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7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1103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2365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107篇
海洋学   896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5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92.
张贤根 《水文》1992,(4):59-61,54
  相似文献   
193.
非常定自适应网格模式在台风路径数值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卓  曾庆存 《大气科学》1995,19(3):301-308
本文将作者在前文中介绍的非常定自适应网格模式用于台风路径的数值预报。由于自适应网格在台风中心附近安排了较密的网格,有效地提高了网格的分辨率,使得台风环流的结构在预报48小时以后仍能保持,其预报的路径与实况相比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94.
台湾岛地形对台风移动路径的作用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哲贤  陈联寿 《大气科学》1995,19(6):701-706
本文用一个β平面准地转正压模式实施了九组试验,研究台湾岛地形对台风移动路径的作用。初始场系根据SPECTRUM和TCM-90期间加强观测资料确定。结果表明:台湾岛地形的引进会使台风路径向右偏移;地形使台风环流的最大风速区向台风中心方向推移,造成台风环流空间尺度减小,这个结构的变化是路径右偏的一个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95.
9417号台风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MS-4红外卫星云图、日本数值预报传真图和常规天气图资料,对1994年8月23日至24日出现在我省鲁东南和半岛地区的一次台风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这次暴雨过程中,共有6个中尺度对流云团生成和发展,云顶温度与地面降水强度有一定的对在关系.研究了产生这次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和中尺度对流云团生成和发展的热力、动力机制。强调指出,台风低压倒槽或台风低压演变成的温带气旋中的暖锋激发中低层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中尺度对流云团,造成大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196.
使用基础力学理论的推导方法,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台风模型。该模型可预测台风的最大风速和总动能。并通过两个实列的测算与比较,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有一定的预言价值。  相似文献   
197.
文章通过热带气旋运动(TCM-93)小型外场试验期间两次飞行研究了镶嵌在台风Robyn环流中的一个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此MCS最初形成在台风中心北面,但通过位于Robyn与北侧的副热带高压脊之间的强盛中层偏东风很快向西平流移动。与MCS出现的同时,台风由向西西北移动转为向北缓慢移动。本文研究MCS的结构以便分析台风Robyn移动的改变是否与MCS的对流层中层涡旋环流有关。  相似文献   
198.
申高航  高安春  李君 《气象科学》2020,40(1):106-113
在2019年台风“利奇马”台风暖区、台风与西风槽相互作用区及西风槽影响区分别挑选4个极端强降水中心,利用各站连续观测分钟雨滴谱资料和分钟降水资料,分析了不同站点和不同降水时段的雨滴尺度谱、雨滴速度谱、雨滴尺度—时间谱和雨滴速度—时间谱特征,研究了雨滴谱特征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4个降水中心的雨滴尺度—时间谱和雨滴速度—时间谱存在明显差异,而过程的统计谱特征差异不明显;过程中不同区域的站点、同一站点不同的降水时段,雨滴尺度谱和雨滴速度谱主要为双峰型,尺度谱双峰中各站对应1.2 mm直径峰的位置一致,处于较小尺度峰的位置不一致;在较大雨强时,雨滴尺度谱上会出现单峰和三峰的情况,但比例较少;1.2 mm雨滴的高浓度区域与地面降水强度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在1.2 mm雨滴的高浓度区域形成的过程中,地面降水逐渐增强,随着1.2 mm雨滴的高浓度区域逐渐瓦解,地面降水逐渐减弱,直至出现间歇。  相似文献   
199.
通过对0103号台风"榴莲"的路径及特大暴雨天气的环流背景分析,认为造成这次致洪暴雨过程的最主要的天气原因是:深厚的副热带高压使台风偏向西行进入广西,与正在爆发的西南季风云系相遇,从而使降雨量大幅度增加,引发了广西南部特大洪水过程。  相似文献   
200.
分析 2 0 0 1年 7月 2 - 3日台风“榴莲”暴雨过程中湿位涡及其各分量的变化 ,发现对流层低层 85 0 h Pa湿位涡的负值中心、 70 0 h Pa湿位涡的正值区与强降水中心相对应 ;急流与层结稳定度的变化 ,影响着湿位涡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