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77篇
  免费   2758篇
  国内免费   3226篇
测绘学   1200篇
大气科学   7029篇
地球物理   2381篇
地质学   3454篇
海洋学   2351篇
天文学   193篇
综合类   973篇
自然地理   3080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478篇
  2022年   536篇
  2021年   664篇
  2020年   552篇
  2019年   659篇
  2018年   500篇
  2017年   545篇
  2016年   572篇
  2015年   616篇
  2014年   1016篇
  2013年   806篇
  2012年   882篇
  2011年   887篇
  2010年   818篇
  2009年   948篇
  2008年   980篇
  2007年   932篇
  2006年   788篇
  2005年   774篇
  2004年   618篇
  2003年   701篇
  2002年   675篇
  2001年   589篇
  2000年   424篇
  1999年   401篇
  1998年   425篇
  1997年   467篇
  1996年   393篇
  1995年   365篇
  1994年   363篇
  1993年   233篇
  1992年   275篇
  1991年   241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冰的用途ABC     
水因气温的变化而呈现3种状态,当它冻结成为固态时就成相当坚硬的冰,冰是特殊的岩石。地面上的冰大体可分为3类,即水成冰、沉积冰、冰川冰。  相似文献   
942.
943.
气温长期演变趋势中城市化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兰州、上海及其周围站点的1月和年平均气温资料,通过对比,分析了城市化对气温长度演变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区域性气候增暖过程中,城市化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944.
地表太阳紫外辐射强度变化对小麦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研究表明,紫外辐射强度的增大,对小麦的生长、生理活动及产量的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紫外辐射增加的这些效应又和小麦的各种其他环境条件(如光、热、水等)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当某些环境条件处于胁迫状态时,则可能对紫外辐射的植物效应产生一定程度的遮掩作用,减弱其抑制强度。  相似文献   
945.
上海气温资料的子波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卞维林  林振山 《高原气象》1995,14(3):359-364
如何分析气候系统在不同层次上的结构及其特性是气候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别用墨西哥帽式子波和孤立波式子波对上海1881-1980年年平均气温资料进行了子波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子波都十分明显,并有效地揭示了该系统不同层次的奇异点、奇异值及其精细结构。墨西哥帽式子波所揭示的不同尺度的突变点均表现为过零点(零距平)的拐点,而在孤立波式子波分析中不同尺度系统的突变性则表现为峰谷之间的转换。子波分析法的  相似文献   
946.
李云康  余义然 《四川气象》1995,15(1):28-30,22
利用1973年达县降水,气温及500hPa位势高度场的5天平均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30-60天振荡与川东降水和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川东地区降水与青藏高原500hPa位势高度场30-60天振荡呈反位相关系,夏季(4-8月)气温与高原500hPa位势高度场30-60天振荡呈同位相关系。  相似文献   
947.
由深源远震体波记录反演华北北部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重点研究的地区为河北省北部包括京津地区,以及山西、内蒙的部分地区,在此区选取了29个台站;在向东延伸的背景区,选取了6个台站。利用这些台站的深源远震体波记录资料,通过选取介质结构模型,计算理论地震图,与观测图进行拟合,以确定地震台下介质结构的可接受模型。在拟合时,对每个地震台站都选择若干次深源远震的体波记录作为观测图。对每个地震台站一般都算出60个不同模型的理论图。实际上做出的结果比地壳深,为大约80km(即大致相当于岩石层或称岩石圈)厚度内的地壳上地幔介质结构,它们大都由10层左右的介质组成。通过波形拟合共给出了上述35个台站下的壳幔介质分层结构。并由此给出了Moho面的轮廓。  相似文献   
948.
大强固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震后运动可以引起触发,强固区破裂引起相邻强固区加载。震后运动可以在大范围内发生并引起相邻区域的不均匀应变积累。观测表明大震后首先发生中等地震的地点正好是下次大震的位置,所以任何一个大地震发生都提供了一个探寻临界破裂区的良好时机。依据1960—1980年资料总结的中期地震危险性估测方法称为“诱发前震图象”,1981—1992年的地震资料完全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49.
海城7.3级地震前地震波动力学特征量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对海城7.3级地震前地震波动力学特征量变化的一些最新研究结果。所研究的地震波包括体波(P,S波)、尾波和短周期地脉动三类。特征量有:体波与地脉动的波形时间线性度和空间线性度,平均半周期,频谱的峰值频率、拐角频率、相对频带宽度、相对频谱峰值、高频段的谱线斜率绝对值;尾波的时间熵、振幅比、持续时间、观测与计算持续时间差及其二阶差分、Q_c值、反映介质混浊度与震源特性的系数a_c等。所得结果表明,三类地震波的上述动力学特征量大都在震前一至半年左右出现、有的在6-10天乃至一天以内出现过不同形态的阶段性异常变化,因而可看作海城地震的中短期和临震的地震波前兆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950.
许俊奇 《地震研究》1995,18(2):183-187
由于线性回归模型应用的广泛性,本文设定样品集的趋势是线性的,在用最优分割法对地震活动性类研究的基础上引进线性模型,扩大了最优分割法在地震活动性分类中的应用,将降类问题与建模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去揭示地震活动性中的某种内在规律,这对于探索地震预报,研究地震发生的规律性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