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9篇
  免费   1488篇
  国内免费   3168篇
测绘学   1102篇
大气科学   3861篇
地球物理   677篇
地质学   2921篇
海洋学   1876篇
天文学   166篇
综合类   546篇
自然地理   766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380篇
  2021年   434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434篇
  2018年   306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327篇
  2014年   555篇
  2013年   470篇
  2012年   521篇
  2011年   542篇
  2010年   593篇
  2009年   546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551篇
  2006年   520篇
  2005年   517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251篇
  1997年   230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193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51年   3篇
  1948年   5篇
  1946年   5篇
  1945年   3篇
  1944年   6篇
  1943年   5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abilities of typhoon (TC) track prediction by a medium-range forecast model T213L31 at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Center are analyzed and its ability to improve its TC forecasts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bout 57% of the TCs could be predicted by T213L31 but the initial position errors are large.The 43% area without the prediction of TC tracks is concentrated between 13°N and 20°N and east of 120°E and lack of conventional observation data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absence of TC prediction in this area.The adding of bogus TC coul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C track prediction when there is no TC vortex in the analysis field, but could only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short-range TC track prediction when there is TC vortex in the T213L31 analysis field.  相似文献   
992.
常飚 《气象科技》2007,35(B12):33-36
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的实时库是一个存储管理气象资料的大型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库创建时首先将所有元数据表建好,通过检索元数据表中的数据来完成对数据表和索引的创建工作,因此需要开发一套有效的管理元数据的软件,实现对元数据表的管理和创建,并能使用元数据创建数据库表和索引。元数据管理软件是基于J2EE架构设计和实现的,运行环境使用IBM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用户操作界面为jsp页面,客户端只需要有浏览器即可使用。文章主要结合元数据管理软件阐述有关Java程序设计的一些思想。  相似文献   
993.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1949年以来7个进入北部湾后强度突然增强的热带气旋(TC)环流背景特征及物理量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利TC进入北部湾后强度增强的环流背景是:(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加强西伸,(2)热带辐合带北抬至华南沿海活动,(3)西南季风爆发处于活跃期,(4)东风波西移叠加,(5)有适度的弱冷空气侵入;对物理量场的合成分析表明,TC进入北部湾前和进入北部湾后,环流中心附近500hPa涡度变化极小,200hPa高空散度增大,500hPa垂直上升速度增大,850hPa中南半岛水汽输送量增大。  相似文献   
994.
2006年6~8月共有6个热带气旋影响广西,热带气旋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4亿元(占所有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71%)。该文对热带气旋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对主要的灾害现象及所造成的损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5.
利用1960-1999年广西台风大风实测资料,对造成广西6级以上大风的台风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台风的路径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小波变换时域局部性的特点,对造成广西6级以上大风的台风频数的时间序列资料进行了小波分析,研究了台风频数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情况,指出这种台风频数变化的阶段性、周期性和突变性等特征,揭示了长期的频数变化规律。对掌握引起广西大风的台风频数的演变规律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96.
QuikSCAT洋面风资料及其在热带气旋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翔  咸迪  李小龙  王新 《气象》2007,33(3):33-39
QuikSCAT洋面风场资料可以提供海面上10米的风场信息,为热带气旋的进一步监测与分析提供帮助。通过对QuikSCAT洋面风轨道资料再处理和精度检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生成了更高分辨率的格点风场数据。通过洋面风资料对近年编号热带气旋的辅助分析实验,分析总结了洋面风资料在热带气旋定位、定强、发展趋势以及大风分析中的一些应用方法。结果表明:尽管存在一定误差,QuikSCAT洋面风场资料可以有效校正海上热带气旋特别是弱热带气旋的定位和定强偏差,反映热带气旋大风区的分布和低层环境流场,为进一步推断热带气旋的发展和移动趋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GMS-5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等气象资料分析发现, 2001年8月热带低压在福建北部登陆, 途经江苏无锡、常熟时, 其南侧西南气流与沪浙沿海的东南风形成切变线。受源源不断地水汽输送和切变线动力抬升作用, 热带低压南侧不断产生β-中尺度强对流回波带, 它们形成后随热带低压气旋性环流向东移动, 在上海城区附近辐合形成β-中尺度强对流回波群, 在卫星云图上呈现出以此为核心的中尺度对流辐合体 (MCC)。分析表明, 受水汽凝结、潜热释放这种正反馈机制作用, 在热带低压东南侧大尺度切变线中段北侧派生出一个独立、完整的近地面β-中尺度的气旋性环流, 它就是MCC的内核, 直接造成了上海“ 0185”特大暴雨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8.
基于不规则三角网(TIN)数模建构的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基于不规则三角网(TIN)的存贮结构,并以此结构为基础的三角剖分的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999.
利用齐河CINRAD/SA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06年7月5日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VWP可分析雷达测站风场的时空分布和冷暖平流变化情况,是高空探空资料的有益补充;弓形回波在对流单体合并过程中生成发展,顶部回波最强,并具有超级对流单体特征;外流边界是大风发生时的显著特征;当回波强度〉50dBz,且垂直液态含水量≥35kg·m^-2时,有利于产生冰雹和大风;弓形回波具有持久产生中气旋的能力,中气旋一般产生在弓形回波顶部,且多数会造成冰雹大风天气;当中气旋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风切变≥47×10^-3s^-1,并且底高≤3.0km时,将造成雷击灾害性天气。  相似文献   
1000.
1480型多普勒天气雷达中尺度气旋识别模块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国内外中尺度气旋识别算法的研究成果特别是NSSL(National Severe Storm Laboratory)的中尺度气旋识别算法,结合多普勒天气雷达二次产品软件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中尺度气旋识别算法,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设计完成了中尺度气旋识别模块.对2002年5月27日安徽省北部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雷达资料进行了分析,并与北京敏视达(METSTAR)雷达有限公司Build 10.8软件系统生成的中尺度气旋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块有比较好的识别能力,预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