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测绘学   209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125篇
地质学   221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91.
粗糙裂隙水、气两相流相对渗透系数是岩体工程多相渗流以及水力耦合分析的重要参数。从粗糙裂隙的细观结构出发,基于毛细吸持理论和立方定理,提出了粗糙裂隙水、气两相流相对渗透系数模型。通过与具有不同空间分布的粗糙裂隙水、气两相流试验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进一步验证理论模型对不同粗糙程度裂隙的适用性,基于SRAM与Invasion Percolation模型,提出了粗糙裂隙的开度分布生成以及水、气两相流数值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表明理论模型与数值数据基本吻合一致,且优于X模型、V-C模型以及Corey模型。  相似文献   
792.
为了进一步理解粗糙床面阻力效应,减小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测试中的不确定性,依据风沙风洞测试的3类粗糙元(细高粗糙元、孔隙粗糙元和粗矮粗糙元)覆盖的39个粗糙床面在不同自由风速下的风廓线数据,提出了风廓线统一对数区的概念并得出以下结论:粗糙床面风廓线统一对数区范围约在0.1~0.3 h至边界层顶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是变应力层内床面对气流阻力效应的垂向平均;在统一对数区内拟合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垂向变异分为先增后减型(概率为71%)、减小型(20%)和增加型(9%)等类型,而采用统一对数区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可以避免垂向变异带来的不确定性;统一对数区的无量纲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随粗糙元密度以幂函数形式增加的特征,进一步表明该指标能更好地表征粗糙床面对气流阻力效应;尾涡流风廓线统一对数区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约为街流区1~5倍,表明街流区风廓线统一对数区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是模拟跃移起动更合适的参数。  相似文献   
793.
城市GPS控制网长度变形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华  刘政  赵旭  黄丁发 《测绘通报》2007,(8):33-35,39
以成都市GPS控制网改扩建工程为实例,分析成都市GPS扩建网的长度变形分布规律,着重阐述长度变形的处理方法,提出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分带的思想,将整个控制网分为三个投影带:东带、中带和西带,这样既保证了成都市中心城区历史资料的延续性,方便各区县控制成果的使用,又满足了城市测量规范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794.
The high phenotypic plasticity in the shell of oysters presents a challenge during taxonomic and phylogenetie studies of these economically important bivalves. However, because DNA can exhibit marked differences among morphologically similar species, DNA barcoding offers a potential means for oyster identification. We analyzed the complete sequences of the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 (COI) of five common Crassostrea species in China (including Hong Kong oyster C. hongkongensis, Jinjiang oyster C. ariakensis, Portuguese oyster C. angulata, Kumamoto oyster C. sikamea, and Pacific oyster C. gigas) and screened for distinct fragments. Using these distinct fragments on a high-resolution melting analysis platform, we developed an identification method that does not rely on species-specific PCR or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d is efficient, reliable, and easy to visualize. Using a single pair of primers (Oyster- COI-1), we were able to successfully distinguish among the five oyster species. This new method provides a simple and powerful tool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oyster species.  相似文献   
795.
介绍了公路设计与施工测量中,由于投影引起的长度变形与实地平距不一致,超出规定时,利用坐标投影边长归化数学转换关系,建立独立坐标系,并确保独立坐标系与原设计比例尺的图件及数据融合,达到"一张图"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96.
地形不规则三角网(TIN)可看成是粗糙的地形表达近似值,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了两种切片算法近似计算地形上一点的可视域,通过分析影响可视域误差的因素,对切片算法进行了优化,给出了实现过程。结合实际地形TIN数据,利用一种精确算法,在误差测度和运行时间上与优化前后的两种切片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是优化后的旋转切片算法明显优于其他近似可视域算法,而且在限定的误差范围内,运行效率高于已知的精确算法。  相似文献   
797.
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地近地层湍流温湿特征及总体输送系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简称SACOL站)2008年夏季晴天近地层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SACOL站近地层湍流温、湿统计特征,确定了大气动力学和热力学粗糙度长度,讨论了总体输送系数随大气稳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气层结不稳定条件下,无量纲温度和比湿脉动方差与稳定度Z/L之间均满足-1/3次规律;大气层结稳定条件下,温湿脉动方差总体趋势是随大气稳定度增加而减小。水汽通量全天大于零,最大值为0.063 g·m-2·s-1,地表日平均蒸发量为1.9 mm。中性条件下,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地动力学粗糙度长度为6.6×10-3m,热力学粗糙度为1.85×10-5m。大气层结不稳定条件下,CD平均值为4.4×10-3,CH平均值为3.9×10-3;中性条件下,CD和CH平均值分别为4.2×10-3和2.8×10-3;层结稳定条件下,CD平均值为3.1×10-3,CH平均值为2.1×10-3,表明总体输送系数随稳定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798.
进入8月,北半球正值三伏天,暑热难耐。不过,对天文爱好者来说,也就意味着在山野里观测不至于受冻了,准备一些稍微厚一些的衣服就能够扛上大半夜。8月的黑夜长度比6、7月长7不少,且对于学生爱好者而言,不用上学的暑假是当之无愧的进行天文观测的最佳时节。夏夜星空非常壮丽,一条明亮的银河横贯天际,各种漂亮的深空天体隐匿其中。  相似文献   
799.
粗糙表面对雷电水平电场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分形方法模拟了粗糙陆地表面和海陆交接复杂表面,并通过Barrick提出的等效表面阻抗法和Cooray-Rubinstein(C-R)近似算法,计算了不同粗糙表面情况下的雷电水平电场。进而分析了粗糙陆地表面和海陆交接复杂表面对水平电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雷电水平电场沿粗糙陆地表面传播时,陆地表面的粗糙程度对电场影响很大,且随着粗糙度的增加,雷电水平电场的初始峰值会逐渐减小;当水平电场沿海陆交接复杂表面传播时,陆地的粗糙度对水平电场影响较大,而海浪起伏程度对电场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00.
与矿有关的地质变量以及有利成矿变量的分析一般是以地质研究为基础,传统地质分析方法与数学统计方法相结合.西藏尼木岗讲矿区前人已有许多研究,但多以地质分析为主.采用定量地学方法中的信息量法和地质特征向量长度分析法直接对原始样品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前人地质分析结果,总结与矿有关的地质变量及成矿有利因素.对比2种方法的结果发现,信息量法考虑的只是与矿关系密切的因素,只考虑质而不考虑量;地质特征向量长度法在考虑质的基础上还考虑了量,有质但是没有量的变量不具有代表性,不能算作与矿关系密切的变量.最后分析得出:研究区为斑岩型铜钼矿,铜矿与二长花岗岩关系密切,岩体多含斑,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与矿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有黑云母化、钾化和硅化,其中黑云母化与铜矿体关系最为密切,钾化和硅化最为发育,蚀变程度较强一强时成矿性较好,岩体矿化主要为黄铜矿化和辉钼矿化,孔雀石化虽出现频率较低,但相对上述2种矿化含矿率较高,根据张庆松等人研究表明,孔雀石化为后期次生氧化富集时产生,为铜矿有利成矿标志,矿石多为星点状、浸染状、细脉状构造,其中浸染状和细脉状构造的矿石含矿率较高,为铜矿有利成矿变量,粒状构造和薄膜状构造的矿石在研究区较少见,但含矿率很高,也可作为有利成矿变量.研究区钼矿为伴生矿体,与矿关系密切的变量与铜矿大致相同,辉钼矿化相对于黄铜矿化更有利于钼矿成矿,矿石构造零星状、团块状也与钼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