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7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408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77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779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4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932.
一种潜在的硅灰石资源——黄磷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肖金凯 《贵州地质》1996,13(3):246-254
本文叙述了新型工业矿物硅灰石的矿物学特征,物理性质,应用领域和应用概况,讨论了贵州黄磷渣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物理性质,认为黄磷渣是一种可供利用的潜在硅灰石资源。  相似文献   
933.
刘丽  刘清 《贵州气象》1998,22(3):13-18
1前言干旱是指在一定地区内近地面生态系统水分不足时的一种自然现象,它不只是一种气象灾害,实质上是与下垫面密切相关的综合环境灾害,是不利的天气气候条件与下垫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频繁地发生于各个历史时期。干旱是贵州最主要的农业灾害,对国  相似文献   
934.
任大银  陈代演 《矿床地质》1998,17(Z5):943-946
滥木厂铊(汞)矿床产于北东向滥木厂弃状背斜核部和近核部,并严格受控于与背斜关系密切的NE向断裂组。矿床中矿体的产出则多与层间虚脱空间有关,且主要产于晚二叠世龙潭组和长兴组及大隆组。对该矿床不同邯位取样并进行构造地球化学模拟实验,实验结果与汞铊矿体和富铊矿体主要产于晚二叠世含煤岩系有利岩石组合内的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935.
936.
贵州麻山地区居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慧琳 《地理科学》1998,18(4):379-386
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实地抽样调查的统计资料,对麻山地区居民的资源环境意识用定性定量的分析。得出该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资源环境意识差,居民自觉或不自觉地破坏生态环境以资源为代价,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求。  相似文献   
937.
贵州含钾粘土岩及其活化产物的红外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贵州含钾粘土岩可分成两类。一类的主要含钾矿物为伊利石,另一类是富镁1M型伊利石;其他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和高岭石等。这两类岩石加热时有相似的变化行为。遵义含钾粘土岩活化产物的红外光谱为开发利用含钾粘土岩正确选择活化剂和设计活化工艺、探讨钾的活化机理提供了试验资料。  相似文献   
938.
贵州碘缺乏病与地质环境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省地质环境与碘缺乏病区有关岩石、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土壤)及地下水中碘的地球化学背景及流行病学调查,从环境地质角度,分析和总结了地质环境与碘缺乏病的关系。地质环境碘缺乏、土壤严重侵蚀、岩溶地下水中富含钙、镁等地质、地球化学因素是影响我省IDD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岩性对IDD控制作用明显,土壤及地下水中碘含量与患病率呈负相关,地下水中钙、镁对患病率有一定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39.
贵州几个区域地质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8个有关贵州区域地质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①贵州大地构造可分为扬子陆块、江南加里东造山带、右江印支一燕山造山带三个单元;②贵州有老于梵净山群、四堡群的陆壳;③江南加里东造山带的构造样式在贵州表现为平卧褶皱及逆冲叠瓦扇构造。由大面积前寒武系出露而构成的雪峰隆起在中三叠世以前并不存在,它是印支-燕山期由南东向北西逆冲-推覆的结果;④右江地区是印支-燕山期的造山带,地壳结构可与Catter建立的大陆地壳结构模式相比拟,其区别在于右江地区具有更明显的分层、分块的不均一性;⑤野外追索及所含化石群的研究表明:领组下部的时代应属早三叠世晚期。领组与下伏地层之间系区域性的超覆不整合面,在局部地区其下有玄武岩。这一事实表明:东吴运动似乎发生在早二叠世晚期.而不是发生在早晚二叠世之间;⑥瓮安晚震旦世早期磷块岩中,早已发现世界上最早的生命性分化的痕迹。最近又发现可疑动物胚胎化石和完整的海绵个体及海绵骨针。海绵化石及海绵骨针能得到证实和公认,这将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动物化石,也将对寒武纪生物大爆炸理论给予巨大的冲击。风冈硐卡拉早志留世晚期维管植物是目前国内已知的层位最低的维管植物群;⑦暴露环境下碳酸盐沉积──钙结  相似文献   
940.
黔南碳酸盐岩地震“亮点”,“平点”与“暗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秉让 《贵州地质》1998,15(4):338-344
黔南海相沉积地区,在可控震 与炸药震源的地震普查勘探中,地震反射剖面上,出现的振幅异常,有“亮点”、“平点”与“暗点”显示。研究认为:“亮点”可能为油气层的显示;“平点”可能是含气储层与不含气层之间形成的波阻抗界面;“暗点”可能为岩性变化的层间反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