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0篇
  免费   996篇
  国内免费   741篇
测绘学   576篇
大气科学   865篇
地球物理   478篇
地质学   1597篇
海洋学   482篇
天文学   328篇
综合类   219篇
自然地理   712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61.
北极海冰细菌产胞外酶及主要环境因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覆盖在北极海洋上的广阔海冰为其内部生存的微生物群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生境。研究表明 ,大量海冰细菌能够分泌产生胞外酶 ,其中产蛋白或脂质水解酶细菌的比例远高于产多糖水解酶的细菌。温度、盐度是直接影响海冰细菌生存与活力的 2个主要环境因子。 76%的产酪蛋白酶海冰细菌为低温菌 ,菌株只能在 <35°C条件下生长 ;而 98%的酪蛋白酶最适作用温度≥ 35°C ,其中 62 %的酶最适作用温度≥ 45°C。几乎所有的产酪蛋白酶海冰细菌都耐盐或嗜盐  相似文献   
62.
红外光谱定量比较分析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志军 《矿产与地质》2003,17(3):256-257
利用红外光谱定量比较分析的原理,从定向及微区的角度研究晶化固态物质的成分、结构等,有效地解决矿物、岩石、矿床乃至构造研究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3.
吴平霄  廖宗文 《矿物岩石》2003,23(2):113-116
利用有机-无机(矿物)控释材料对碳酸氢铵进行改性,制成改性碳酸氢铵。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在等重条件下,改性碳酸氢铵较普通碳酸氢铵有较大幅度的增产。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及红外光谱对改性碳酸氢铵的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其晶体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差热分析结果也表明,改性碳酸氢铵的热分解温度比普通碳酸氢铵提高30℃。这种晶体结构的变化增加了改性碳酸氢氨的稳定性,从而延长了其肥效并提高了N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4.
金刚石中分子氢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刚石中分子氢的定向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在垂直于(100),(110)和(111)三个方向上所测得分子氢的浓度是不相同的,且不同样品中的变化趋势也不同,即分子氢在金刚石中的定向性不明显;MNDO法计算结果显示分子氢在金刚石中的稳定程度大小关系依次为沿〈111〉定向的键心与反键心组合(a.b+b.c)〉六角体空隙(H)〉四面体空隙(T1)〉菱形中心(C1=C2)〉四面体空隙(T2).  相似文献   
65.
运用多学科、多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从区域构造稳定性、构造岩研究、构造裂隙统计分析、红外相位法位移监测,高密度电阻率法、钻探验证、年代学研究、新构造运动分析、遥感图像解译、地震安全性评价、数值模拟、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等方面入手,对信阳市燃气混气站的断裂活动性和场地稳定性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证;指出场区断裂规模小,第四纪无大规模差异升降运动,无活动断裂通过,邻区地震活动小且弱,区域构造稳定性高,应力平缓,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是一个稳定的“岛区”,井指出系统而全面的综合研究方法是研究工程稳定性项目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6.
傅征祥  刘杰  王晓青  郝平  吕梅梅 《地学前缘》2003,10(Z1):112-117
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是全球 8级大地震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自 180 0年以来该区板内 8级大地震共发生了 16次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 8.1级大地震 (36 .1°N ,90 .9°E)是在 195 7年蒙古 8.3级大地震之后 4 4a发生的。研究表明该区 8级大地震的活动过程可能存在相对平静 (1812— 190 2年 )和相对活跃 (190 3— 195 7年 )交替的幕式或轮回过程的性质。 195 7年蒙古地震之后可能是一次新的轮回开始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是新轮回的第二次地震 ,按照轮回过程中事件发生频度是时间的指数函数关系的假定 ,该区下一次 8级大地震可能约在 2 0 2 6年发生。如果假定该过程相当接近泊松过程。那么 ,在 2 0 0 5 ,2 0 10年和 2 0 15年前至少发生一次 8级大地震的泊松概率 ,分别是 0 .2 9,0 .5 3和 0 .70。  相似文献   
67.
作为有源系统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工作能力 ,可在不同的微波频段 ,不同极化状态下得到地面目标的高分辨率图像 ,广泛地应用于地形测绘、地质勘探、防灾减灾 ,农林生产和海洋研究等各个领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InSAR)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的相位信息 ,提取地表的三维信息和高程变化信息的一项技术。它能获取高精度的地形信息 ,同时还可以监测地球陆地表面和冰雪表面的微小变化 ,监测的时间间隔从几天到几年 ,可以获得全球高精度的 (毫米级 )、高可靠性(全天时、全天候 )地表变化的信息。由于其可以直接从空中测…  相似文献   
68.
大气遥感与卫星气象学研究的进展与回顾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遥感作为大气科学中的重要基础与技术支柱,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一门年轻学科.中国大气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也紧密结合国家需求与国际学术前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理论研究,技术发展与实验研究,以及在气象、环境和国防应用等多方面开展了活跃的研究与发展工作.作者主要对中国科学界在大气遥感与卫星气象学发展方面作简要回顾,并着重介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大气遥感的基础与方法研究方面的一些进展,以及对大气遥感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大气遥感的简要发展过程、卫星气象的早期发展、卫星红外遥感的基  相似文献   
69.
沙尘暴天气监测预警服务业务系统设计思路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全面介绍了中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监测预警服务业务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其先进性。该系统由沙尘天气资料库、沙尘天气监测预警和沙尘天气服务3个子系统构成。它的成功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气象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为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0.
柴达木盆地沙尘暴气候特征及其预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1~2000年柴达木盆地11个气象站的沙尘暴观测资料,分析了柴达木盆地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1980~2000年3月至5月的40次沙尘暴天气个例,从高空环流形势、地面冷空气路径、影响因子及其预报指标4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柴达木盆地春季沙尘暴天气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