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4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218篇
测绘学   371篇
大气科学   190篇
地球物理   151篇
地质学   773篇
海洋学   12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09篇
自然地理   26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8篇
  198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气象因子对大气降尘的影响程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象因子、大气降生及其作用影响构成了一个信息不完全的灰色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分析各气象因子对大气降尘的影响,也需采用灰色理论。本文应用灰色理论中关联分析方法研究气象因子对营口市大气降尘的影响程度。其基本思想是将大气降尘作为参考数列时,各气象因子作为比较数列,在各不同时刻将两数列形成的曲线进行比较,得出关联系数,然后将其信息做集中处理,得到关联度,以此评判各气象因子对大气降尘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42.
利用灰色预测中的GM(1,1)模型,对温度,降水分别进行数列预测和灾变预测,然后通过对比分析得到预测年度温度与降水的季节分布。根据预测的年型特点,结合山东省不同气候年型下作物布局的科研成果,提出预测年度的山东省作物优化布局意见和建议,为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43.
灰色预测模型在径流长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基于灰色系统的建模理论,利用河西地区有关河流的径流观测资料,建立了一个GM(1,1)残差序列周期修正径流预测模型,并用于春旱缺水期3~6月河流来水量的长期预报,经生产部门验证,准确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44.
本文在总结苗儿山岩体中段铀矿田成矿断裂构造特点的基础上,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该地区37条主要硅化断裂带的成矿条件,并对其找矿的远景进行判别和优选,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5.
地下水动态预测的灰色—周期外延组合预测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提出的灰色预测与周期外延预测相结合的灰色-周期外延组合预测模型,吸限了灰郄预测与周期外延预测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地下水动态预测及其它序列预测。  相似文献   
46.
47.
48.
矿井内因火灾的灰色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为色系统理论,结合煤矿实际 ,对影响矿井内因火灾的指标进行灰色聚类分析,以确定其危险程度。这种分析方法提高了聚类的分辨性和准确性,而且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以及效果明显之特点,是一种理想的聚类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9.
数列预测一直是评价决策中最常见而又信于把握的问题之一。本文在总结现有预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前铛预报思想和灰色预测理论,依据数据求同原则,提出了运用二次灰关联分析,建立组合模型的预测方法,该方法易于计算机实现,并已实际应用于油气储量预测研究中。  相似文献   
50.
地震危险性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地震现象视为一内部信息部分已知、部分未知的灰色系统,表征强震发生前地震危险性的指标值实际上是灰数。据此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的昭通、松潘、兰州、苏鲁交界处和长江口地区进行了多因素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和预测,并将其结果与模糊数学方法所得的结论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