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32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99篇
地质学   563篇
海洋学   39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4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41.
基于2015年8月采集的24个淮河流域以周村水源水库为代表的表层水样的有色溶解性有机物(CDOM)吸收系数数据,研究了CDOM吸收光谱的空间分布特征,考察了CDOM的吸收系数与水质参数的相关关系,同时探讨了周村水库夏季CDOM的潜在来源.结果显示:依据CDOM的吸收光谱空间分布特性及采样点分布特征,周村水库分为入库口、过渡区和主库区3个特征水域;CDOM的吸收系数沿入库口到主库区依次递减,S值呈现相反的趋势;分析发现S240~500与a(355)和a*(355)呈极显著负相关(R~2=0.98、0.88);CDOM吸收系数a(355)与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有利于建立DOC遥感反演模型;同时,CDOM吸收系数a(355)与a_(ph)(440)存在极显著正线性相关,表明浮游植物的新陈代谢及其降解产物是夏季周村水库CDOM的潜在来源.综上,通过对夏季周村水库水体CDOM的研究,丰富了关于水源水体CDOM的调查资料,可为日后水库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42.
我国沿海重点海湾水体富营养化与陆源输入和海湾开发活动密切相关,海湾特殊的弱交换水动力环境使得水体环境治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浙江省近年来实施陆域生态环境治理"千万工程"和海域"蓝色海湾整治"工程,陆域和海湾水环境提升显著。以浙江省第2大海湾三门湾为研究对象,对近30年三门湾海域水体营养调查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2019年9月在三门湾开展的流域-海域水体质量联合调查取得的54个流域水样、30个海域水样和6个雨水样的营养盐分析结果(NO_3~-,NO_2~-,NH_4~+,PO_4~(3-)),分析了三门湾水体营养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营养盐长期变化特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三门湾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依然突出,湾内海域DIN和DIP含量在0~439和18~59μg/L,平均值分别为233和37μg/L,河流DIN和DIP含量在77~1 586和3~126μg/L,平均值分别为466和48μg/L。河流中氮、磷营养盐含量整体上呈现由上游到下游增长的趋势,其中农业生产对水体NH_4~+-N、NO_3~--N影响大,城镇生活和工业生产排放对水体中NH_4~+-N、NO_2~--N和DIP影响大。海域中氮磷营养盐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水体交换弱的港汊顶部和河流入海处,营养盐浓度呈现由近岸高值向外海逐渐降低的趋势,海水养殖是近岸营养盐的主要贡献者。三门湾水体营养盐在1987-2007年中处于持续增长趋势,2010年后随着海陆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实施,DIN和DIP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海湾水环境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943.
柯克亚凝析气田石英的溶解现象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隆伟  潘耀 《矿物学报》2005,25(2):183-190
储层微观特征与成岩演化等的研究表明,柯克亚凝析气田西河甫组储层中广泛存在的石英溶解现象属于石英直接溶解。石英的直接溶解是长期干旱背景下形成的储层,在较深埋藏条件下碱性地层水活动的结果。成岩过程中碱性地层水的形成和原始沉积环境中有机质含量低有关,同时也受成岩演化的制约。早成岩B期一晚成岩期的早期储层中地层水的pH值最高,是研究区储层中石英溶解最强烈的时期,同时也是石英溶解型孔隙最主要的发育期。  相似文献   
944.
对采自澳大利亚Carnperdown钛闪石分别进行了浓度为1,2和3mol/L的盐酸溶解实验,溶解时间分别为:110,170,245,335,455,605,785,995,1235和1505min。浸蚀后的酸液用ICP-AES进行了金属阳离子浓度测定;残余固体则用X射线衍射法和红外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酸浓度愈大,角闪石阳离子的浸出浓度也愈大。这与一般的硅酸盐矿物的溶解规律相一致。此外,阳离子的溶出量主要受晶体结构制约,连接相邻工字梁的曰位离子优先溶出。致使在溶出液中Ca^2+浓度与其它八面体阳离子的浓度比大于分子式中的比值。基于对未浸蚀样品和浸蚀后残余固体的X射线衍射和红外吸收谱研究可知,阳离子的溶出并未造成闪石结构中硅氧骨干的变化。  相似文献   
945.
针对石拉乌素煤矿主要充水含水层以及井下涌水中各含水层充水的贡献度不清等问题,采用水质全分析、同位素及有机物检测,查明了顶板巨厚复合含水层地下水以及井下涌水中主要离子、矿化度、氢氧同位素、有机物含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志丹群含水层地下水矿化度平均为237.05mg/L,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型;直罗组含水层地下水矿化度平均为1 371.09mg/L,水化学类型为SO4-Na及SO4·HCO3-Na型;矿井水矿化度平均为1 507.08mg/L,水化学类型为SO4·HCO3-Na型;志丹群含水层地下水、直罗组含水层地下水δD与δ18O基本落在当地大气降水线上或其附近,矿井水δD与δ18O基本落在志丹群含水层水和直罗组含水层水之间;白垩系志丹群含水层地下水、直罗组含水层地下水与矿井水的三维荧光光谱相似;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井田南翼矿井涌水中志丹群含水层水占31.18%,直罗组含水层水占68.82%,井田北翼矿井...  相似文献   
946.
947.
水-硅酸盐熔体反应机理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地介绍了近年来对水的溶解机制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Bu^-rnham模式、Kohn模式及Sykes模型;并根据碱金属组分对水在硅酸盐熔体中溶解度的影响论述了水的溶解机制。  相似文献   
948.
地球电化学勘查法寻找不同埋深隐伏金矿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隐伏金矿金离子晕的形成机制。金矿周围离子晕中的金离子主要来源于金矿的氧化溶解与电化学溶解,埋藏浅的矿体主要是氧化溶解,埋藏较深的矿体则以电化学溶解为主。理论上Au在Au^ 、Au^3 及金络阴离子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位都比较高,但据实验测定,在中性或还原性溶液中的电极电位都低于黄铁矿的稳定电位。自然界中金多赋存于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矿物中,  相似文献   
949.
Frequency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ce elements Fe. Mn, Zn, Cu. Sr and Ba are studied for the marine organisms collected from typical Chinese coastal waters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major elements Ca and Mg. Nearly all the distributions for trace elements in macroalgae, benthic molluscs, crustaceans, cephalopods and different tissues of fish (muscle, liver and bone ) are found to show some degree of positive skewness, indicating a relatively large number of marine organisms with low concentrations for a particular element and only a few organisms with disproportionately high concentrations. Their distribution types are generally logarithmic normal distribution or nearly logarithmic normal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of Ca is similar to that of trace elements, while Mg shows normal distribution. Average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types of organisms a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ir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相似文献   
950.
陕西渭北东部岩溶地下水中硫酸盐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渭北东部岩溶地下水的水化学和同位素研究表明,水中硫酸盐起源主要为海相硫酸盐的溶解,其次为南部泻湖相古沉积咸水的混入。岩溶地下水中的盐分的增加主要是溶滤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