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01.
A section of the Nanliang high speed railway tunnel on Shijiazhuang-Taiyuan high-speed passenger railway line in China was instrumented and studied for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performances. The cross section for the tunnel was 300 m2 and is classified as the largest cross section for railway tunnels in China. Through in situ experimental studies, mechanistic properties of the tunnel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the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convergences along tunnel perimeter and safety of primary support and lining structure. Based on the field measured data, the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demand for large-span deep tunnel in hard rock is recommended as double peak type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nd fold line type was recommended for horizontal pressure.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romojiyfakonov's theory was most close to the monitored value.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were also generated for the use of bolts in tunnel structures.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the tunnel and it confirmed that the current design can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urrent code.  相似文献   
102.
安装电涌保护器对负载的电压能够起到抑制性作用,但不一定都能起到有效性保护。通过模拟试验,利用电力系统仿真分析软件PSCAD/EMTDC进行仿真计算,得出当负载阻抗小于线路波阻抗时,电涌保护器的保护作用是有效的,当负载阻抗大于线路波阻抗时,电涌保护器的保护有效性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103.
在地理栅格并行计算处理中,数据I/O 已成为制约计算性能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针对该问题,首先分析广泛应用于GIS 栅格数据存储的GeoTIFF 格式,重点研究数据的2 种存储模式(即条带存储与块状存储),并根据这2 种存储方式,分别构建了栅格数据从逻辑结构向物理存储结构的映射模型。然后,针对地理空间并行计算的需要,提出了栅格数据的并行读写框架,并利用MPI 并行I/O 技术的文件视图方法,实现了GeoTIFF 数据并行I/O库(pGTIOL)。结果表明,对比开源栅格空间数据转换库(GDAL)的主从I/O 模式,本文提出的pGTIOL 准确读写数据,具有更高的性能。该库隐藏了底层并行I/O 的细节,提供简单易用的并行读写GeoTIFF 栅格数据的接口,支持多数据类型和多种空间分割,实现了对条带存储与块状存储数据的异步并行读写,从而满足动态负载均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4.
地表负载及GPS测站分布对参考框架转换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GPS数据处理通常采用Helmert七参数转换将瞬时站坐标转换到指定的框架下,但瞬时站坐标中尚未模型化的季节性地表负载会影响平移参数(地心运动)和尺度参数的估值,进而影响测站坐标;不均匀的测站分布会加剧这一影响.本文利用GRACE重力场系数仿真GPS地表负载的实验表明,基于网平移法采用实际的IGS站至少能够恢复90%的地心运动信号.地表负载及GPS实际测站的不均匀分布可以解释大约30%的GPS尺度的周年变化.相对于IGb08的所有框架站,目前采用91个全球均匀分布的核心站作为框架转换的基准是合理的.采用IGb08的所有框架站进行转换会导致U方向误差增加,特别是对框架站密集的欧洲区域(误差均值约为1mm).因此框架转换时,应尽量选取均匀分布的测站,同时不估计尺度参数.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区域IG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噪声模型建立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选取ITRF2005框架下中国区域(包括台湾地区)11个IGS基准站1995-2010年的坐标时间序列,采用不同噪声模型组合对它们进行噪声分析,并计算大气压负载、非潮汐海洋负载、积雪深度及土壤湿度负载对测站位移的影响,得到地表质量负载改正前后各测站分量的最优噪声模型。结果表明,中国区域IGS基准站的噪声模型存在多样性,且各分量具有不同的噪声特性,主要表现为闪烁噪声+白噪声和带通幂律噪声+白噪声。噪声模型与地表质量负载及其测站速度、速度不确定度之间的定量分析表明地表质量负载会造成测站的噪声特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带通及随机漫步噪声特征。不同复杂噪声模型对测站线性速度及不确定度会产生一定影响,少数测站高程分量差异甚至超过1 mm/a。  相似文献   
106.
葛玮  王志成  蔡松峰 《铀矿地质》2009,25(5):303-311
应用铀矿分析测试中的传统萃取剂、显色剂、吸附剂,有效地负载于泡塑,进行室内吸附铀条件试验,得出了最佳试验参数。介质试剂的浓度和pH值是有效吸附铀的关键,可根据不同萃取剂、显色剂、吸附剂的负载泡塑对应的介质试剂,选择提取不同状态下的活动态铀。将部分型号的负载泡塑应用于野外地电化学勘查和深穿透地气探测试验,可获得铀的成矿信息。  相似文献   
107.
在比较反转触发器(TFF)的各种结构基础上,采用一种单时钟信号控制,实现高速分频的电路结构,设计实现了用于光通信中时钟数据恢复电路的八分频器.该八分频器使用动态负载,输出两路互补信号,采用SMIC 0.18μm 1P6MCMOS工艺.使用Cadence公司的Spectre仿真器进行模拟验证,实验结果证明,在电源电压为1.8 V的情况下,该八分频器的工作速度10 GHz、功耗仅为4.705 mW.  相似文献   
108.
通过计算得出了低损耗介电半空间上的有限体积电阻负载水平电偶极的远场辐射图形,这些图形是由瞬变无穷小偶极单元的计算结果叠加而成的,其中每个单元的瞬变波形是由严格的稳态解合成的,每个偶极单元电流激发是一个半周正弦平方波形,这种波以变速沿偶极单元传播。假定天线端点无反射,电流半周期的时间长度控制着瞬变辐射变形主波的全部时间,偶极激发电流的振幅是由模拟电阻负载的余弦分布决定的,瞬变辐射图形与稳态偶极图形的  相似文献   
109.
在乙醇存在下,以偶氮胂Ⅲ为指示剂,乙二胺、磺基水杨酸为掩蔽剂,EDTA容量法直接测定稀土萃取分离工艺负载有机相中稀土浓度。省去了有机相的反萃取分离过程,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对不同浓度的稀土有机相样品进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n=5)在1.00—0.29%范围。方法适合于环烷酸体系萃取分离稀土元素工艺各级水相、有机相中稀土浓度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10.
甲基异丁基酮负载泡塑富集-原子吸收法测定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甲基异丁基酮(MIBK)负载泡塑从5%~25%的王水介质中吸附富集金,经2%硫脲~1%盐酸解脱,以原子吸收法测定.金的回收率大于99.8%,方法用于含金地质样品的分析时,效果较泡塑吸附好.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w(Au)为19.40×10-6的金标样,验证分离富集方法的可靠性.结果其平均值为19.32×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5%(n=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