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634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7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周雪英  贾健  刘国强  仇会民  杨柳 《气象科技》2018,46(6):1201-1210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2017年4月14日("4·14"过程)和2017年5月1—2日("5·1"过程)南疆中部巴州地区强降水过程,探讨春季强降水天气动力学异同。结果表明:春季强降水发生在副热带西风急流活跃,伊朗副热带高压向北伸展,地面冷锋活动,高低空为急流锋区配置背景中。水汽源地位于东经40°的阿拉伯海—里海附近,沿西方路径进入新疆,在有利风场条件下汇合至巴州地区,高低空急流耦合形成次级垂直环流,干冷空气多方向侵入增强春季降水强度。主要差异在于"4·14"过程是副热带西风急流异常北跳、影响系统西风带短波槽、冷空气西方路径,"5·1"过程则是极锋急流与副热带西风急流汇合、深厚长波槽系统、冷空气西北路径;"4·14"过程是典型急流锋区降水伴有对流性降水,强降水发生时形成两支次级环流圈,3股干冷空气从不同方向向中低层气旋性环流附近汇合激发了另一支低层中尺度次级垂直环流圈的建立;"5·1"过程是典型急流冷锋降水,高空干冷空气在垂直方向向下入侵触发和增强冷锋降水,形成了一支完整强大的次级垂直环流圈造成巴州大范围的系统性降水。  相似文献   
172.
利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5个地段的2007—2017年3月至6月上旬土壤墒情相关资料,对当地土壤墒情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公腊勿洞地段土壤墒情较高,土城子地段土壤墒情相对较低。土壤类型相同时,土壤深度越深土壤墒情越大。(2)化德县土壤墒情2013年最大,为11.4%,2010年土壤墒情最小,为7.7%。土壤墒情呈现出波动的年际变化特征,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趋势。(3)随着月份的逐渐增大,化德县各地段土壤墒情变化特征不一致,其中,3个地段5月土壤墒情比前两个月低,整体上看,化德县土壤墒情4月最高,5月最低。  相似文献   
173.
本文利用多种地面精细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得到近55a宁夏春季干旱的精细化空间分布和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采用了更为精细的观测资料后,宁夏春季干旱的分布显得更为不均,呈中部多发南北少发的分布特征而干旱平均强度却呈中部弱南北强的分布特征;最大春季干旱强度分布呈明显的多极性分布。在宁夏5地市中,吴忠市、银川市、中卫市3市较易发生干旱。宁夏春季干旱发生次数基本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平均强度呈逐年减弱的趋势;年代际发生次数的增加趋势更加明显;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存在1次突变。春季干旱强度具有较为稳定的气候态,3、5月易出现大范围轻旱以上的干旱过程;3月上旬、5月上旬、5月下旬较易出现重旱级别的干旱过程。500hPa大陆高压脊与大气环流的变化是造成西北地区春季干旱强弱分布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4.
龚志强  宋文玲  王东阡  赵玉衡 《气象》2017,43(10):1296-1301
2017年春季,全国平均降水量139.1 mm,接近常年同期。从空间分布看,我国降水总体呈“西多东少”的分布型。全国平均气温11.1℃,较常年同期偏高0.7℃,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太平洋年代际涛动处在正位相,春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正常略偏暖是造成中国春季气温偏暖的重要气候背景。同时,500 hPa高度和距平场上,亚洲北部(30°N以北)整体呈纬向型环流,东亚大槽位置偏东,全国大部主要受高度场正距平控制,从而有利于春季气温整体以偏暖为主。另外,1月赤道中东太平洋为弱的冷海温,其两侧的副热带地区和西太平洋均为暖水控制的异常分布,有利于出现春季华南和东北降水偏少,西南降水偏多的第二模态分布型。东北大部、华南和江南等地受北风距平控制,水汽以距平辐散为主,降水偏少;西南地区为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与高原外围偏北气流交汇区,水汽异常辐合造成该地区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175.
玻璃温室内植物层中总辐射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芳芳  吴元中 《气象》2001,27(2):25-28
在对上海地区荷兰玻璃温室中黄瓜植物层内进行总辐射观测的基础上,研究秋、冬、春末夏初三个季节内晴天、阴天温室中黄瓜植物层内总辐 射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76.
春季川渝地区气温与500 hPa高度场的奇异值分解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李跃清  李崇银 《高原气象》2001,20(2):165-172
应用奇异值分解(SVD)技术研究了北半球500hPa高度场与春季川渝地区气温场的关系。结果表明前期10月和同期春季500hPa高度场与川渝地区气温场具有密切的同步及非同步时空相关,其第一模态代表了两场间的主要耦合特征;当前期10月(150°~180°E,60°~70°N)范围500hPa高度场降低(升高),同期春季青藏高原、川渝地区到我国东部500hPa高度场升高(降低),相应川渝地区春季气温升高(降低);大气环流的异常演变,通过影响区域天气气候,是造成川渝地区春季冷暖异常及气候变冷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前期10月500hPa高度场变化可作为川渝地区春季气温变化的一种预测信号。  相似文献   
177.
应用AVHRR资料,在形成土地利用分类图的基础上,判定耕地的受灾范围,同时在春播前通过增处理,进一步判别可播种耕地,提交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8.
河西地区融雪径流的灰色预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10,他引:6  
蓝永超  曾群柱 《冰川冻土》1997,19(2):154-160
地河西地区主要河流3-6月径充特征的研究,以灰色系统理论为依据的GM(1,1)和GM(0,N)两种预测模式,分别应用于祁连山河西地区融雪径流的中长期预测,为基层生产部门的用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9.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