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291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74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A basinwide 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of the North Pacific is used to identify which location is more efficient for ocean CO2 sequestration in the North Pacific. Four injection depths at each one of fifteen locations are chosen. In terms of effectiveness index (EI) and escape factor (EF), it is clear that the effectivenes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latitude at the end of the 50 a injection period. Sitebysite differences in the EI can be over 9% for the 1 000 m injection depth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at the end of 50 a of continuous injection. The difference is much larger for the 500 m injection. The difference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injection depth. However, the sitebysite difference is small for the injection in the eastern North Pacific. The sequestration is more efficient for the injection in the east than in the west. For the 500 m injection depth, the difference in effectiveness between the west and the east is over 10% at the end of 50 a injection period. The largest concentration of sequestered CO2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injection depth. For the injection in both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North Pacific, the largest exchange flux always appears to be at about 42°N, 150°E, whereas for the injection in the eastern area the large flux appears to be in the equatorial region (120°W).  相似文献   
22.
魏晓宇  刘雪峰 《台湾海峡》2010,29(1):122-127
将1992~2006年15a间影响和登陆闸坡站的热带气旋按照登陆点和移动路径进行分类.研究各类热带气旋在闸坡站引起的风暴潮增水峰值的出现时间与热带气旋登陆点及移动路径的关系,定性分析热带气旋风场结构对风暴潮增水的影响并经过2007年至今风暴潮增水预报过程中的实例检验.结果表明:闸坡站的增水类型与热带气旋的登陆地点和路径关系密切.在闸坡站登陆的东北行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增水多出现在登陆前,其他路径则出现在登陆时或登陆后;在闸坡以西登陆的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增水峰值一般发生在登陆时或登陆后1h以内;在闸坡站以东登陆的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增水峰值一般发生在登陆前10h以上;而其他类型的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增水由于个例较少规律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23.
台风Mindulle变性再发展的特征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2004年台风Mindulle登陆入海再发展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演变特征的分析,发现在台风北移时,冷空气入侵台风低层,台风经历一个变性再发展的过程,台风在高层一直保持暖心结构,并且在台风的西侧形成一个冷锋面结构,而在北侧为一个暖性锋面结构,使得暖空气被迫抬升,冷空气也逐渐包围了台风。冷平流与来自暖海面的暖平流交汇使得暖湿的海面对流加剧。同时高空急流入口处辐散区与台风低压的重合和西风槽的东移,对台风的维持和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我国台风灾害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徐良炎 《气象》1994,20(10):50-55
根据近40年资料,对我国台风灾害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台风灾害发频次高,范围广,程度重,且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季节性特点。  相似文献   
25.
利用天气图、地面自记记录和能量分析,对发生在1984年8月9日的开封全区性大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示出受登陆台风影响产生强降水的环流条件、水汽、能量和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26.
登陆台风及其暴雨的研究取得的进展主要包括登陆台风的结构和强度变化、路径突变、变性过程及其暴雨和大风。  相似文献   
27.
1995年8月广西地区在9504、9505两强热带风暴登陆粤东地区以后,受与其活动相关的涡旋云团接连影响,造成了罕见的次生低涡重大暴雨天气过程(简称9504、9505过程,下同)。从天气学特征分析,两者既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差别。其一为热带辐合带内扰动西移影响,另一次则是高原东南部由极锋锋区扰动而产生的“类西南涡过程”。经过综合分析,可以认为热带气旋登陆后,其伴随着辐合带内扰动云团的强烈发展及不断西移,是桂南局地出现特大暴雨的重要原因,这要在暴雨分析中引起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28.
29.
本文系第九分队罗璋同志根据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所写。文中关于砂咀取样及砂碟与矿层交界处取样以及取样深度等问题,我们认为很有意义,可供同志们在工作中参考;如有不同的看法可以提出意见,共同讨论。 关于重砂取样问题在伊齐克松所著‘地质测量与概要普查时的重砂取样’里已有详细的叙述,但在一些实际问题上并非每个与重砂取样有关地质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的看法都是一  相似文献   
30.
登陆过程中热带风暴"黄蜂"螺旋云带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热带风暴"黄蜂"在登陆过程中逐小时高分辨红外云图上的螺旋云带及其强对流云团的变化规律.从强对流云团发展为主螺旋云带的演变过程中,螺旋云带主要表现为其前端的对流逐渐加强,其余部分逐渐减弱,以及前端的强对流云团总体表现为旋入运动且维持时间较长,而其余部分的云团总体表现为远离中心等的特征.初步探讨了螺旋云带结构变化与风暴强度之间的关系和"黄蜂"在登陆后迅速减弱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