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08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本文对甘肃省17个气候要素83个台站组成的气候要素场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是前两个主成分可反映该气候场的主要特征;由各主成分的空间分布可分析各地的气候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甘肃省气候进行区划。  相似文献   
72.
陈传康 《地理研究》1993,12(3):124-132
本文对丘宝剑的气候区划研究的思想渊源、主要著作、基本观点作一个介绍和评论。  相似文献   
73.
察右中旗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与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察右中旗马铃薯种植气候条件分析和生产现状的调查,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得出影响马铃薯生产的关键气候因子,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出区划因子,并建立了产量和产量平均相对变率与主要气象要素的关系模型,基于1:25万地理信息数据和气候因子空间分布模型,应用GIS分析技术实现了马铃薯气候资源区划,并进行了分区描述,提出了生产建议和减灾对策。为有效开发利用察右中旗农业气候资源,促进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降低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以东北春大豆为研究对象,分早熟、中熟和晚熟3类熟型构建东北春大豆气候区划指标.利用基于模糊数学的区划指标隶属度函数和作物反应函数两种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结合精细化插值(Anusplin插值)后的东北地区1990-2019年气象数据,从时间、空间(1 km×1 km农田)和熟型开展东北春大豆精细化气候区划.结果 表明:8...  相似文献   
75.
湖北省茶树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利用湖北省74个气象台站1971-2005年的气候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的支持下,结合茶树的生态学特性,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湖北茶树种植实现基于1 km×1 km格网的气候适宜性区划,分为最适宜种植区、适宜种植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结果显示:鄂西南、鄂东南地区以及鄂东北部分地区为最适宜茶树种植区,面积约占湖北全省的27.1%;鄂西北及鄂中部分地区为不适宜区,主要受到年降水量和年极端最低气温的限制,面积约占全省的19.8%;其他地区则处于适宜和次适宜种植区.将区划结果与湖北历年茶叶产量数据进行比对,发现两者吻合度较高,即从茶树气候适宜性角度实现的精细化评价结果对指导湖北省的茶树种植规划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基于GIS的文成县茶树栽培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茶树栽培的气候区划指标,借助文成县1∶25万地形数据,应用GIS和小网格推算技术,对文成县茶树栽培进行了气候区划.结果表明,≥10℃积温在4 500℃以上,且年平均气温大于15℃的地区划分为茶树最适宜栽培区;≥10 ℃积温在3700~4500℃,年平均气温在12 ~ 15℃之间的地区划分为茶树较适宜栽培地区;≥10℃积温低于3 700℃,年平均气温不足12℃的地区划分为茶树不适宜栽培区.  相似文献   
77.
气候变化对广东冬种马铃薯种植气候区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广东86个气象站1961-2016年的历史气候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和累积距平法,分析近56年广东全年平均气温、11月-次年2月平均气温和80%保证率≥10℃积温3要素的突变点;运用ArcGIS10.3平台,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广东冬种马铃薯种植气候区划的变化。结果表明:(1)气候变化背景下广东冬种马铃薯生育期(11月-次年2月)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80%保证率≥10℃积温、1-2月平均气温(马铃薯块茎发育期)和霜日数的面积分布有不同程度改变,各指标最适宜面积均有增加。(2) 1997年后广东冬种马铃薯最适宜种植区面积增至754.75万hm^2,增加了7.4%;适宜种植区面积变化不明显,但区域整体北移;次适宜种植区和不适宜种植区面积均有缩小,缩小面积占总面积的6.5%。  相似文献   
78.
文章重点介绍赤峰市局第三次农牧业气候区划所遇到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以供正在开展或尚未进行第三次“区划”的盟市及旗县参考。  相似文献   
79.
应用中巴资源一号卫星遥感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结合常规资料、野外考察等手段,采用数字化图像处理和分类技术,进行了贵溪市土地利用类型、水资源分布和森林植被等环境资源遥感解译。在通用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将GPS采样数据参与到各类资源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和分类中,并留出样本做精度检验,提高了环境资源遥感解译的客观性和效率。根据中国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气候考察资料和贵溪所处武夷山区17年的垂直气候观测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12种气候要素和资源随海拔高度变化模型。应用1:25万数字化地理数据,经三角网插值,生成20 m网格精度的数字高程图(DEM),通过地学模型,将气候要素(资源)计算到同样的网格点上。最后,应用GIS中栅格图层的空间分析方法,将环境资源遥感解译结果、气候资源、区划指标等计算到20 m分辨率的网格点上,应用逻辑算子进行气候分区判断,得到了优质双季晚稻适宜播种期等7种作物的综合区划,并对区划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0.
分析神农架林区避暑疗养旅游气候资料优势,研究夏季气温垂直变化特征,计算给出气温随高度变化模式,揭示避暑疗养适宜高度因地域和坡向而异;依据气温主导指标及相对湿度、降水等辅助指标,将神农架避暑疗养旅游区综合划分为为3个区,重点划分避暑养养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