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1篇
  免费   756篇
  国内免费   860篇
测绘学   429篇
大气科学   801篇
地球物理   371篇
地质学   1803篇
海洋学   464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270篇
自然地理   26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4篇
  1964年   3篇
  194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在信息化测绘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缩短更新周期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航测内业进行立体测图生产时,需要空三加密成果用于立体测图等后续工作。但由于项目时间紧迫,外业像控测量需要一定的时间。介绍Mapmarix软件的二次定向功能,提供了一种没有外业控制点或基于粗略的空三成果先进行立体测图,待获取正确的空三成果再对矢量文件进行纠正的方法,并在实际生产中证实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氟利昂R12及其替代物R134a在B3LYP/6-311G++(d,p)基组水平上进行结构优化和特征光谱计算.首次在该高精度基组下优化得到了R12和R134a的键长、键角和二面角等分子构型参数,且通过进一步的计算,得到了这两种分子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其中R12红外光谱的计算结果与美国国家标准局数据库(NIST)提供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说明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另外通过从头算CIS方法对能量进行计算,得到了R12和R134a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计算结果可为进一步保护大气臭氧提供有用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43.
李育  刘媛 《地理学报》2016,71(11):1898-1910
为了探讨中国长时间尺度湖泊时空演变规律和潜在的驱动机制,本文在柯本气候分区和中国季风—非季风区的划分基础上,对中国34个有明确数据的典型湖泊运行CCSM 3.0气候模拟系统和水量能量平衡模型模拟其水位变化,同时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中国按水汽输送划分的季风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末次盛冰期以来中国湖泊演化主要受千年尺度大气环流的驱动影响,在各个柯本气候区内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末次盛冰期以来,在季风区中国湖泊演化主要有早中全新世湖泊水位相对较高以及末次盛冰期和早全新世湖泊水位均较高2种演变规律;在东亚干旱区主要有中晚全新世期间湖泊水位相对较高以及末次盛冰期和中全新世湖泊水位均较高2种演变规律。本文为中国过去气候变化及湖泊演化机制研究提供新的证据,同时为人类全面认识末次盛冰期以来湖泊水位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44.
以感官评分、细菌总数、pH、挥发性盐基氮(TVB-N)等作为其保鲜效果的评价指标,研究混合分子质量的壳聚糖结合臭氧杀菌处理对罗非鱼片4℃冷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分子质量壳聚糖结合臭氧水杀菌处理能减少罗非鱼片的菌落总数并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减缓pH的变化,保持罗非鱼片的感官品质,延缓TVB-N值的升高,延长罗非鱼片的保鲜期,其保鲜效果优于单一分子质量的壳聚糖。  相似文献   
945.
对流层臭氧(O_3)作为最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对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指标有着重要影响;并通过作用于陆面植被间接改变全球和区域的碳循环以及气候和环境。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对流层臭氧影响陆面植被的观测事实,主要包括其对光合作用、气孔导度、叶面积、生物量、产量等方面的影响;归纳和分析了常用的O_3暴露指数(ozone exposure index)和O_3影响植被的参数化方案的优缺点;并介绍这些参数化方案应用于生态模式和地球系统模式,模拟O_3通过作用于陆面植被对碳、水、能量通量和状态的影响。最后探讨了O_3影响植被在观测、参数化方案及其模拟应用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6.
采用SLIMCAT化学传输模式以及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1997和2011年北极地区平流层臭氧异常偏低事件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997和2011年3月北极地区大气臭氧柱总量(TCO)异常值都达到了约-80 DU,并且在30-200 hPa(中下平流层)区域的大气臭氧柱总量异常约占整层大气臭氧柱总量异常的80%。分析表明发生在这两年的极端臭氧偏低事件均可能是由于上一年冬季的拉尼娜事件导致上传的行星波减少,使得北极极涡加强,平流层温度异常偏低,生成了更多极地云,引起更强的臭氧化学损耗导致的。对比这两年的大气臭氧柱总量变化发现,2011年的柱总量减少得更快。2011年北极地区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TLS)区域臭氧下降要明显强于1997年,其主要原因应该是2010-2011冬季的拉尼娜活动更强,北太平洋海温更高,进一步减弱阿留申低压和平流层波活动。这导致2011年极涡温度异常偏低更强烈,形成了更多的极地平流层云甚至出现了第二类极地平流层云,最终加速该年春季的臭氧化学损耗引起的。  相似文献   
947.
基于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的中国冰川高度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基于第二次中国冰川编目数据,计算和分析中国西部各个山脉冰川面积随高度分布特征、冰川平衡线高度场的分布规律和积累区比率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 各个山脉冰川面积随高度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冰川最大面积所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与冰川分布高度差的比值可以作为描述冰川面积随高度分布的形状参数;② 平衡线高度的分布特征受气候和地形影响,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由东向西逐渐升高;西北和南部高大山脉边缘比较密集,青藏高原内部比较稀疏。③ 冰川积累区比率的分布特征与水汽、地形和物理冰川属性有关。各大山脉外侧和海洋型冰川区积累区比率较小(<0.5),山脉内侧及高原内陆地区和极大陆型冰川区的积累区比率较大(>0.7)。  相似文献   
948.
针对卫星钟差呈现出非线性、非平稳变化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卫星钟差预报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完全重构、近似平移不变性和较好的方向选择性等优良特性,首先把钟差时间序列分解成具有不同频率特征的分量,然后根据各分量的特点构建高频和低频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进行预报,最后将各分量的预报结果进行叠加得到最终的预报值。以IGS提供的钟差数据为例进行试验,并与单一的灰色模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对于较长时间的钟差预报也能保证较好的预报效果,应用于卫星钟差预报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949.
系统地分析了137°E断面温、盐度的多年变化,主要结果为:(1)137°E断面100m层温度,在低纬度海域于某些年份出现异常低温,此现象可能与厄尔尼诺事件有关;指出棉兰老冷涡的存在是造成该断面于6°~8°N附近出现低温的主要原因。(2)厄尔尼诺期间,冬季137°E断面上28℃等温线所在纬度小于其多年平均值。(3)冬季137°E断面上次表层高盐水可划分为强型、次强型、中等型和弱型4种类型。  相似文献   
950.
随着全球变化问题研究的深入,末次冰期一系列数百至数千年时间尺度的气候突变事件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快速引起了广泛重视,对300ka特别是近130ka以来气候波动事件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古气候研究的热点,也是进展最快的研究主题之一,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