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篇
  免费   368篇
  国内免费   244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251篇
地质学   952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14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6篇
  1946年   7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2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甘肃古浪、景泰活断层上的树木地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斌  刘百篪 《地震地质》1995,17(2):139-147
在树木地震学测年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沿古浪活断层西段鉴定和评价了数百棵树。对树木生长速率及年轮比率低值偏离的3种类型进行了有效的识别。结果表明:断崖上被破坏的青海云杉中,记录的结构和生长速率异常,可以归因于1927年5月23日古浪8级大地震的影响。从而为古浪地震断层的判定提供了准确的年代证据。并将前人认为的古浪地震断层位置向冷龙岭北麓南移了30余公里。用该方法在老虎山活断层上对1888年11月2日景秦61/4级地震破裂带定年,再次获得成效  相似文献   
82.
甘肃镜铁山铁铜矿成矿条件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强 《甘肃地质》1995,4(1):54-61
在讨论镜铁山铁铜矿床成矿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进而进行了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83.
本文提出了异常前兆信息量的直接计算法,实现了各种观测资料前兆异常的无量纲前兆信息量转换。用该方法对甘、宁、青地区5种观测手段共92个测项的5日均值一阶差分相关异常进行了前兆信息量计算。通过24次5级以上相关地震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求得了92个测项的有效单位异常平均信息量,为前兆标志体系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通过7次7级以上相关地震前兆信息量变化特征的统计,给出了一组预报地震三要素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4.
陇南山区斜坡重力地质作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地质构造、地层、地貌、气侯和植被五位一体叠加脆弱带的陇南地区是我国主要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斜坡重力地质作用区之一。本文简述了斜坡重力地质作用的概念和类型,着重分析了其垂直分带性、区域性、季节性、周期性、阶段性、继承性和共生性等作用特征,揭示了斜坡重力地质作用的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85.
杨根生 《西北地质》2007,40(4):36-42
柴家庄金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柴家庄-庞家河金矿带上,赋存于柴家庄二长花岗岩外接触带的丹凤群中,严格受NE向及NNW向断裂控制。矿床的形成受丹凤群、印支-燕山期酸性侵入体及断裂构造3种因素控制。岩体外接触带0~2km范围内的NE向、NNW向断裂构造带是找矿的最佳方向。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并归纳了主要找矿标志,为区内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6.
甘肃省旅游产业关联及产业波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运用旅游经济学中产业关联的有关理论,以甘肃省投入—产出表为依据,对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旅游业的投入结构、产出结构、影响力及影响力系数、感应度与感应度系数等指标的分析,探讨甘肃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拉动作用、各产业部门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7.
粘粒含量对甘肃黄土抗液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黄土是介于砂土与粘土之间的一种过渡性土壤,它具有砂土的某些特性,又具有粘土的某些特性,存在一定的粘塑性。通过对含粘粒黄土所做的实验研究,包括:粘粒含量不同的原状土样所做室内的动三轴试验、激光粒度分析试验、化学分析和电镜扫描,试验结果分析对比后,得出了含粘粒黄土抗液化性能的特性。并得出以下结论:(1)粘粒颗粒级配不同,也引起黄土动力稳定性的变化;(2)液化强度与粘粒含量并非呈单调增加关系,无论固结压力如何,粘粒含量Pc=15%左右时抗液化性能最低;(3)粘粒含量为一定值时,液化孔压比偏大,偏离这一值时,液化孔压比偏小。  相似文献   
88.
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金矿区水样中常规无机离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DX-120离子色谱仪进行阴阳离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100mg/L时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00%-3.80%,回收经95.83%-105.00%;5mg/L时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18%-4.57%,回收率92.40%-103.20%,完全达到实际要求。用该离子色谱仪测定甘肃阳山金矿山水样中常规无机离子,数据表明该区域水质较好,所测离子浓度都未超过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89.
甘肃省区域化探方法技术和主要成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 70年代末 ,微量元素分析技术的提高和区域化探工作方法的提出 ,为全国区域化探扫面奠定了基础。甘肃省自 1979年开始 ,到 2 0 0 1年止 ,根据不同的地球化学景观 ,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 ,完成了全省 4 0 4万km2 范围内的全部可工作区的 1∶2 0万区域化探工作 ,发现了大水等Au矿床 (田 )。甘肃省的Au高背景区域主要分布在西秦岭及祁连山西段 ,元素组合主要是Au、As、Sb、Hg、Ag、Pb、Cd、Bi、W、Mo、Cu、Zn等。通过对甘肃省区域化探 2 0余年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果的综述与分析 ,在战略指导思想、方法技术对策、成绩成果评估和新世纪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讨论。  相似文献   
90.
甘肃北山造山带类型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北山造山带经历多期次、多阶段的板块裂解-俯冲-碰撞-拼合的复杂地质演化历程,具多旋回复合造山的特色。通过对造山带构造单元的建立、古板块重建、原型盆地恢复、造山带结构、构造特征及造山机制和模式的研究,确定北山造山带类型为陆-增生弧碰撞造山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