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1篇
  免费   1507篇
  国内免费   1719篇
测绘学   2471篇
大气科学   2557篇
地球物理   848篇
地质学   3345篇
海洋学   1368篇
天文学   218篇
综合类   1132篇
自然地理   828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73篇
  2022年   299篇
  2021年   360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385篇
  2018年   277篇
  2017年   298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417篇
  2014年   754篇
  2013年   600篇
  2012年   713篇
  2011年   643篇
  2010年   607篇
  2009年   667篇
  2008年   677篇
  2007年   588篇
  2006年   589篇
  2005年   454篇
  2004年   402篇
  2003年   378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233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8 毫秒
91.
通过调查和比较,认为在我国渤海和北黄海南岸的套子湾八角海区是一个条件优越的深水港址,在阐述开发八角深水港的重要意义同时,根据城市布局规划和岸线及水域资源,参照国际港口未来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对八角深水港的开发和布局进行了研究,为烟台市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型港口城市”,提出了港区未来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92.
九龙江河口区磷的转移和入海通量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1992~1993年4个航次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区总磷的分布和转移受悬浮物含量明显控制。当SPM含量低时,其迁移过程接近理想行为;SPM含量高时则为非理想行为。估算得出,九龙江水体总磷的平均人海通量为1.47×103t/a。其中,溶解态磷为0.43×103t/a,约占29%;颗粒态磷占71%,九龙江水磷的输入以颗粒态为主。溶解态磷的分布,基本上在某一水平上了波动,其入海通量受环境影响很小,可能意味着颗粒磷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93.
本文就海洋计量管理和监督工作的内容及如何开展此项工作,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94.
海岛调查档案是指在海岛资源综合调查与开发试验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和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软盘等形态的历史记录,是海岛调查的终端成果,是花费了大量资金、人力、物力换来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95.
本文讨论Bowen数的意义、功能和计算法。同时,依据多年水文气象实测资料作统计,计算出东中国海的Bo值。其结果绘制成1月至12月的月平均分布图,从而对本海域的Bo分布特点作详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96.
虾蟹类亲体生殖营养需求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虾蟹类生殖营养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讨论了各营养素对虾蟹类亲体成熟、生殖和幼体质量的影响.此外,就今后在虾蟹类亲体生殖营养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7.
溶解无机态营养盐在渤海沉积物-海水界面交换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无机态营养严在渤海沉积物-海水界面交换速率、通量基控制因素,于2002-08-06~08-24,应用船基沉积物培养方法,现场测定了硅酸盐(SiO3-Si)、磷酸盐(PO4-P)和溶解无机氮(DIN)在沉积物-海水界面上的交换速率(νN)和交换通量(FN)。结果显示,νSiO3-Si变化范围为2 220~4 317μmol.m-2.d-1,平均为3 466μmol.m-2.d-1,νPO4-P为0.4~77μmol.m-2.d-1,平均为39μmol.m-2.d-1,νDIN为667~2 167μmol.m-2.d-1,平均为1 308μmol.m-2.d-1,其中NH4-N和NO3-N的贡献分别为48%和47%左右。进一步分析表明,νSiO3-Si主要由溶解和扩散2个过程控制,前者决定于沉积物黏土矿物含量和含水率,后者决定于营养盐浓度和温度。νPO4-P主要由在以黏土为主的细颗粒和氢氧化铁上的吸附-解吸和扩散过程控制,前者分别决定于沉积物粒度和上覆水中DO浓度,而后者决定于间隙水与上覆水之间的浓度差。结果表明,FSiO3为2.59×1013mmol,FPO4为2.95×1011mmol,FDIN/SE为8.62×1012mmol。这样,为维持夏季渤海初级生产力,沉积物交换过程可提供大约65%的SiO3-Si、12%的PO4-P和22%的DIN,远远高于以河流径流为主的陆源排放。  相似文献   
98.
采用有限元分步杂交方法,在已建潮流场的基础上,建立了胶州湾疏浚物悬浮泥沙的二维输运-扩散模型,并应用于胶州湾前湾港区泛亚码头工程疏浚区的疏浚物输运扩散的数值模拟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分析了泛亚码头疏浚区施工期间悬浮泥沙对附近海域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对不同的疏浚方案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99.
融冰季节北极破碎冰区热通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航空遥感数字影像的解析结果和实测气象,海洋和海冰资料,定量研究了夏季融冰期北极破碎冰区的热通量,计算了海洋对大气的热贡献,结果表明,在北极夏季海冰融化时,短波辐射远远大于感热和潜热通量,是表面热通量的决定因素,海洋对大气的热贡献主要由长波辐射决定,在观测期间,海洋对大气的热贡献为38~104Wm^-2,这部分热量的大小与海冰的密集度有关,当海冰密集度小于0.8时,海洋对大气的热贡献随海冰密度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当海冰密集度超过0.8以后,该热通量将随海冰密集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