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5篇
  免费   1715篇
  国内免费   1401篇
测绘学   750篇
大气科学   724篇
地球物理   1925篇
地质学   3092篇
海洋学   2010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177篇
自然地理   3140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501篇
  2022年   592篇
  2021年   641篇
  2020年   479篇
  2019年   544篇
  2018年   353篇
  2017年   328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365篇
  2014年   823篇
  2013年   601篇
  2012年   622篇
  2011年   603篇
  2010年   582篇
  2009年   602篇
  2008年   641篇
  2007年   498篇
  2006年   471篇
  2005年   523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50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黄土高原可划分为两个气候分区和四个生态地理区域。油气藏主要分布在陕北高原,油气藏开发产生的污染源可归纳为三类:气态污染源,液态污染源和固态污染源。其环保技术可分为五大类:物理改性处理法、化学改良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废物综合利用法、生物降解处理法。黄土高原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油气藏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必须走资源开发的“生态矿业”之路。  相似文献   
222.
广东省2001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及前沿领域,而其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Wackernagel M等1996年以来提出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方法—生态足迹法:通过跟踪区域的能源和资源消费,将它们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物生产型土地类型的面积,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物生产型土地面积进行比较,来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内。运用此方法对广东省2001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2001年人均生态赤字为0.8198hm^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广东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最后讨论了方法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23.
敌布错—嘎仁错生态旅游区是一处以高原湖泊、生物景观为主要特色的综合生态旅游区。区内旅游景观类型多样,内容丰富,集观光、探险、科考于一体,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本文着重介绍了该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概况,并提出了可持续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224.
洛阳市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杜晓舜  夏自强 《水文》2003,23(1):14-17,20
以洛阳市为对象,对区域水资源的可利用量进行了研究。区域水资源量包括地表水实际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实际可利用量。将地表径流中基流部分按比例划出,与河道汛期弃水量加在一起作为河道的生态需水量,从地表水资源量中扣除生态需水量后可得地表水的实际可利用量。将难以利用的地下水量从地下水资源量中扣除后可得地下水实际可利用量。  相似文献   
225.
正、反演结合对川东石炭系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川东地区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及难点储层之一。该储层以厚度小且变化大、低孔、低渗、非均质特点强为特征;地震响应上表现为典型的薄层响应特点。这里综合考虑了石炭系储层和上覆梁山组地层不同的地质特征,建立了地质、测井分析控制下的精细模型及正、反演,探讨了檀木场气田石炭系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其正演结果表明,梁山组地层对石炭系的地震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时差较振幅更为敏感。在正演结论指导下,运用考虑了时差和梁山组地层的初始模型,获得了较高精度的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226.
目前有一些关于多自由度结构体系的地震响应中响应峰值按降序(即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时的峰值统计性质的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中的概率方法提出一些改进。由于这些改进,概率谱叠加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就变得更准确和实用。本文以五层的结构模型为例,计算其在埃尔森特罗(1940)地震激励下的响应,并与时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概率谱叠加方法能够谁确的计算较高几阶重要响应峰值的幅值。  相似文献   
227.
加卸载响应比(LURR)理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大尺度岩石试件破坏声发射实验,对加卸载响应比(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理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的加载条件力求能够模拟地下岩石的复杂受力过程。在加载过程中,岩石试件内部出现的损伤用声发射技术进行了记录。实验数据经过分析之后所得的结论与加卸载响应比理论预测的结果相符合。把加卸载响应比值Y的变化情况与声发射事件定位的过程相对比,也可以进一步看出岩石材料内部的损伤发展过程与加卸载响应比Y值的变化具有一致性。而高Y值的异常情况出现,又是在材料发生最终破坏之前,所以,可以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定量地分析岩石试件损伤演化情况,从而对岩石材料的破坏及地震做出预测。实验结果再一次验证了加卸载响应比理论。  相似文献   
228.
生态地理建模中的多尺度问题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在分析生态地理建模内涵的基础上,讨论了生态地理建模中的尺度转换问题、跨尺度相互作用问题、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的关联问题和多尺度数据处理问题.由于生态地理问题的非线性、生态环境的异质性和随机事件,简单的线性尺度转换方法远不能满足生态地理建模的要求.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地理建模中的时空尺度问题,除需要运用微分几何学和等级理论等经典方法外,还需要引入格点生成法和网格计算等现代理论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29.
对鞍山市大孤山铁矿废弃地大型土壤动物的生态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铁矿废弃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演化和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的关系,在大孤山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中大型土壤动物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大型土壤动物种类、数量变化标志大孤山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阶段先后;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生态结构与生物量的变化指示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质量;蚁科与腹足纲是大孤山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重要指示物种。  相似文献   
230.
构造应力场转换的成矿地球化学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剪切带型金矿为例,基于对中国东部胶东西北部地区及其典型金矿田、金矿床构造应力场与成矿地球化学场的详细研究结果,初步阐释了它们在多重时-空间尺度上的耦合关系。区域尺度上,应力极值区不利于成矿,金矿床就位于应力梯级带,尤其是不同方向应力梯级带的交汇部位。矿田尺度上,成矿物质有从应力高值区向低值区运移的趋势,成矿主期应力梯度的增大有利于成矿元素进一步浓集,应力梯级的强烈变化地段(或时段)往往形成金属元素的大量堆积。矿床尺度上,成矿物质的运移受不同方向剪应力梯级带的叠加影响,金属元素就位于NE和NW向应力梯级带交汇部位缓坡带一侧的次级梯级带之上。多重时-空尺度成矿动力学的深入研究,将可能揭示出这种非线性效应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