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古气候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绍武  黄建斌  闻新宇 《气象》2012,38(3):257-265
回顾了近20~30年古气候的研究进展,包括下列问题:雪球和热力极大期、冰期-间冰期旋回、古季风、D/O循环和H事件、全新世季风、全新世气候突变、气候变化与古文明、近2000年的气候。研究表明,第四纪前的气候变化中CO_2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CO_2变化落后于温度变化。这说明虽然影响机制不同,但是温室气体和气候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作用这一点则是可以肯定的。地球目前处于间冰期,面临着冰期来临的威胁。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暖有可能推迟下一次冰期的到来。21世纪全球变暖仍将继续,人们可能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是尽可能地降低变暖的速率,以及可能达到的变暖峰值。  相似文献   
202.
科学家公认“生命宜居带”是恒星周围的一个区域,其中液态水必须能够在一个类地行星的表面存在数十亿年之久;这个区域是环形的,它的内边界应该是行星围绕其母恒星运转而又不会使行星海洋的水散失到空间的最近一条轨道;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恶性发展的温室效应将占支配地位,结果使得海洋水蒸发殆尽(例如金星正是此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3.
本文阐述大气中重要的“痕量气体”之一——臭氧(平流层臭氧)对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的温室效应及其全球气候的反馈影响;指出了云的辐射力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并讨论了“南极臭氧洞”现象。  相似文献   
204.
全球温度变化影响着区域降水模式,科学和历史资料表明,在全球变暖时间范围内,象中国这样的低纬度内陆,是比较湿润的,而象欧洲高纬度的一些国家则比较干燥,两种环境都有利于农业经济。在全球变冷的时候,低纬度的内陆比较干燥,而高纬度的一些国家较湿润,这两种环境对农业经济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205.
使用宜昌市气象台1951-2000年气温观测资料,对宜昌市城区(以下简称宜昌)近50年气温滑动平均时间序列进行了线性拟合。其结果表明:(1)宜昌冬季气温有所上升,夏季气温略有下降,春、秋两季及年平均气温变化不明显;(2)宜昌近50年气温,其前期变化趋势与全国范围的基本同步。经R/S分析发现,宜昌目前的冬暖夏凉气候格局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而其年平均气温变化平缓的趋势则有可能在未来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06.
陈如杰 《广西气象》1996,17(3):18-20
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上升,将使全球气有逐渐变暖的趋势,温室气体增加导致的温室效应增强,势必对农业气候资源产生影响,本文分析了温室效应对广西未来农业热量资源的影响,为制造适应温室效 应的农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7.
北京最高和最低气温的非对称变化   总被引:57,自引:5,他引:57  
谢庄  曹鸿兴 《气象学报》1996,54(4):501-507
运用1940年以来北京各个月历年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以及年平均气温资料,研究其总变化趋势和年际变化,结果表明:1月份最低气温的线性增加率为4.08℃/100a;7月份最高气温以-0.245℃/100a的递减率线性降低。其结果导致日较差减小。另外揭示了对研究全球增暖有重要意义的事实:1940年代增暖主要在白天,1980年代增暖主要在夜间。  相似文献   
208.
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上升,将使全球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温室气体增加导致的温室效应增强,势必对农业气候资源产生影响,本文分析了温室效应对广西未来农业热量资源的影响,为制定适应温室效应的农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9.
210.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海平面有了较大幅度的升高,这是由于工业革命促进了温室气体的产生。黄东海大陆架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海侵。相对海平面上升引起海岸侵蚀、盐水入侵、地下水位上升、红树木枯竭、内陆咸化加剧、风暴潮增加等环境问题,成为当今国际科学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