暖趋势,与全国、全球增温变暖趋势情况大致相似。年径流量从80年代以来随气候的变化呈上升趋势,以气温的增温变暖、降水的增多为主要影响因子,分析了区域内河川径流的水量变化。  相似文献   
342.
水文时间序列往往在时域中存在多层次时间尺度结构和局部化特征.本文运用小波分析的多分辨率功能,对监利水文站1951~2006年年径流量时间序列资料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监利站年径流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主要存在20~30年、15~20年、5~10年及5年以下4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变化主周期为17年,第二周期为7年;径流变化趋势分析表明,自2006年以后的6年左右,监利河段年径流量将处于一个相对偏枯期.  相似文献   
343.
水文要素与高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栋梁 《地理研究》1987,6(2):40-47
本文阐明水文要素的垂直变化按不同的尺度范围而各有其规律,并指出这些规律的应用。  相似文献   
344.
圩区水文特性分析及其水位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祚年 《水文》2001,21(4):35-37
湿润地区的江河湖泊之侧,总是存在大量的圩田,而圩区独特的水文特性对整个流域的产汇流存在较大影响,亦给水文分析,水文预报带来较大难度,分析了圩区水文特性,进行了水位预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345.
一种简单的年降雨—径流概念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少丽  N.Randin 《水文》2001,21(5):20-22,10
以河北省雄县新盖房水文站年径流系列分析为例,建立了新盖房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其控制流域的年降雨量、耗水量和水库、闸坝等蓄水措施储量关系的简单概念模型。通过新盖房水文站年径流和其控制流域年降雨的双累积曲线分析,得出不同阶段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从中选择具有代表现状人类活动水平的1980-1995年径流系列,对模型及其参数进行了计算和验证,以此简单的年降雨-径流概念模型计算得到了1953-1995年长系列径流量。该模型具有概念明确、简单易用、所需资料和参数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46.
薛耀文 《水文》1996,(6):59-61
通过对窟野河历年水沙量变化的分析认为,窟野河水沙量总趋势在逐年减少,影响其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的减少。人类活动对该流域水沙量的影响存在着两重性;即工农业生产用水及水利水保工程等对水沙量起减少作用。  相似文献   
347.
刘振京 《水文》1997,(4):36-39,31
湿润地区的流域汇流计算,常常以不同水源分别的进行汇流计算,需将总径流量划分为直接径流量和地下径流量两部分,流域稳定下渗率FC是划分径流量的重要参数,通常用试错法确定,对固定流域取为常数。本文考虑流域各处透水性能并不均一,设想类似于流域蓄水容量曲线,在下渗面上存在着流域稳渗率分布曲线,并表达为少数参数方便,以便于地区综合,提高划分水源,流域汇流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348.
20年来珠江口伶仃洋滩槽变化及演变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珠江源远流长,流域广大 ,它是西江、北江和东江的总称。全长2214km的西江 ,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雄山,经珠海市磨刀门流入南海 ,是中国第三大河 ,也是珠江的主要排洪干道。珠江口伶仃洋主要接受来自西江、北江和东江的河水,主要是其四大口门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来水 ,它们总共占了珠江总径流量的53.4%。但仅就西、北江而言 ,则有62.1%的洪峰径流经由这四大口门流入伶仃洋 ,分别占珠江总径流量的18.5 % ,17.3% ,6.4 % ,11.2%[[11]]。。另另外外 ,,在在八八大大分分流流水水道道中中 ,,泄泄出出径径…  相似文献   
349.
海洋锋面是指不同性质的水团之间的交界面,由于水团之间的混合作用,一般是指不同水团之间的混合区。水团之间的混合是通过锋面进行的,浅海海洋锋区还往往出现上升流。观测表明,两种不同性质的水团或水体的交界面处,生物初级生产力较高,常是鱼群聚集的区域,渔获量较高。因此,海洋锋的研究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我国近海,大陆径流入海所形成的海洋锋,是黄海、东海陆架海区的重要锋面类别之一,本文利用“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区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和对策”专题调查资料(1985年8月-1986年10月)和国家海洋局断面调查资料(1975-1981年),对长江冲淡水锋面的分布和变动特征作一初步分析。 长江口地处黄海和东海的交接处,南有台湾暖流及其延续体北上,并能越过长江口到达32°N以北海区(赵保仁,1982;苏育嵩,1986),北有黄海沿岸流和苏北沿岸流南下,东邻面积宽广的黄海、东海混合水区(苏育嵩等,1983)。 洪水期丰沛的长江径流入海之后,在122°10''E以东海区显著层化,然后在长江冲淡水和外海高盐水之间形成明显的锋面。长江口区的温度平面分布比较均匀,而盐度的差异很大。本文所讨论的锋面,是指因盐度水平分布显著差异而形成的盐度锋。 在长江口附近海区,外海高盐水分属不同的流系,它们的盐度值和水平流速值各不相同,因此,与长江冲淡水之间形成的锋面强度和宽度也各不相同。一般地说,暖流系统盐度比较高,流速较大,因而与长江冲淡水之间形成的锋面较强,锋区宽度也较狭窄;相反,黄海沿岸流系的盐度较低,水平流速较小,从而与冲谈水之间形成的锋面相对较弱,且锋区宽度较大。 依照定义,锋区应是水文要素水平梯度最大的区域。据日本学者(Kanau et al.,1983)的观测,长江口区的锋区宽度只有1-5km左右。有的区域锋区宽度可能不足1km。与三峡工程有关的海上环境调查,在123°E以西海域,观测站距为10-15n mile; 国家海洋局断面观测站距一般为30''经距。基于这些资料确定出的锋区宽度就较大,强度则显著变弱。因此,为了弄清长江口海洋锋的水文结构和变化特征,需要针对海洋锋这种小尺度现象布设高密度观测站,或者用巡航式CTD进行专门调查。然而实际工作中仍然需要根据常规的海洋调查资料来确定锋面的大体位置,了解其水文结构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50.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夏季鱼卵、仔鱼数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蒋玫  沈新强 《海洋科学》2006,30(6):92-97
根据2001~2003年间,每年8月共3个航次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20个定点测站(30°05′~31°15′N;121°30′~122°50′E)鱼卵、仔鱼调查的资料,着重就该水域鱼卵、仔鱼的数量时空分布的年际变化特征以及有关的水文生物环境影响因子做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鱼卵、仔鱼的数量3 a的年际变化较大,2002年数量为高峰期。平面分布主要集中于长江口和舟山渔场内,杭州湾相对较少。种类以中华小公鱼(Stolephorus chinensis)的卵和仔鱼的分布最多,其变动直接影响总量的变化。盐度相对水温对鱼卵、仔鱼所产生的效应更为明显,降盐以及径流量的加大对鱼卵、仔鱼总量的增加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浮游桡足类的数量变动对鱼卵、仔鱼产生一定的作用。调查区内经济性鱼类资源量的日益减少,低值鱼类比例的增加成为资源结构的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