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32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91.
全国异常高温酷热 淮河出现暴雨洪涝—2000年7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志强 《气象》2000,26(10):58-61
7月份 ,东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淮河、汉水流域及西南地区大部、华南东部的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多 ,黄淮的一些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 ;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显著偏少 ,气温偏高 ,京、津、晋、内蒙古、辽、甘、青及新疆大部出现持续高温酷热天气。本月共有 4个热带风暴生成 ,其中一强热带风暴在我国登陆。1 天气概况   7月 ,主要雨带位于东北东部、河北南部、黄淮中西部、汉水流域、西南大部以及华南东部等地 ,东北地区东部、华北平原中南部、汉水流域、西南地区大部、华南大部月降水量一般有 1 0 0~ 30 0 mm,部分地区达 30…  相似文献   
92.
1999年全球重大气候事件概述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李晓燕 《气象》2000,26(4):16-19
1999年,全球气候仍持续较常年偏暖。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强拉尼娜事件维持并发展,对全球特别是热带地区的气候产生了较明显的影响。欧洲、北冬季连续遭受暴风雪袭击,出现严寒天气,夏季又经受了高温热浪的袭击。全球许多地区暴雨频繁,亚洲南部、欧洲中部、北美南部、南美北部以及非洲的一些地区都遇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而北美中部、西亚等地却干旱少雨,发生了凡十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北美、南亚、澳大利亚东北部先后遭到罕见  相似文献   
93.
1999年我国天气气候特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孙冷 《气象》2000,26(4):20-24
1999年我国主要天气气候特点可概括为:大部地区冬春连旱,夏季南涝北旱,秋季旱渍并存。全国持续偏暖,但幅度已较1998年有所下降,而且阶段性变化也更趋明显,部分地区遭受了高温或低温霜冻危害。热带风暴生成和登陆我国的个偏省;沙尘暴异常偏早;风雹偏省,损失轻;雾日较多。  相似文献   
94.
赵红岩 《气象》2000,26(2):33-36
选用 1 95 1~ 1 996年中国 1 6 0站逐月降水资料 ,太平洋逐月平均网格点海温资料( 1 0°S~ 5 0°N,1 2 0~ 80°E) ,逐月大尺度环流指数资料 ,分析并探讨造成 1 996年南方洪涝的环流特征、气候背景及海温影响机制。结果表明 :大气环流指数与前期太平洋海温场有明显的遥相关关系。冬、春季海温的冷暖变化程度 ,可预示后期 7月各环流系统的趋势变化 ,环流系统指数自身演变存在较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规律 ,1 996年南方洪涝就是在这种气候背景下形成的。海温冷暖变化影响大气环流系统的这种演变关系 ,对南方洪涝的短期气候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5.
2004年我国天气气候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良炎  姜允迪 《气象》2005,31(4):35-38
2004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春李至初夏,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地区出现近5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秋季,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范围的严重干旱。汛期,我国大江大河未发生大的流域性洪涝灾害,但局地性强降雨造成的暴雨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比较频繁,四川、重庆、云南、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市损失较重。全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但阶段性起伏变化较大,冬、春、秋季部分地区遭受低温冻害或雪灾,夏季南方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年内,有8个台风(热带风暴)登陆我国,其中台风“云娜”给浙江造成严重损失。雷雨大风、冰雹、雷击等局地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繁。春季北方沙尘天气较上年同期增多。综合分析,2004年我国气候总体正常,气象灾害偏轻,属于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96.
1998年中国特大洪涝时期的环流特征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研究了 1 998年我国特大洪涝的环流特征 ,长江流域洪涝年全国有两种降水分布型 :即长江流域大水全国降水偏多型及长江流域大水其南北降水偏少型 .进而 ,研究了这两类分布型的环流特征 ,并指出北半球 50 0hPa位势高度场有着显著的差异 .鄂霍茨克海高压的建立是长江流域多雨的重要条件 ,南海高压的强弱在全国降水分布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及其与环境系统关联机制是流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点方向。采用多期数据及空间分析技术,揭示太湖流域城市化进程最为迅速时期的城乡用地扩张特征及其洪涝危险性。结果表明:1985—2010年城乡用地扩张增量高达5 406. 02 km~2,扩张增率2000年后急剧上升,以大城市为核心集聚型扩张,上海及沿沪宁线扩张热区持续增加,而沪杭线及沿江扩张热区动态变化;城乡用地扩张从洪涝危险低级区向高级区转移,呈现趋势不明型、低增高减-低减高增型以及低减高增型3种类型,而高危险区新增用地有66. 2%来自新区开发;城乡建设用地需求与低洪涝危险区有限供给的矛盾是主因,城镇发展与土地利用政策演变是主推力。高危险区城乡扩张给其自身及其下游都带来更高的洪涝威胁和防洪投资,建议重点研究新区用地优化与海绵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98.
研究城市雨洪风险问题,对提高城市洪涝灾害监测、预报的准确性,以及促进城市防洪决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高精度的城市三维模型可以提供丰富地理信息,便于准确分析淹没情况,本文针对当前城市洪涝模型对地形数据的高敏感性,且雨洪风险评估研究的准确性受限于地形数据精度的问题,提出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重建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并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以淹没深度为关键指标进行研究区的雨洪风险评估。通过提取不同重现期下研究区的淹没深度信息,进行可视化渲染实现三维淹没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到研究区的淹没情况,作为暴雨内涝风险管理依据,同时对城市规划布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
利用现场调查方法,对2012年8月6日谷城500 KV十樊一回#170倒塔事故的现场损害状况、洪水淹没范围等进行调查梳理;使用资料调查方法,对灾害发生时段的水文、气象以及发生区域内的水库、河道工况、自然地理等进行调查整理.最后,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水位、流量及降水等要素极值进行推算,并利用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洪水路径及淹没...  相似文献   
100.
高歌 《气象》2001,27(9):62-63
6月份 ,全国大部地区 ,降水量接近常年 ,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 ,日照时数接近常年或偏少。北方 ,上旬旱情严重 ,中下旬由于多次出现阵性降雨过程 ,部分地区的旱情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仅东北北部、河套和华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旱情日趋严重。南方 ,降雨过程较为频繁 ,局部地区出现暴雨洪涝灾害。此外 ,本月下旬 ,今年第 2号台风“飞燕”在福建登陆 ,致使闽、浙、苏等省遭受一定损失。1 北方大部地区上旬旱情持续发展 ,中下旬出现不同程度的缓和月降水量 ,西北大部、华北西部、东北北部等地小于 50 mm,其中内蒙古西部、甘肃中西部及南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