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45篇
  免费   4873篇
  国内免费   6923篇
测绘学   996篇
大气科学   9796篇
地球物理   3492篇
地质学   8995篇
海洋学   3558篇
天文学   373篇
综合类   1108篇
自然地理   1323篇
  2024年   184篇
  2023年   717篇
  2022年   822篇
  2021年   885篇
  2020年   775篇
  2019年   924篇
  2018年   734篇
  2017年   696篇
  2016年   707篇
  2015年   831篇
  2014年   1398篇
  2013年   1165篇
  2012年   1276篇
  2011年   1278篇
  2010年   1313篇
  2009年   1352篇
  2008年   1247篇
  2007年   1363篇
  2006年   1175篇
  2005年   1097篇
  2004年   1020篇
  2003年   969篇
  2002年   866篇
  2001年   819篇
  2000年   724篇
  1999年   578篇
  1998年   624篇
  1997年   660篇
  1996年   595篇
  1995年   566篇
  1994年   512篇
  1993年   379篇
  1992年   387篇
  1991年   287篇
  1990年   286篇
  1989年   22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1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72.
登陆我国热带气旋活动的年代际变化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叶英  董波 《海洋预报》2002,19(2):23-30
本文利用1950-199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对50年来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月际、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异常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了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频数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差异,并对比分析了同期的副热带高压等海洋大气环流指数的统计特征。  相似文献   
73.
大鹏湾潮流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应用分步杂交方法建立了大鹏湾边界潮流数值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模拟计算,重现了该区域潮波及潮流的分布规律,并根据实测资料对其进行了验证,从而可系统地了解这一海区的潮波系统及潮流场等海洋要素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4.
1997年夏季西北太平洋环流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1997年7月中日副热带环流合作调查资料,即“向阳红14”号、“东方红”两调查船CTD观测资料、日本TK和IK断面资料以及GTSPP同步资料,应用开边界情形的MOM2模式计算了西北太平洋21.875°~35.125°N,120.875°~137.125°E范围的环流,主要结果如下:在此期间,(1)黑潮在台湾以东并不存在东分支流向琉球群岛以东海域;(2)东海黑潮的流量约为30×106m3/s,日本以南黑潮流量最大约为70×106m3/s;(3)在21.875°~25°N之间大约有15×106m3/s的流量向西流去.速度分布与流函数分布均表明这一支向西的海流大约在冲绳岛西南分为3支,主要分支转向东北沿冲绳岛以东海域向东北流去;(4)琉球海流主要来自上述西向海流.  相似文献   
75.
指出ISD单片语言器件的独特之处,是采用直接模拟存储技术,语音信号以其原本的模拟形式直接存入模拟量存储器中并长远保存。省去了传统的A/D和D/A数模转换机制,能高保真的将语音内容再生。这是一种高新录/放技术。另外,给出的ISD基本录/放电路十分简单易用。可方便地为微机系统、测控仪表电器和广播等设备所采用,使设备具有高效功能  相似文献   
76.
程斌  张占海 《海洋预报》1996,13(1):70-75
本文根据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的特点,建立了资料、产品的处理系统以及远程数值传输通信系统,针对 同用户提出了几种数据传输方案,该系统建立在现有的成熟软件作基础上,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便于推广的特点。近几年投入海冰数值预报业务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7.
热带太平洋海气热交换年变化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林  沙文钰 《海洋学报》1996,18(2):32-40
本文用块体动力学公式计算了热带太平洋潜热、感热通量,并用EOF方法分析了这两类热通量的时空分布以及影响它们的因素.结果指出,热通量的模态1反映了太平洋海气热交换的基本气候特征,中、西太平洋的暖池就是这种气候特征下的具体反映;模态2说明了海气热交换与海流和海陆分布有密切联系;模态3反映了下半年海气热交换的加强,为热带太平洋ITCZ的活动提供了能量.东太平洋,感热通量和海气温差分布型十分相似,而西太平洋,则取决于全风速的量值.潜热通量的时空分布主要取决于全风速的时空分布,和比湿差的分布型相差较大.赤道以北中、西太平洋风速异常是导致气候异常的关键.北半球ITCZ云带是由其海面热通量变化所决定;西太平洋SPCZ云带是由其海表温度和海气温差所决定.  相似文献   
78.
多向不规则波浪生成的数值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俞聿修  柳淑学  李黎 《海洋学报》1992,14(4):140-146
实际的海浪是三维(多方向)的,海浪的方向分布对于海浪折射、绕射及泥沙运动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人们利用多向不规则造波机对它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同时,基于合适的数学模型,可在计算机上产生长时段的多向不规则波浪,用于研究海浪的基本特性及其对工程建筑物的作用,也是一种方便经济有效的手段,这也是制作多向不规则波造波机控制信号的基础.因此,如何由数模有效地合成多向不规则波浪,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把海浪看作由无数不同频率和不同方向的组成波线性叠加而成,因而将模拟二维波浪的方法[1]直接推广应用于三维波浪的模拟.但是这样模拟所得的波浪往往是空间上不均匀,时间上会重复出现,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本文首先给出了多向不规则波的三种模拟方法,并对其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检验,给出了较理想的海浪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模拟所得波浪的基本特征和模拟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79.
热带洋面上最小OLR轴与最大SST轴关系的气候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尚城  郭炜 《海洋学报》1992,14(1):124-128
热带洋面上的SST(海表面温度)是影响大气环流变化及气候异常的重要参数.众所周知的埃尔尼诺事件即是首先从南美海岸的SST异常增温发现的.自有卫星观测以来,OLR(射出长波辐射)亦已成为反映热带洋面上的大气凝结热源、降水量及对流活动等重要现象的参数,而得到了戛来越多的气象学家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1].事实上,在热带洋面上OLR所反映的云是海气相互作用的产物.海洋对大气的相互作用首先是通过SST的变化来影响大气的.海洋上的大气受热对流产生的云(反映为低OLR)反过来又会阻挡太阳辐射而影响SST.  相似文献   
80.
胶州湾环流和污染扩散数值模拟Ⅳ胶州湾变边界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胶州湾的潮滩面积约占高潮水域面积的三分之一.因而模拟包括潮滩在内的潮汐运动过程将能更好地重现这一实际的物理现象。为此.本文采用变动边界模型处理潮滩区域.并得到优于固定边界模型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