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0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307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75篇
地球物理   129篇
地质学   551篇
海洋学   41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38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4年   3篇
  1933年   3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九龙江河口湾高浓度悬沙水体的分布与扩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九龙江河口湾洪水期和枯水期含沙量等值线的分析,描述了河口湾内悬浮泥沙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在涨潮和落潮期间的变化情况,并对洪水期大潮湾内水质点的滞流点位置作了计算.结果表明,水流运动和水体含沙量沿入海方向均呈现有规律的变化,河口湾内存在两个主要水流滞流区,一处位于海门岛北部,一处位于鸡屿东侧.悬浮泥沙的分布和水流运动间呈现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32.
长江口徐六泾洪季水沙特性观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江  何青  王元叶  车越  张经 《海洋通报》2003,22(5):86-91
2001年7月,在长江口徐六泾对流速、流向和悬浮泥沙浓度进行了大小潮定点观测。观测数据分析表明徐六泾处大潮流速及其变化远大于小潮流速。大潮悬沙浓度大于小潮悬沙浓度。由于径流的影响,落潮期间垂向速度梯度比涨潮期间大,落潮垂向切变增强,使落潮期间悬沙浓度的变化幅度大于涨潮期间的泥沙变化幅度,同时存在泥沙浓度峰值滞后于流速峰值的现象。  相似文献   
933.
长江河口底沙运动规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于1981-1988年以浅地层剖面仪和回声测探仪取得沙波观测资料,运用这些资料以及河床表层沉积物和历年河口水文、地形资料,采用水文学、沉积学与泥水沙运动力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长江河口底沙的运规律。结果表明:长江河口底沙运动非常频敏,一般有单颗粒滚动、跳跃,沙波及沙体推移等形式;在沙质床面上沙波发育良好,其形成、发展和消失和潮差落潮流速有一定的相关性,因受涨,落潮流改造,沙波难于得到充分发展;沙  相似文献   
934.
风浪与涌浪的划分判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935.
动床模型试验布置模型沙是模拟泥沙运动试验中的关键。模型布置模型沙之前,依据相似理论,按照一定的几何比尺选择适当的模型沙,这对于确保试验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提高试验精度尤为重要。本文以一港口物理模型试验为实例说明模型沙选择和布置模型沙对模拟泥沙运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36.
简要介绍了长江下游“三沙”航道整治工程中为了掌握双锏沙横流和如皋沙中汊在刘海沙水道的汇流情况,在福姜沙左汊道→双锏沙→浏海沙水道间进行了表面流速流向观测,并对测量成果和航迹线图进行了初步分析,从而为保持双锏沙的稳定、保证如皋沙群水道的长久贯通提出了一些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937.
沙埕港流域物产丰富,目前因电力紧缺多未开发。该港潮汐能源多,地形、地质条件利于建站工程,故拟在百尺门、长屿两处建潮汐电站,并与当地水电等联合运行,可收发电、矿产、水产、航运交通以及农、林、副业等多方面综合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938.
2018年6月渤海大型水母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8年6月使用渔业底拖网采样,对渤海大型水母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船舶为"中渔科102"渔业科考船。本研究分析了渤海大型水母的种类组成、渔获密度与伞径大小,并对其源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到海月水母、沙海蜇、海蜇、多管水母四种大型水母,其中海蜇、多管水母数量较少,各采集到一只。海月水母在渤海三湾均有分布,各海区伞径大小无显著差异且多为幼体(<10cm),密度高值区出现在渤海湾东南侧海域,可达38-221.21ind./(net·h),辽东湾海月水母出现于湾南,密度<5ind./(net·h),湾北未见;作者推测,海月水母在渤海沿岸可能存在多个源头,诸如:莱州湾与渤海湾交界近岸海域、河北近岸、辽东湾大连近岸以及北部近岸。沙海蜇在渤海分布较广,辽东湾为密度高值区,均值为(35.32±21.64)ind./(net·h),但伞径较小,均值为(12.15±6.52)cm;与此相对,渤海湾与莱州湾外侧海域沙海蜇密度虽小[<20ind./(net·h)],但伞径要显著大于辽东湾,最大伞径均值可达(33.86±7.40)cm;作者推测,沙海蜇在渤海海域发源地主要集中于辽东湾近岸,渤海湾与莱州湾,外海出现的沙海蜇可能源于辽东湾,随海流运输至此。海月水母、沙海蜇在渤海发生时间要晚于黄、东海。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分析渤海大型水母的种群动态变化、暴发机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39.
长江口北槽抛泥流速和悬沙浓度时空分布观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口泥沙运动有其独特的规律,需要采用高分辨率的观测手段进行系统的现场观测,以此发现河口流速和泥沙分布结构,进而探讨其形成机制,应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和声学悬浮泥沙观测系统,通过定点和走航式观测长江河口不同潮型和流态下流速和悬浮泥沙浓度时空分布发现:(1)不同潮型出现高浓度“事件”的次数和成因存在差异,中潮型出现高浓度“事件”的可能性最大;(2)抛泥泥沙浓度垂向分布至少有3种结构类型,即上小下大的“L”型、指数型和上大下小的“漂浮”型;(3)受抛泥泥沙输移的影响,断面流场形成低流速区,它们的强度随落潮流的扩散逐渐减弱;(4)不同潮型的落潮流表现出不同的输移行为,大、小潮型落潮流偏北,中潮型落潮流偏南;(5)在落潮流和颗粒重力共同作用下抛泥泥沙同时存在输移扩散和沉降过程,小潮型抛泥泥沙主要就近扩散和沉降,中潮和大潮型抛泥泥沙输移扩散范围较远。  相似文献   
940.
应用~(46)Sc放射性示踪沙技术,根据1989年4月的现场测试结果探讨了淇澳岛东南抛泥区泥沙的运移扩散规律及其对珠海经济特区九洲港航道的淤积影响。实验证明,该抛泥区所抛疏浚泥沙的运移扩散主方向恰是九洲港航道所在的方向。对伶仃水道的疏浚而言,该抛泥地的选择是合理的,但对九洲港航道来说,则存在一定的淤积影响,应采取相应的防淤和减淤措施,以提高港口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