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0篇
  免费   1720篇
  国内免费   1396篇
测绘学   738篇
大气科学   719篇
地球物理   1924篇
地质学   3076篇
海洋学   1996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174篇
自然地理   3136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501篇
  2022年   565篇
  2021年   614篇
  2020年   479篇
  2019年   544篇
  2018年   353篇
  2017年   328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365篇
  2014年   823篇
  2013年   601篇
  2012年   622篇
  2011年   603篇
  2010年   582篇
  2009年   602篇
  2008年   641篇
  2007年   507篇
  2006年   471篇
  2005年   523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50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Technique for Controlling Spread of Limnotic Oncomelan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chistosomiasis is a parasitic disease mostly found in areas along the Changjiang River of China. The disease is spread solely through an intermediary named oncomelania, so its spread of schistosomiasis can be controlled by properly designing water intakes which prevent oncomelania from entering farming land or residential areas. This paper reports a successful design process and a new oncomelania-free intake device. The design of the new intake is based on a sound research program in which extensive experimental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to gain knowledge of oncomelania eco-hydraulic behavior and detailed flow field information through CFD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22.
论述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进入环境文明时代的必然选择。在当前资源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我国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给地球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指出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地球科学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提出了一些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3.
24.
人类文明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当代中国退耕还林是生态恢复再造秀美山河的宏伟工程,也是一项惠及和影响子孙后代的文明工程.这项工程总投资3400亿元,工期10年(2000年至2010年).它与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南电北输等工程一样举国瞩目.但是最体现农民利益、最受农民欢迎的当数共和国退耕还林工程.  相似文献   
25.
26.
新形势下耕地保护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玲  卢静 《国土资源》2003,(11):32-34
耕地保护面临的新形势 1.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用地需求增加 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期,自1 985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0.2%的增长率增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与之相适应的是,投资结构趋于优化、投资总量不断增加,使得建设  相似文献   
27.
28.
邓州市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处,辖28个乡镇办,578个行政村,3474个自然村,153万人,面积23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39万公顷,人均耕地1.5亩,七地资源比较紧缺。去年以来,邓州市结合实际,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村着眼,抓住农民最关心的建房用地问题,全力推进以“空心村”治理为重点的“三项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29.
干旱生态环境及水资源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西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基本特征是冬暖夏干,采用脆弱度和影响指数方法定量评价了生态环境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重点阐述了西北现代气候变化对干旱生态环境和水资源这两个领域的影响.结果表明: 由于现代气候变干变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黑河流域、石羊河流域、甘南高原和黄河首曲的地域生态环境有不断退化的趋势.气候变干使渭河上游、黄河上游(洮河和大夏河)以及黄土高原中部7条主要河流的径流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引起水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30.
亚洲中部干旱区在20世纪两次暖期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亚洲中部干旱区1901-2002年近100 a气温及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西风指数资料,分析了20世纪全球变暖的两个较明显时期在该干旱区的响应特征,以及大气环流变化和太阳活动对干旱区气温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洲中部干旱区对20世纪全球发生的两次暖期的响应特征是有显著差异的.对1920-1940年代全球发生的第一次暖期,亚洲中部干旱区整体并没有响应,仅在其东部的季风影响边缘区有响应;而对1970年代以后发生的第二次暖期,亚洲中部干旱区整体都作出了响应.冰岛低压的异常加深、同时北大西洋亚速尔高压的显著增强,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的异常减弱,以及西风指数的异常增强是导致亚洲中部干旱区气温偏高的可能原因,可以初步解释研究区整体对20世纪全球两次暖期响应不同的原因.太阳活动作为外部影响因子之一,对干旱区气温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且在百年时间尺度上,二者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