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39篇
  免费   2605篇
  国内免费   3690篇
测绘学   1376篇
大气科学   9338篇
地球物理   1149篇
地质学   3878篇
海洋学   1311篇
天文学   142篇
综合类   848篇
自然地理   1192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501篇
  2022年   592篇
  2021年   664篇
  2020年   525篇
  2019年   705篇
  2018年   495篇
  2017年   496篇
  2016年   468篇
  2015年   626篇
  2014年   1007篇
  2013年   790篇
  2012年   879篇
  2011年   862篇
  2010年   788篇
  2009年   827篇
  2008年   798篇
  2007年   846篇
  2006年   731篇
  2005年   714篇
  2004年   587篇
  2003年   543篇
  2002年   546篇
  2001年   485篇
  2000年   432篇
  1999年   352篇
  1998年   357篇
  1997年   414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359篇
  1994年   306篇
  1993年   236篇
  1992年   202篇
  1991年   154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5篇
  1942年   8篇
  1941年   11篇
  193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阿光碧 《四川气象》2002,22(1):8-11
本文选取2001年6月28日四川盆地的首次暴雨过程和8月18日四川盆地的区域暴雨过程,比较了成都区域中心η模式和国家气象中心的HLAFS模式对其降水预报,表明数值模式对此降水过程有一定的预报能力,特别是区域η模式,无论在降水强度和落区上都较HLAFS模式预报要好。  相似文献   
172.
灾害性天气(暴雨、强对流、雾、高温与干旱)的准确预报是目前世界上仍未完全解决的问题。“9.20”区域暴雨、大暴雨由于发生时间晚,前期为阴雨天气的流场给预报带来了更大的难度。成都市气象台用溃变原理V-30图结构分析方法结合大尺度环流背景、影响系统、T106物理量预报场的分析和本站暴雨模式,及时准确的预报出了“9.20”区域暴雨、大暴雨过程。该文特征分析意在总结出成都地区暴雨预报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3.
高青云 《四川气象》2002,22(2):9-12
对2001年8月19-20日全川移动型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表明:初始扰动产生在对流层中层移动性低槽底部强烈发展的低空热低压倒槽中,有利的物理量配置环境、大尺度系统的稳定型和非均一热成风偏差分布对其发展和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动点、不动点群体系统局域阻塞概念,并结合高低空散度的不平衡,明确了移动型川东大暴雨的短期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74.
利用实时ECMWF2 4~ 1 44小时的格点资料和历史同时效ECMWF( 1 986~ 1 995年 )资料 ,进行相似离度分析 ,经过环流背景相似和天气形势演变相似过滤 ,从历史样本中筛选出与预报日形势及要素场最相似的样本 ,并根据各相似个例的相似程度和对应各站的降水情况 ,计算出济南市各站未来一周逐日的降水概率。  相似文献   
175.
对2001年8月台风低压-桃芝穿过山东半岛时产生的降水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台风低压在登陆初期雨强最大;地形对降水再分配起重要作用;前期较多的降雨和本次高强度暴雨是水库拦蓄量特别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6.
杨静 《陕西气象》2002,(5):10-12
一定重现期内的地温极值设计,是许多重大工程所必要的,研究地温极值设计是想得到一种更为合理及严谨的设计方案。选取沿线10个站点39a地温极值资料,分别用三种理论模式进行拟合检验,采用拟合优度ω^2的检验手段,得到了沿线地温极值分布的最佳理论模式,并通过误差分析及订正方法,使地温极值的设计值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77.
通过对2001年9月22-23日南疆西北部山区特大暴雨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分析,揭示了这场特大暴雨的物理机制和各要素场特征。  相似文献   
178.
根据中吉乌铁路(中国段)沿线10多个气象水文观测站40多年(建站至2000年)各历时最大降水量资料,对中吉乌铁路(中国段)暴雨强度进行系统的研究。应用熵气象学导出的暴雨时程方程,预测了中吉乌铁路(中国段)各历时最大降水量。这对于中吉乌铁路(中国段)工程设计和施工及未来铁路客运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79.
模式所需要的参数被合理地设置之后, 根据GAME/ Tibet (GEWEX亚洲季风试验/青藏高原试验) 那曲近地层观测站的资料, 将大气强迫变量代入SiB2(Simple Biosphere model version2), 文章模拟了该观测站地表能量收支。结果表明:SiB2能够较好地模拟青藏高原的能量收支情况, 净辐射、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的模拟值和观测值吻合, 它们的相对误差分别为8% (低估)、6% (低估) 和3 %(低估)。同时, SiB2高估感热通量达40%。文章还给出了能量各分量的详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0.
1999年杭嘉湖平原一次连续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新的曲面拟合法(NMOCSF)对江淮和杭嘉湖平原一次连续暴雨过程作物理诊断,结合天气形势讨论了准静止华北高压的形成及其对江淮和杭嘉湖平原连续暴雨的贡献。指出,当江淮和杭嘉湖平原处在梅雨期时,应特别注意华北高压的强度和位置,一旦构成阻塞形势,就极可能发生大范围、持续性的强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