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7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414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911篇
地球物理   262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146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一次台风暴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对1994年7月12~13日一次登陆台风造成的华北暴雨作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分析表明,9406号台风登陆后,台风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间形成的偏东南风低空急流,具有明显超地转特征,它是触发这次台风暴雨的关键系统。Q矢量诊断表明,Q矢量辐合区与暴雨位置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52.
暴雨预报是中期天气预报中的难点。由于较强的暴雨可以造成大范围的严重洪水灾害.因而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本文根据“三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高低空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与产生大暴雨的关系.采用完全预报方法的思路,首先对辽宁大暴雨过程有利的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进行客观分析,选择物理意义明确的定量预报因子.然后利用T63数值预报产品制作了暴雨中期诊断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53.
54.
2003年3月2日辽宁暴雪天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数值预报产品、物理量诊断场、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02年冬季辽宁最大的1次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55.
对气象信息网络中常见的故障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2003午8月29日平顶山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的分析,揭示了此次暴雨的成因,并总结出这种类型暴雨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57.
短期气候预测的物理基础和诊断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在短期气候预测的物理基础上提出建立辽宁短期气候物理影响预测模型的方法,并对气候灾害年景进行了诊断预测。  相似文献   
58.
长江中下游旱涝中期预报方法及其业务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荣花  李月安  晁淑懿  任金声 《气象》2004,30(12):47-52
介绍了双层多因子综合相似的长江中下游旱涝中期预报模型。该模型引入了具有明确动力学和热力学意义的地转西风动量经向输送和经向温度梯度诊断量,同时强调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关键作用,并考虑了对流层中、低层500hPa高度和850hPa温度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场。与过去业务应用的单层相似预报模型相比较,不仅物理意义和天气学含义明确,而且更符合对具有复杂动力和热力机制的降水预报的考虑。5年的预报试验和业务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的中期趋势预报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59.
利用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SCSMEX)资料和区域动能收支方程,对南海南部和北部两个区域该年夏季风爆发前后的区域总动能和区域扰动动能收支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区夏季风爆发前后动能主要在高层制造,大部分动能被摩擦消耗,南区夏季风爆发前后动能主要在高层被破坏,摩擦项充当动能源。扰动动能主要在高层和部分在低层制造。在此期间,南海地区一直向邻近区域输出动能。  相似文献   
60.
利用数值预报产品以及物理量的诊断对1999—07—13吴旗、盐池大暴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得出这次局地对流性暴雨产生的有利环流背景、中小尺度系统及动力学特征。前期中高层的下沉扩散运动、对流层内温度扰动及下界层内中小尺度系统产生,对局地性暴雨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暴雨落区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