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6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356篇
测绘学   224篇
大气科学   449篇
地球物理   193篇
地质学   491篇
海洋学   174篇
天文学   85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13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利用濮阳、三门峡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及云图、自动站等资料,分析了2006年6月28日河南省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濮阳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明显特征为弓形带状回波,对应径向速度上为一条明显的辐合线,强降水回波带和此中尺度辐合线位置吻合;三门峡新一代天气雷达显示,洛宁冰雹的组合反射率达65dB z,回波顶高达14~17 km,垂直液态含水量达55~65 kg.m-2,径向速度产品显示有中尺度气旋,以上特征早于降雹30 m in左右出现。  相似文献   
962.
利用23.8GHz和31.65GHz双频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结合卫星云图、雷达、探空和自记雨量计等资料分析了2005年4月在河南新乡观测的不同云系影响时大气垂直积分含水量(V)和云中液态含水量(L)的演变特征,对4月8日低槽云系影响时V、L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双频辐射计对空中水汽和液态水反映灵敏,不同天气背景时对应有不同的V、L值分布。云液水含量L的变化与云量的增减有关。降水开始之前,水汽含量V值有明显波动,液态水含量L值也有明显增加,一般增大到0.4mm时即出现降水。这些现象对降水开始有指示意义,可预测云系正处于降水产生的阶段,可应用于人工增雨作业。此外,根据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分析了大气水汽、云液水和地面降水之间的定量关系,云中液态水仅占汽态水的8.7‰左右,落回地面的降水占空中水汽量的18%左右。  相似文献   
963.
河南省层状降水云系中尺度结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5),结合实况资料,对2002年4月4-5日河南春季一次层状降水云系的中尺度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与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4月4日08时-5日20时之间,850 hPa低涡与中高空低槽相配置,形成大范围具有非均匀性结构特征的云系.模式模拟出降水中雨核的产生、发展、消散,雨核所在处云系有水平尺度在几十至100 km之间的柱状结构,对应云系组合为:高层主要由冰晶组成,中层由冰相粒子和液水混合组成,低层为液水层,并伴有强烈的上升气流,雪和霰对雨水形成的贡献较大.模式还揭示了850hPa中-β尺度低涡和水汽输送对雨核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964.
机载微波辐射计云中含水量的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谷  雷恒池  李燕  岳治国  张晓庆  高蓓 《高原气象》2007,26(5):1105-1111
通过对2003年4月18日在延安地区用单波长(0.95 cm)机载微波辐射计探测到的层状云云中液态水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层状云中的过冷水平均含量为0.0171 g.m-3。分析其变化,发现云中垂直向的液态水存在高值区,这一区有助于人工引晶催化增雨(雪)作业,有利于冰晶的增长,可提高人工催化作业的效果。与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MS)及地面711数字化雷达的探测结果进行比对,机载微波辐射计和PMS粒子测量系统的探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在垂直区域的探测上比PMS粒子测量系统更具有代表性;与711数字化雷达的探测结果也吻合。  相似文献   
965.
田世君  陈俊  皮亦鸣 《测绘学报》2007,36(3):274-278
针对高动态GPS定位系统的特点,引入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高动态GPS定位系统滤波算法。借助于移动目标的速度矢量模型建立了系统状态方程,论文给出了标准的卡尔曼滤波算法模型,重点讨论了粒子滤波算法在高动态GPS定位中的应用,详细描述了算法的推导过程。对算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当GPS接收机作大范围机动或GPS信号受到干扰时,粒子滤波要优于标准的卡尔曼滤波。  相似文献   
966.
土体的大变形流滑导致了许多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土体的大变形流滑特性。其中,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是常用的模拟方法之一,但SPH方法的粒子特性导致其计算时间过长,影响了在工程地质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对此,本研究基于SPH方法的基本原理、非牛顿流体理论和等效黏度概念,提出了适用于土体大变形流滑分析的三维SPH仿真模型。结合OpenMP并行计算原理,实现了SPH算法的并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土体流滑模型试验进行了二维和三维分析,得到了滑动距离、滑动冲击力和冲击力峰值等动力学参数,分析了计算维数和边界条件对流滑特性的影响机制。通过不同线程数下计算时间的对比,获得了计算效率随线程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证明了本文的OpenMP并行优化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显著降低了三维SPH模拟的计算耗时,对工程地质数值方法的效率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67.
以张家湾包气带水盐运移试验场灌溉试验资料为依据,运用土壤水分能量观点,分析了灌溉条件下包气带水分运移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灌溉量下包气带水分运移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以及灌溉水明显运移到达的深度;在一定灌溉量条件下,灌溉后地下水位上升微小,灌溉补给地下水量较小,并通过非饱和水流达西定律计算了向下入渗补给量。  相似文献   
968.
颜金彪  吴波  何清华 《测绘学报》2021,50(5):675-684
反距离加权插值(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的精度受到空间邻近度、距离衰减系数及最邻近点数等多个参数共同的影响.然而,目前的IDW插值算法大多仅考虑单参数的调优,或对各参数独立调优,难以实现插值模型的整体优化.此外,传统的IDW插值算法没有顾及各向异性对空间邻近度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顾及空间各向异性的多参数协同优化IDW插值算法(PIDW).首先,引入距离调节参数以及方向参数,将经典各向同性的欧氏空间距离扩展为各向异性的"椭圆"距离;然后,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最邻近点数、距离衰减系数、距离调节及各向异性方向的多参数进行协同优化,获得插值精度的偏差与方差在全局意义下的满意解.试验采用两个不同尺度的空间数据验证了PIDW算法的插值效果,结果表明本文的插值算法能够显著地提高各向异性环境下IDW插值算法的精度.通过与经典的IDW及其改进算法的IDW、普通克里金及顾及各向异性的普通克里金算法的比较分析,进一步证实了PIDW具有较好的插值效果.  相似文献   
969.
程渊  李玉霞  李凡  何磊 《遥感学报》2021,25(4):941-951
土壤水分在地表动植物生存、大气—地表间的能量和物质循环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对水循环、气候变化、农业监测、生态环境、地质灾害等应用指标的大面积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土壤类型、土壤结构条件、地形特征、植被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土壤含水量的分布存在空间异质性特点,对较大区域(例如流域尺度)的土壤水分分布进行监测仍然十分困难。本文以闪电河流域为例,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反射率数据反演得到植被指数,并以相关植被指数VIs (Vegetation Indices)、地表温度LST (LandSurface Temperature)数据为输入参数,实测土壤水分数据为期望输出参数,发展了一种基于极端随机树的土壤水分反演方法。考虑到地表温度的不易测量性以及对区域土壤湿度监测的需求,本文使用短波红外转换反射率STR (Shortwave Infrared Transformed Reflectance)代替LST建立极端随机树模型,反演了覆盖闪电河流域的2°×2°区域的土壤湿度图。实验结果表明:(1)输入参数使用LST时,基于极端随机树的土壤湿度反演模型表现较好,其均方根误差为0.054 m~3m~(-3),相关系数为0.69,预测精度优于其他模型(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2)输入参数使用STR时,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0.060 m~3m~(-3),相关系数为0.66,使用STR代替LST进行大面积土壤湿度预测具有可行性,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能够满足一般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970.
梁雪剑  张晔  张钧萍 《遥感学报》2021,25(11):2283-2302
深度学习在高光谱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应用不断深入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图像分类达到了较高的分类精度。目前的分类模型多利用高光谱的图谱特征,但对光谱的诊断性特征及先验信息利用不足,对空谱特征提取过程难以实现有效协同,因而导致分类类别即类内分类不够精细。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以多标签数据为输入的共生神经网络模型,在高光谱图谱特征提取的基础上融合光谱诊断特征,实现相对含水量反演及精细分类。首先,通过构建一种新的红边斜率光谱指数实现高光谱图像相对含水量的表征,利用本文提出的自适应分级算法完成相对含水量反演并建立对应的等级标签,与地物种类标签共同构成多标签高光谱数据集。然后,构建共生神经网络架构及内部变维特征提取模块,利用多标签数据提取高光谱图像中空间、光谱和相对含水量的融合特征,提高深度模型对不同含水量地物的区分能力和对所提取特征的协同表达能力,降低模型的复杂度与计算量,完成基于多标签数据集的相对含水量反演引导分类的过程,在扩大传统类间距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类内距离,从而实现高光谱图像的精细分类。最后,使用实验室采集数据和4个公开的高光谱数据集Lopex、Indian Pines、Pavia University和Salinas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红边斜率光谱指数可以有效表征地物的相对含水量信息;相对含水量反演引导的分类模型对类内分类精度有较明显的提升,对总体分类结果有一定的改善;与其他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分类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取得了较好的分类结果,提高了深度分类模型的分类性能和精细程度,实现了精细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