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7篇
  免费   985篇
  国内免费   1467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6394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458篇
海洋学   11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15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四川气象》2004,24(3):1-3
1天气实况和主要灾情 2004年9月3~6日.四川省的绵阳、广元、巴中、达州、南充、广安、泸州、内江、遂宁、德阳、宜宾、凉山等十二市州出现了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有39个县(市)日雨量达50毫米以上。暴雨主要集中在南充、巴中、广安、达州等市,有12个县(市)及30个乡镇的日降雨量超过100毫米。渠县、宣汉、武胜、营山、  相似文献   
162.
对 2 0 0 3 -0 8-2 8-0 9-0 1安康连续性暴雨天气从环流背景、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能量及物理量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发现暴雨发生前大气层结极不稳定且有明显的能量聚集 ,冷暖两支气流的辐合及辐合中心的发展东移对暴雨天气过程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强对流引发后 ,高空西风槽和低空切变线共同作用 ,使得大降水持续 ,造成连续性暴雨过程  相似文献   
163.
对2002年8月28日杭州市区出现的暴雨,进行环境场分析和物理量场诊断,利用MICAPS2.0中的分析工具和T213、MM5等数值模式对中小尺度的东风带系统降水的预报结果,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为今后东向型暴雨的预报积累有效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4.
2002年6月21~24日梅雨锋暴雨过程中的水汽羽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GMS 5水汽图像和NCAR/NCEP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 2 0 0 2年 6月 2 1~ 2 4日长江中下游梅雨锋暴雨过程中水汽图像上水汽羽的特征。结果表明 :日平均水汽图像上显示了这次暴雨过程中对流层中上部的主要水汽型 ,是一条热带水汽羽从孟加拉湾经过青藏高原东部向偏东方向伸展至江淮地区 ,并与中纬度水汽羽相互作用 ,暴雨云团在热带水汽羽中连续生成。这条热带水汽羽是一条深厚暖湿输送带 ,反映了中高层水汽从孟加拉湾向长江下游的输送 ,以及通过大尺度上升运动造成的水汽自下而上的垂直输送 ,并且水汽羽与对流层上层的负涡度和正散度区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水汽羽的北部边界附近的暗带与一条强涡度梯度和高空急流轴相关 ,具有明显的斜压性  相似文献   
165.
1 暴雨过程 2004年5月,我省暴雨频繁,共出现7次区域性暴雨日;4月和6月暴雨过程较少(表1)。  相似文献   
166.
应用MICAPS平台所提供的数值预报产品,分析影响牡丹江市大一暴雨的天气系统,并找出关键区域及预报指标,在实际预报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7.
临汾"8.26"区域性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micaps业务平台常规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对临汾市2003年8月26日区域性暴雨和大暴雨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热带低压登陆副热带高压东退以及物理量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探讨了副热带高压进退及台风登陆位置在这次大暴雨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析结果在暴雨预报业务及暴雨研究中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8.
利用单向嵌套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MM5,对1998年7月4~5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侧一次典型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模拟这次过程,并成功地模拟出了与这次过程密切相关的中尺度系统;去掉冷空气的影响后,低层辐合气流减弱,造成降水明显减弱;而盆地内能的增加则能促进中尺度系统的形成;改变初始时刻不同地区低层水汽含量的试验证明,暴雨过程前水汽的聚集程度和暴雨过程中是否维持水汽输送机制是判断一次暴雨过程雨量大小的关键因素之一.地形试验证明,大地形发生显著改变后,影响系统、低空急流的位置和强度、冷空气路径等也都发生了显著改变.由此推断,四川特殊的气候特征就是由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9.
高青云 《高原气象》2004,23(Z1):46-52
利用常规物理量场和GMS-5卫星云图逐时资料,对2002年6月8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侧四川盆地的一次MCC型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特大暴雨过程产生在宽槽暖湿区内,是由西南低空急流组织的两个MCC先后影响所致,具有低空辐合(正涡度)、高空强辐散(负涡度)的动力结构,MCC及特大暴雨的发展和维持与高空急流入口区同低空急流出口区次级环流上升支的叠加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0.
为开展地市级精细化天气预报 ,在引进和试验的基础上 ,设计研制出了大庆地区 24~120h区域暴雨数值模式滚动预报业务系统 ,并于2003年7~8月进行模式试验。结果表明 :模式对 12~24h区域暴雨具有预报识别能力 ,48~120h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