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97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442篇
海洋学   46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2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将流的标准化变差度概念应用到各年南海夏季风建立研究中去,并用其作为大气环流调整的客观定量指标。用该指标定义的南海夏季风建立的预兆日期与用传统天气气候学方法确定的南海夏季风的来临日期,在绝大多数具体年份两者均很接近,故可作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先兆指标。但有一些年份,南海季风的建立不伴随着低空环流的突变过程,两种方法都可能不准确,可靠的方法也许是用场相似度作指标。此外,南海夏季风建立前,对流层顶和平流层下层就出现了环流调整,该调整为南海夏季风建立打下基础,而南海夏季风爆发则表现为低空环流的大调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是高、低空全球大气环流发生显著调整的结果,并非限于南海范围局部,南海夏季风建立不能看作是发生在南海的局部现象。  相似文献   
52.
推导了估计地震双力偶(DC)源三维空间旋转角的新的简化公式。导出公式的复杂性依赖于所需角度估计的准确性和期望解的完备性。该解比本人1991年根据四元表示提出的算法简单。我们讨论了两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这些新的表达式可以写成数行计算机代码,从而可对不同方法得到的双力偶解及地震震源机制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别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3.
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和强度的短期气候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何敏  许力  宋文玲 《气象》2002,28(10):9-14
利用合成及相关统计方法,研究冬季南海季风指数与850hPa风场、500hPa高度、海表温度、OLR等环境场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可能机制。指出冬季南海季风指数及环境场的异常特征可以作为预测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前兆信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预测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和强度的概念模型,1998-2001年的预测试验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54.
长沙天都大厦工程围护墙先后采用2套方案施工,实践证明,采用高压旋喷单管双液分喷法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容易,施工速度快;桩间搭接严密,固结体强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尤其在处理软弱地基、基坑支护和止水工程中显示出有效性、可靠性和优越性。该方法再经进一步完善,将具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5.
黄林初 《湖南地质》2002,21(1):61-64
广东花都市新世纪大厦是一座29层的四星级宾馆,其场地素填土、第四系冲积层分散、基岩溶沟、溶槽发育,第四系孔隙水与基岩岩溶裂隙水通过导水天窗发生水力联系。大厦地基处理工程是项大型的复杂岩土工程,采用高压(30-38MPa)旋 喷双液分喷法处理后,对施工的2653根桩进行了雷达扫描,检测结果桩身质量良好,桩体分布均匀;抽样291根桩的小应变检测亦表明,桩身完整,桩体密度、单桩与桩土复合地基的允许承载力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35个点的19次沉降观测,大厦基础9个月累计沉降0.965-0.892mm,符合规范要求;设计方和建设方对大厦地基加固工程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水平旋喷成拱工艺,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旋喷的影响,并采用该方法在鞍子河电站成功地进行了工程施工,为软弱地层隧道预衬砌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57.
断层旋性与地震危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增建  吴瑾冰 《地学前缘》2001,8(2):247-252
文中以“平行同旋走滑断层减震”的观点论证了兰州、北京、昆明这些位于强震活动区的大城市今后百年内不会发生 6 .5级以上地震。以“平行异旋走滑断层加震”的观点解释了西南棱形块体北边界和南边界在发生大震方面相互促进的现象。对于由构造分段求震级来说 ,在遇到不同的横交断层作为分段点时 ,还需考虑将来发震时始破裂点的位置以及发震断层的旋性 ,不然就会造成对震级估计不足 ,继而成为抗震建设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在主震后为了预报余震的强度 ,可应用物理学中的科里奥利力理论 ,应用时必须知道断层类型和旋性。对于走滑断层来说 ,左旋余震弱 ,右旋余震强。例如 1997年藏北玛尼 7.5级地震 ,余震仅为 5 .3级 ,震级偏小 ,因主震为左旋的缘故 ;1976年唐山 7.8级地震 ,余震可达 7.1级 ,因主震是右旋。对于逆断层来说 ,上盘错动方向在当地子午面左侧者余震强度大 ,在右侧者余震强度弱。据此讨论了 1999年台湾南投 7.6级大震余震强度达 7.1级是因为主震为逆断层 ,上盘向西错动。  相似文献   
58.
国内外水平旋喷注浆加固技术的应用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国内外水平旋喷注浆技术的发展概况、设备的发展趋势。此项技术及相关配套设备的开发成功,为我国岩土工程加固又添一新手段。水平喷注浆加固技术在隧道预支护的成功应用,为进一步推广此项技术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59.
采用15年(1978年4月-1992年12月)经纬网格为1度的地球静止卫星5天平均高云量资料对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地区的夏季风季节循环、爆发和撤退日期进行分析。对上述资料的分析表明,用平均高云量大于30%的区域能定义热带对流区(ITCZ)云的季节循环。11月与ITCZ相联系的高云区在爪哇和新几内亚北部增强,随后12月-1月这些高云区向印度尼西亚东部和澳大利亚区域扩展。  相似文献   
60.
简便实用的GPS网平差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数值微商求偏导数的方法,从而使GPS网平差的计算模型非常简洁,选用平面坐标和大地高作为平差参数,可以方便地简化为平面网或高程网,加入地面归心数据和常规观测变得十分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