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4篇
  免费   591篇
  国内免费   779篇
测绘学   413篇
大气科学   2251篇
地球物理   206篇
地质学   252篇
海洋学   225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54篇
自然地理   16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陈坚  保小林  李蒙 《贵州气象》2003,27(Z1):48-52
根据办公自动化、人工增雨防雹、气象业务和服务工作发展的需要,曲靖市气象局依托当前迅速发展的Internet网络通信技术,建立以宽带接入为基础的曲靖市气象电子信息传输系统,实现曲靖市气象局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和所属各县(市、区)气象局之间的点对点和一点对多点的电子信息的快速传递和人工增雨防雹信息管理,极大地提高了传输效率,同时为下一步建立气象服务产品分发系统,为政府、公众及其它用户服务,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3.
介绍一种IP传输方案。该方案通过地震数据IP传输及存储单元(ITU)、IP流多串口服务器完成,能实现单个台站与多个台网中心的Internet传输、单个台站与多个台网中心的专线传输、地震台网中心之间的Internet连接、远程数据下载及参数设置等多种传输方式,该传输方案具备实时性、可压缩性、多路服务、安全性、数据在线保存、传输费用低、操作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84.
1991年江淮暴雨时期的能量和水汽循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胡国权  丁一汇 《气象学报》2003,61(2):146-163
通过对 1991年 5~ 7月江淮暴雨期全球范围的水汽输送和不同降水过程中江淮暴雨区及其临近区域的水汽收支和视热源和视水汽汇的计算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 :( 1)从水汽输送的机制来看 ,一方面 ,有大量的水汽以定常涡动的方式从孟加拉湾及南海输送到中国江淮地区 ;另一方面 ,江淮地区的瞬变涡动水汽向北输出 ,这可能与江淮地区频繁活动的α和β中尺度系统有关 ,它们将江淮地区汇集的充沛的水汽除了大部分以降水形式降下外 ,剩余部分继续向水汽较少的高纬地区输出 ,以维持全球水汽的平衡。( 2 )在降水过程中 ,局地蒸发项在水汽的供应中或再循环中十分重要 ,其数值一般为降水量的 13 ~ 12 ,这与1998年的降水情况相似。( 3 )在降水过程中 ,暴雨区的水汽主要是从南边界和西边界流入的 ,东边界和北边界则流出 ,并且水汽的流入、流出主要在中低层进行。 (a)在流入边界上 ,水汽通量的垂直分布存在差异 ,暴雨区西边界和南边界的水汽流入的垂直差异可能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 (b)对于暴雨区 ,不同强度的降水过程水汽的主要来源有所不同。( 4)在 5次降水过程中 ,视热源和视水汽汇的较大值对应降水的大值区 ,表明了水汽凝结加热对大气加热所起的主要作用。梅雨期降水 ,以对流性降水为主 ,对流活动随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85.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理论基础与体系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关于它的理论基础与体系框架应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从地理信息系统的本质看,它是传输地理环境信息的现代化工具,“空间认知”与“地理系统”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技术与应用构成了它的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86.
87.
江灏  王可丽 《高原气象》1997,16(3):250-257
针对辐射传输模式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应用问题,使用Liou-Ou一维辐射传输模式及1982年8月 ̄1983年7月青藏高原热源观测实验期间青藏高原地面、高空与卫星观测资料,在高原辐射传输模式中区分了下垫面温度与地表空气温度的作用,并利用卫星观测资料对模式改进后的实际效果进行了验证;分析了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硬度,得到了下垫面温度的简单参数化方法。  相似文献   
88.
夏季青藏高原水汽输送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13  
郑新江  李献洲 《高原气象》1997,16(3):274-281
使用GMS-5的6.7μm水汽图、云图及天气图等资料,综合分析了1995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青藏高原上空的水汽输送过程,总结出中、高层水汽输送的三种环流型特征(脊东型、脊西型和反相型);并初步分析了它们与降雨的关系。  相似文献   
89.
付载波频偏测量对于保证调频系统传输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我们设计制作的付载波频编测量仪。该仪器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精度送±10^-3*f0+1赫该精度满足模拟传输台网的需要。  相似文献   
90.
李成才 《气象科技》1997,(3):22-28,21
文章说明了利用GPS接收机的布风观测结果来解算积水分叫量的简单方法,采用标准的空间测地方法了对流层大气(电中怀)的中性天顶延迟,通过地面气压的观测量来计算其中的静力延迟。从中性天顶延迟中减去静力延迟得到湿项延迟,用其来估算水汽一。通过将远距离的GPS全球跟踪观测站 GPS观测网来一同分析,解算出天顶中性延迟的绝对值。这一方法去了观测网内水汽微波辐射计观测的必要性,提出了一套“纯GPS”测水汽的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