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9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霍泉灌区出流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世宗 《水科学进展》1999,10(4):382-387
根据灌溉用水决策支持系统(DSS)和实时配水的要求,建立了霍泉泉源年出流量随机预测模型和月出流量实时预测模型.经分析表明,随机AR(p)预测模型较适合预测泉源的年出流量,月出流量实时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42.
沉水植物在湖泊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湖泊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重要的生产者,同时还对湖泊的营养物沉积和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并由此影响着湖泊的富营养化进程.本文以黄河内蒙古段河套灌区湖泊中常见的3种沉水植物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穿叶眼子菜(Potamogeton perfoliatus)和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狐尾藻种子休眠率较高但休眠易破除,通过切破种皮、低温层积、硝酸钾和赤霉素处理均可显著提高萌发率;篦齿眼子菜种子休眠性较强,低温层积及赤霉素浸泡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其萌发率;穿叶眼子菜有较深的休眠特性,破除硬实、硝酸钾、赤霉素及低温层积处理均不能有效解除其休眠.  相似文献   
43.
灌区中居民点与水土资源邻近关系——以张掖绿洲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录仓  高静 《干旱区地理》2015,38(4):797-804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核心在于水,核心区域在于绿洲。灌区是构成绿洲的最基本单元。论文应用最邻近距离指数(NNI),分析了张掖绿洲灌区中居民点与水浇地及渠系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在张掖大小共39个灌区中,有22个灌区的NNI值<0.5,灌区中居民点总体表现为聚集分布态势,但空间差异明显,沿山灌区居民点聚集程度明显高于绿洲中腹灌区,映射出不同灌区水资源的基本约束力。从微观角度考察,居民点与水浇地、渠系、道路之间的平均临近距离从沿山独立灌区-绿洲边缘灌区-绿洲中腹灌区逐步增加,说明沿山灌区水浇地、渠系与居民点的关系更密切。灌区中居民点与渠系、水浇地表现出显著的"亲水型"和"亲地型","质点"(居民点)-"廊道"(渠系和路网)-"域面"(土地)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44.
含盐土壤盐渍化雷达反演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快速提取大范围地表土壤盐渍化空间分布是一个迫切急需解决的科学难题。本文以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土壤盐分雷达监测为例,研究基于RADARSAT-2数据的盐渍化信息提取。利用成熟的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四极化雷达影像灰度值反演土壤盐分的人工智能模型,经实测数据检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盐渍化监测的需要,优于传统盐渍土分类方法,可促进微波遥感在土壤盐渍化监测中的开拓应用。  相似文献   
45.
河西走廊水文过程变化对荒漠绿洲过渡带NDVI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人为活动几乎控制了所有的地表水文过程,而且人为对水文过程的调控力度随塔里木河、黑河和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等工程的实施而逐渐明显.对人为调控水文过程所引起的绿洲水文与生态变化及其环境效应虽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相关研究仍很薄弱.本文研究了地处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边缘的平川灌区绿洲荒漠过渡带水文与生态过程的变化,结果表明,近20年来,特别是自2000年实施国务院确定的黑河分水方案以来,平川灌区河水灌溉量年平均减少1.498×107 m3,井水灌溉量年平均增加1.457×107 m3,分水前地下水埋深变化在2.44~3.19 m,平均(2.73±0.24)m,而分水后地下水埋深变化在3.08~4.01 m,平均(3.79±0.62)m.在空间上表现为埋深3 m的分布区域面积减少,由原来的3612 hm2减少到394 hm2,而埋深3 m的分布区域面积增加,由原来的853 hm2增加到3843 hm2.尽管绿洲的水文过程发生了变化,但尚未对荒漠-绿洲过渡带的植被生产力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6.
灾害学定义之下的土壤盐碱化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灌区中低产地的产量、提高其田间管理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防止土壤盐碱化灾害的扩展,在土壤盐碱化灾害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评价方法来构建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模型,根据标准自然灾害风险原理,建立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指数计算模型。在松原灌区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中的应用表明,灌区各灌片盐碱灾害风险值为0.10~0.36,属于中度风险和重度风险区,风险值由小到大排序为:前郭片、安字片、有字片、龙海片、水字片、大布苏片、潜字片、套浩太片、戎字片、红星片、洪字片。该模型与灌区实情符合较好,客观性较强,表明所建模型可用于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47.
杨海源 《地下水》2022,(1):131-133,136
盈科灌区作为甘肃省大型灌区,是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利命脉,灌区长期运行以来存在一系列工程老化、续建及配套投入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灌区整体效益的发挥,进行节水改造尤为必要.本文在对灌区水资源状况进行评价的基础上,以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现状年和设计水平年,对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盈科灌区现状...  相似文献   
48.
自动化水费管理系统在大型灌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大型灌区的供/用水管理工作、水费收缴工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述,分析了现行水费管理制度的一些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自动化水费管理系统是现阶段改善灌区水赍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该系统功能完全满足灌区的供/用水、水费管理业务的实际需求,实现了现代自动化控制技术、通信技术、遥测技术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49.
武朝宝 《地下水》2009,31(2):35-37
利用山西省汾河灌区1993~2007年各站点的地下水埋深实际观测资料,对灌区地下水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地下水埋深的季节变化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相对稳定阶段(11月~翌年3月中旬)、埋深最浅阶段(3月中旬~5月)、变化频繁阶段(6月-10月)。  相似文献   
50.
赵忠贤 《地下水》2009,31(4):135-138
灌区水文地质是灌区各项规划设计及技术改造的基础工作。初步提出了灌区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纲要,划分了灌区水文地质勘察的基本类型,拟订了灌区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工作内容、技术指标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