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17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81.
高温燃烧法测定海水中的溶解有机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997年5月在莱州湾,1997年7月在东海,1997年11月在胶州湾采集了海水样品,高温燃烧法测定了这些水样中的溶解有机碳浓度,了系统空白和标准曲线的选择对高温燃烧法测定结果的影响,并与紫外/硫酸钾法的测定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82.
沙地秸杆覆盖蓄水保墒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安 《中国沙漠》1995,15(3):261-265
本文研究了山东禹城沙地秸秆覆盖土壤蓄水保墒的节水途径和效果。结果表明:秸秆覆盖的沙地有效水分提高5-8%,并以麦秸覆盖350ks/亩蓄水保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83.
以MODIS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通过ENVI软件数据处理,优化火点识别算法和提取流程,提取区县范围内的秸秆焚烧火点,并通过多年数据对比,分析秸秆焚烧点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特征.试验表明,MODIS数据能有效地提取火点,为秸秆焚烧管控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4.
采用哈尔滨市2020年秋收季开始至2021年春耕季结束的VIIRS SDR 742 m分辨率下的第5、7、11波段反射率产品和13、15、16波段亮温值产品,分析火点像元亮温特征及与背景亮温的偏差来提取哈尔滨市秸秆焚烧火点信息,对VIIRS卫星影像数据提取算法进行验证,同时对火点监测算法监测到的哈尔滨市秸秆焚烧火点进行时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此算法监测率较高,可以为监管部门提供重点有效的监测信息,提高对重点区域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285.
将炸药爆炸燃烧所产生的高压气体作为气源,对气囊系统进行快速充气,利用充盈气囊所提供的浮力可完成对水下沉物的打捞。爆炸充气气囊是一种新型水下打捞作业器材,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功能、性能特点和实际应用情况等,对于救捞工程作业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6.
秸秆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秸秆覆盖度(CRC)的遥感估算可以大范围、快速地获取地面秸秆覆盖信息,对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Sentinel-1 SAR影像和Sentinel-2光学影像分别构建了雷达指数与光学遥感指数,结合吉林省梨树县春秋两期实地采样数据,探究遥感指数与玉米秸秆覆盖度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提升玉米秸秆覆盖度的估算精度,结合雷达指数与光学遥感指数,采用最优子集回归的方法建立玉米秸秆覆盖度的估算模型,完成研究区的玉米秸秆覆盖度估算制图。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分区建模可有效解决土壤异质性问题,提升反演精度。各遥感指数在秋季高覆盖时期的表现均优于春季低覆盖时期。STI和NDTI指数在光学遥感指数中表现最好,R2分别为0.701和0.697,而在雷达指数中,基于余弦矫正法的γVH0指数与实测CRC的相关性最高,R2为0.564。结合雷达指数与光学遥感指数能够有效地提高秸秆覆盖度估算精度,在最优子集回归法下基于结合指数构建的回归模型最优,R2为0.799,RMSE为13.67%,达到了较高的精度。研究结果为秸秆覆盖度估算的精度提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87.
近年云南春季的大气污染问题凸显,成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阻力。本文基于地面监测和卫星遥感数据,分析了2018~2021年春季云南空气质量变化,并研究了气象要素和境外生物质燃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近4年全省春季污染物超标262 d(含6 d重污染),占全年91.3%,滇南高达96.8%;污染集中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2019年污染最重,2021年次之,但优天减少良天增加明显,2020年尽管污染物浓度最低,但发生6 d重污染;空间分布表现为滇南远高于滇中和滇北,且西双版纳最高,占总超标天数的27%,但臭氧(O3)滇西南和滇中最高,以普洱为首;超标天的首要污染物仍以PM2.5为主,但2018和2019年O3占比略高于PM2.5。总体PM2.5和O3存在显著的正协同效应,高臭氧促进PM2.5二次生成。PM2.5和O3污染发生都与西南风和少降水密切相关,叠加中高温、中低湿加剧O3污染发生,叠加中高温度和湿度易导致PM2.5超标;叠加中高温度和中等湿度,易形成O3  相似文献   
288.
农村秸秆焚烧常造成灰烬飞扬,烟雾迷漫,形成空气污染.常规的秸秆焚烧监测难度较大.本文介绍了河南省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秸秆焚烧监测业务、服务的方法,包括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秸秆焚烧火点的基本原理,以及秸秆焚烧火点遥感监测业务服务的流程、相关业务服务系统的组成及服务方式等.  相似文献   
289.
刘颖  朱君 《气象科技》2022,50(6):878-884
利用青藏高原拉萨(Lhasa)和珠峰(QOMS_CAS)站点地基CE 318太阳光度计观测数据,研究了2012年4月2日至4月5日一次生物质燃烧输送对青藏高原气溶胶光学和辐射特性的影响;并结合卫星遥感产品以及后向轨迹模式分析了本次生物质燃烧输送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本次气溶胶污染期间Lhasa和QOMS_CAS站点的主要气溶胶类型变为生物质燃烧气溶胶,气溶胶粒子的消光性增大(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增大,Lhasa和QOMS_CAS站点AOD最大值分别为0.4和0.29),尺度减小(消光波长指数(EAE)>1.5),吸收性增大(吸收波长指数(AAE)>1.3),细模态粒子体积浓度增大,而细模态粒子峰值半径减小。气溶胶辐射强迫表明此次输送过程使得Lhasa和QOMS_CAS站点的气溶胶对大气顶和地表的降温作用增强,对大气的增温作用也增强。生物质燃烧输送的可能来源为南亚的印度东北部,尼泊尔与不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