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2篇
  免费   1646篇
  国内免费   3014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1619篇
地球物理   558篇
地质学   10811篇
海洋学   66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23篇
自然地理   694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384篇
  2021年   417篇
  2020年   379篇
  2019年   404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312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633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582篇
  2011年   574篇
  2010年   522篇
  2009年   576篇
  2008年   495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467篇
  2005年   464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453篇
  2001年   558篇
  2000年   457篇
  1999年   403篇
  1998年   421篇
  1997年   395篇
  1996年   404篇
  1995年   386篇
  1994年   382篇
  1993年   331篇
  1992年   439篇
  1991年   403篇
  1990年   322篇
  1989年   255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51年   3篇
  1949年   6篇
  1948年   6篇
  1946年   13篇
  1945年   6篇
  1943年   6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8篇
  193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51.
黄河内蒙古段冰凌形成机理及凌汛成因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着重分析研究黄河内蒙古段冰凌形成杌理、冰情演变及凌汛成因.文中系统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段的冰情演变过程的四个时期,即由冰晶形成至产生大量冰凌的成冰期;由凌块封冻至盖面冰层增至最厚的结冰期:冰层开始融化至解冻前的融冰期和解冻开河至冰凌消失的消冰期.分析研究了影响凌汛成因的热力、动力和河势三大作用因素.使河水成冰又由冰融化成水的热量交换作用的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热、水温、气温、风、降水量、空气中的湿度:水位的抬升以至流速的变化等水流作用,均为动力因素;河道的特性影响为河势因素,通过分析研究,便于指导防凌实践,使防凌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52.
岩矿显微组构对水银洞金矿成因的指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西南水银洞金矿为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中的超大型、高品位金矿床,矿床由多个金矿体组成.工业金矿体顺层产于龙潭组含煤地层所夹的玄武质、硅质、生物碎屑碳酸盐岩中.对水银洞金矿赋矿地层岩石以及矿石显微组构进行了研究,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为细粒黄铁矿,具再生边、粒内孔隙、铸模孔隙结构及镶边生物矿化构造、铸模式生物矿化构造,是一典型的具沉积一成岩组构.金矿化与硅化有密切的成因联系,金与SiO2来源于峨嵋山玄武岩的喷溢活动,主要金矿体更多显示与峨嵋山玄武岩准同生特征.矿床为沉积一成岩弱改造成囚金矿床.  相似文献   
53.
锥形海山是马里亚纳弧前区非火山成因的海山。它是由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对仰冲板块的上推作用,地壳下的上地幔物质底辟侵入的结果。海山顶部的岩石是由蛇纹石化超镁铁质方辉橄榄岩组成。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斜方辉石、橄榄石、尖晶石、磁铁矿、蛇纹石和碳酸盐。手标本呈显晶质块状构造,薄片中呈粒状、残留状、筛网状及斑状变晶结构。岩石化学特征表现为:低Si和Al,高M/F值,含水,亏损了所有过渡金属。岩石的成因属超基性岩浆直接结晶,后经海水的参入,在热液作用下普遍发生蛇纹石化和碳酸盐化。  相似文献   
54.
为了制定分异堆积机制.以及开发和加工陆架上细粒分散状金,必须有关于该金属在河-海壁垒区迁移形态的资料.在一系列文章中刊登了有关较高的金含量趋向于有机质高浓度区的论述.其中有细粒金在陆架区河口边缘部分高度分散的生物成因粉砂质软泥中富集实际资料的描述,  相似文献   
55.
56.
0102号台风"飞燕"移动路径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爱鸣  林毅  李泓浩 《台湾海峡》2003,22(1):102-107
2001年2号台风“飞燕”登陆早、强度大、移速快、突发性强给福建中部沿海地区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及云图等资料对其登陆福建及后期路径北折的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hPa散度、850hPa涡度及低层能量场对台风路径北折有比较好的预示作用,台风未来移向有沿着200hPa其中心附近辐散中心长轴方向、850hPa正涡度长轴方向及低层暖平流区和850hPa θse高能中心轴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57.
基于EOF分析对南海西北海域水体光谱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study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remote sensing reflectance(R_(rs)) in northwestern South China Sea based on the in situ optical and water quality data for August 2018.R_(rs)was initially divided into four classes,classes A to D,using the max-classification algorithm,and the spectral properties of whole R_(r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th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 analysis.Subsequently,the dominant factors in each EOF mode were determin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ore than 95% of the variances of R_(rs) are partly driven by the back-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spended matter.The initial two EOF modes were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total suspended matter and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Furthermore,the first EOF modes of the four classes of R_(rs)(A-D R_(rs)-EOF_1)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the total variances of each R_(rs) class.In addition,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amplitude factors of class A-D R_(rs)-EOF_1 and the variances of the relevant water quality and optical parameter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unclassified ones.The spectral shape of class AR_(rs)-EOF_1 was governed by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 of chlorophyll a and color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The spectral shape of class B R_(rs)-EOF_1 was governed by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 of CDOM since it exhibited a high correlation with the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CDOM(a_g(λ)),whereas the spectral shape of class C R_(rs)-EOF_1 was governed by the back-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but not affected by the suspended matter.The spectral shape of class D R_(rs)-EOF_1 exhibited a relatively good correlation with all the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which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deciding its spectral shape.  相似文献   
58.
G.  M.  Ingram  T.  J.  Chisholm  C.  J.  Grant  万玲 《海洋地质》2006,(2):71-80
在西北婆罗州深水区,一个活动的海上褶皱冲断带内拥有大量已经证实的烃类聚集,相信继续的勘探活动还会发现相当可观的油气。在新近纪大规模褶皱冲断带中发现典型的圈闭几何形态是上盘背斜、前陆褶皱及隆起和逆断层下盘错动断开处。商业性钻井目标位于变形的中新统和上新统沉积地层中,其中充满的油气来自现今仍然活跃的含油气系统。此处主要面临的问题是避免钻探活动变形和近期隆起期间烃类已经排出的圈闭。构造变形阶段研究列出了控制圈闭形成史和烃类保存史的一些关键要素。本文目的是提供一个有关西北婆罗州深水区褶皱冲断带的总体看法,为今后这一地区的油气勘探介绍一些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59.
60.
沿海城市海水入侵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沿海城市的海水入侵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之一。文章通过资料搜集与整理,对沿海城市的海水入侵状况作了全面描述与分析。系统地总结了海水入侵的若干特点及海水入侵的成因分析与规律,较为详细的分析了海水入侵的基本事实、基本矛盾和各发展阶段的发展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海水入侵的基本理论。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