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测绘学   361篇
大气科学   249篇
地球物理   134篇
地质学   181篇
海洋学   8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雷暴云内电场探测仪及初步实验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暴云内的电场探空是了解雷暴电荷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定量了解雷暴云内的电场分布以确定雷暴的电荷结构,本文根据强电场环境中尖端放电原理,制作了尖端放电电流传感器。该电流传感器包括两根长度均为1 m的同轴电缆和一个时间常数为0.1 s、量程±16μА的精密电流放大电路;两根同轴电缆悬空垂直于地面,相对放大电路对称布置,两个尖端的长度为5~6 cm。利用该电流传感器,同时配合温度、相对湿度、GPS等传感器,组成了雷暴云内电场综合探空仪,并于2007年夏天在甘肃平凉地区进行了初步实验。利用雷暴天气条件下的大气平均电场仪与尖端放电电流传感器进行的地面同步观测记录,得出了大气电场—尖端放电电流的拟合关系,发现负电晕放电(尖端为阴极)的阈值电场和正电晕放电阈值电场存在一定差异,且负电晕放电的阈值较低。本文认为这一差异源于正、负电晕放电机制的差异。利用气球携带的电场综合探空仪进行了探空实验,得到了一次空中电场的初步探测结果,在此基础上,对探空路径上可能存在的电荷区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2.
枣庄地区热度日和冷度日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枣庄1958—2006年49年逐日平均气温计算枣庄月、年的热度日(HDD)和冷度日(CDD)。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枣庄平均月热度日1月最大,10月最小;平均月冷度日7月最大,5月最小。HDD长期变化趋势呈下降趋势,趋势系数为-0.62,达到1%的板显著水平,其气候倾向率为-73.15度日/10a,反映枣庄冬季温度为上升趋势,冬季供暖的能源将可能减少;CDD呈上升趋势,趋势系数为0.21,不显著,其气候倾向率为12.58度日/10a,即反映枣庄夏季温度为缓慢上升趋势,夏季空调降温的能源将可能增加;枣庄HDD和CDD年际变化都存在突变现象,HDD的突变点发生在1988年,CDD突变点发生在1993年,与枣庄气温突变点接近;年平均HDD和CDD与年平均气温相关性较好;年代际HDD变化趋势与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呈反位相;年代际CDD与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具有同位相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3.
王彦兵  王聪  赵亚丽  李小娟  余洁  朱琳 《遥感学报》2021,25(10):2083-2094
永久散射体识别是用PS-InSAR方法获取地面沉降数据的关键环节之一,其最佳阈值的设定直接影响PS点的精度和密度。本文基于大数据统计的分析方法——ROC曲线法定量分析和确定PS点识别的最佳阈值。选择3种典型的PS识别方法,绘制每种方法在不同阈值条件下的ROC曲线图,当ROC曲线下面积越大,方法越优。依据最佳阈值位于ROC曲线左上部位的特征,采用敏感度与特异度之和(Se+Sp)最大的方法可定量判定出最佳阈值的取值。在最佳阈值条件下,识别的PS点具有正选率足够高、误选率足够小,PS点的密度足够大的特性。为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以北京龙潭公园地区为PS识别的实验区,用振幅离差指数法、相关系数法,以及两种阈值相结合的双阈值法3种方法进行实验识别PS点,并根据ROC曲线判得3种方法的最佳阈值。研究结果发现:(1)振幅离差TD识别PS点的最佳阈值为0.45;相干系数识别PS点的最佳阈值为0.45;振幅离差TD、相干系数双重阈值识别PS点的最佳阈值(TD,)为(0.50,0.50)。(2)用振幅离差TD和相干系数双阈值法识别PS点,得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62,高于单阈值法,表明双重阈值法识别PS点优于单一阈值的PS点识别方法。研究表明ROC曲线可定量化确定PS点的最佳阈值,而且该方法可进一步推广于GIS空间分析、遥感解译过程中阈值的定量化筛选。  相似文献   
994.
点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GIS空间分析中的基本内容。通常可通过计算两点或点到线的距离来加以判断。然而,由于点及线都不可避免的存在定位误差,使得点与点或点与线即使相互重合,其间的距离也不一定为零。对此常规的应用软件均采用设定阈值的方法加以判断。因此应用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估计了间距计算的中误差,给出了判断点线关系阈值大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95.
多阈值和神经网络卫星云图云系自动分割试验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卫星云图自动分割是实现卫星云图云系自动识别的基础.选用1992~1994年和1997~1998年夏季有典型天气系统的177幅GMS红外云图建立了云系模型库, 云系分类样本3079个, 包含16类云系, 云系分割样本2764个.利用云系分割样本集进行神经网络试验, 训练集为从32幅云图中抽取的484个样本, 测试集为从145幅云图中抽取的2280个样本, 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正确率达到98.8%, 测试正确率为86.4%.用1997年7月18~21日和1998年6月15~17日的两组卫星云图做自动分割应用试验, 结果经专家判识, 正确率达到90%以上.本文的工作表明:用多阈值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方法对卫星云图进行云分割在实际应用中是可行的. 卫星云图自动分割系统的输入是GMS红外云图, 输出是分割出的每一个云区, 同时还包括云区的边界链码、起始点、周长、面积, 并保留了原始图像数据.在下一步的云系识别过程中, 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云系分类识别试验.  相似文献   
996.
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SAR图像斑点噪声滤波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多分辨率小波分析的理论,分析了SAR图像经多分辨率小波分解后生成的系列子图像中信号与斑点噪声能量分布特性及其信噪比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新的小波域斑点噪声的滤波算法,该滤波算法阈值取决于各细节子图像的序列长度、方差及其所在的层次,并采用真空SAR数据和模拟加噪图像进行了试验。 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噪声抑制和较好的边缘、细节保护能力及目视效果。  相似文献   
997.
SAR图像船行尾迹检测的Radon变换和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世庆  金亚秋 《遥感学报》2001,5(4):289-294
该文提出了一种由Radon变换与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检测船行尾迹的算法SWDRM(Ship Wake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Radon transformation and Morphologic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算法特点是:在Radon空间进行处理后,得到逆变图像,通过图像后处理,可得到二值图像,以用于尾迹自动检测,对海洋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EASAT SAR)图像及模拟乘性斑点噪声中舰船尾迹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SWDRM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能够适应不同水平的噪声环境,同时对阈值系数和工作窗口宽度的选择范围都比较大,在一定的噪声水平范围,给定阈值系数后,得到近似于恒虚敬率的检测结果,结合图像后处理,可得到二值图像用于自动尾迹检测。  相似文献   
998.
在带有线性反馈的统计-动力气候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统计-动力气候模式。该模式的实质是用逐段线性化的统计-动力气候模式来描述气候系统的总体非线性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更客观地预测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999.
提出了一种用信息量度来对图象进行阈值化处理的方法。该方法把原始图象看成是由两个模糊集合组成,而图象中各灰度级对两集合的隶属度则分别在(0.1)之间,且依赖于该 度级的发生频率和它到所选阈值T的距离。最后,考虑到图象的语义内容,还给出了该方法的一个扩充。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