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12):56-57
泰山区羊娄岩溶地面塌陷区属省、市划定的重点地质灾害区,涉及3个村456户居民。近年来。泰山区委、区政府在全力做好地灾防治工作的同时.把地灾居民搬迁工作也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制定了详细的搬迁方案,并责成区国土分局抓好落实。在建设用地指标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区政府对搬迁用地优先考虑、优先安排,为使受灾居民“愿意搬、搬得起”,  相似文献   
22.
利用东莞市新、旧站点搬迁前后3个月人工对比观测的常规气象要素资料,利用差值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并对观测环境变迁引起观测要素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站点搬迁造成观测环境变化大,常规观测要素气温、湿度、风、降水等差异较明显,新站比旧站气温低、湿度高、风速大.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与地理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城区的热岛效应与城郊的绿地降温增湿作用是造成气温、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观测环境周围是否有建筑群阻挡是造成风速、风向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
新中国成立之前,在南京的科技队伍,是中国科学技术队伍的骨干部分,拥有隶属于4个系统的19个研究所,近干名科技人员。其中,地质界的三大全国性机构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30多人)、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100多人)和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70多人),共有人员约200多人。  相似文献   
24.
钻台整体快速移动方法杜贵亭(河南煤田地质局四队平顶山467000)关键词钻探平台;整体搬迁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P634.34作者简介杜贵亭男35岁技术员钻探工程在钻探施工中,由于孔内事故或其他原因,造成钻探无法继续施工,必须移动钻塔重新施工的情况...  相似文献   
25.
易地扶贫搬迁是对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贫困人口采取的扶贫举措。泸水县尚有大量人口需要易地搬迁解决贫困问题,泸水县特殊的峡谷地理环境,使安置地的选择成为棘手的问题。将GIS技术应用于扶贫易地搬迁地选择中,可以方便地找出适宜的搬迁居住地,为当地政府易地安置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安置区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子: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水源丰富、坡度较为平缓、海拔较低,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和自然保护区等。通过GIS技术,将上述因子图层叠加后找到适合的安置地。结果表明:泸水县难以找到成片的面积较大的安置区,安置区呈零星状分布在各个乡镇。  相似文献   
26.
企业通过实施异地搬迁改造,进而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了生产规模、提升了工艺水平和产品档次,拓宽了发展空间,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异地搬迁过程中,由于企业自身很少碰到这样大规模的建设,项目管理人才又比较缺乏,由此带来了许多困惑。这些问题的控制尺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难以把握,为此,笔者将在参与异地搬迁工程项目的费用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和经验与大家切磋交流。  相似文献   
27.
为了更好地实现移民搬迁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共享,本文将GIS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有效地结合起来,建立了基于GIS的移民搬迁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移民人员管理、建设项目管理、资金管理、三维显示分析、电子档案管理、领导查询,以及统计分析等功能,较大地提高了移民工作效率和移民精准度。  相似文献   
28.
邬珊华  杨忠振  王璐 《地理科学》2012,(11):1328-1334
以大连市为对象,研究城市化进程中企事业单位分布格局的变化和搬迁特征,分析搬迁单位到城市中心距离的变化与相互间离散程度的变化及搬迁单位运输成本以及员工通勤、业务出行成本的变化和搬迁强度。通过调查,明确员工的住宅选址意愿和通勤出行变化,计算员工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减少程度,分析员工人居生活质量的下降状况。研究发现:①搬迁前后单位的分布形态差异很大,搬迁后单位呈稀疏分散格局,搬迁单位的运输成本、员工通勤成本和业务出行成本大幅攀升;②只有约4%的员工随单位迁至新址附近居住,大部分员工不愿搬家的主要原因是新址的交通不便和教育条件差;③单位搬迁前后,员工通勤可达性的变化明显,长距离通勤使得员工平均每天减少近2 h的自由可支配时间,员工的人居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29.
利用惠东县气象观测站搬迁后新旧站第1年对比观测资料,1968~2007年惠东站的年平均气温和逐日定时观测的风速、风向资料及周围惠阳站和平潭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惠东站搬迁对气温和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惠东站搬迁对气温和风有严重影响,使年平均气温突然减小,年平均风速显著增加,风向频率发生显著变化,新站与旧站相比更能代表区域性的气温和风特征.  相似文献   
30.
针对如皋观测场搬迁后气温偏低的现象,本文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从环境条件、天气过程、土壤土质做了专题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1)观测场环境变化是形成气温偏低的重要原因.(2)观测场所在地的土壤母质等地质背景是形成气温差异的条件之一.(3)冷空气的直接影响为气温差异提供了有利的背景.经分析揭示出:如皋观测场搬迁后的气温偏低现象是更自然地反映了大气自然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