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1篇
  免费   807篇
  国内免费   830篇
测绘学   574篇
大气科学   2267篇
地球物理   738篇
地质学   912篇
海洋学   410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237篇
自然地理   57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针对新疆天山西部伊犁、博州三大山体北坡云杉上树线树木年轮资料,采用区域曲线、负指数曲线、样条函数三种不同生长去趋势方法,研制树轮宽度年表,分析不同采点和树轮去趋势方法对树轮宽度年表在不同频域的相关性及气候信号的影响发现:①采点间的距离和是否位于同一气候区是影响云杉上树线树轮宽度年表间相关性的首要因子。三个采点间的树轮宽度变化,在高频变化方面最为相似,低频变化存在着较大差异,表明它们在揭示和重建大范围的高频气候变化方面可能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②三种不同去趋势方法对天山西部山脉北坡上树线的云杉树轮宽度年表的研制具有一定影响,负指数和样条函数去趋势方法研制的树轮年表较为相似,而区域曲线去趋势方法研制的树轮宽度年表中则可保留较多的轮宽低频变化信息。③降水是天山西部云杉上树线的树轮宽度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且树轮宽度生长对降水的响应具有显著的滞后性。④在天山西部的云杉上树线采点,使用区域曲线去趋势方法有利于在树轮宽度年表中保留较多的与水分有关的气候信息。  相似文献   
982.
分维模型在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以美国LANDSAT/TM遥感数据为信息源,采用分维分析的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研究。探讨了土地利用类型对空间占据程度、稳定性、变化趋势同分维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分维数越高,该土地利用类型对空间的占据程度越大,稳定性越差;反之,则该土地利用类型对空间的占据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强。分维数的变化反映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分维数增大,该土地类型越不稳定,则该土地利用类型扩张,相反,则该土地利用类型缩小。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表明分维数及其变化成为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相关研究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83.
基于复杂性测度的中国洪灾受灾面积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尹义星  许有鹏  陈莹 《地理科学》2008,28(2):241-246
采用复杂性测度方法来进行中国洪涝灾害受灾面积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洪灾受灾面积及其复杂度均持续上升,说明洪灾剧烈,而且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增加;进入21世纪,两者趋缓或下降,即中国洪涝灾害有所缓解;(2) 从分省区的结果来看,洪灾受灾面积的未来趋势具有区域特征,主要可划分为两个加剧的区域和两个减缓的区域;全国各省市区依据受灾面积趋势可划分为4个等级,在此基础上给出中国的未来洪灾受灾面积趋势图。  相似文献   
984.
为揭示气候变化并探索其可能原因,引入了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在叙述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影响中国气温变化的若干因子进行了检验。论证了通过检验的因子与中国气温变化的可能物理联系,着重说明了二氧化碳增加对中国气温变化的影响,解释了我国增温滞后于全球气温变化的原因。由此证实格兰杰因果检验法是气候变化检测与归因的一种有用的新方法。通过计算和分析,证实了格兰杰检验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985.
应用多种动力气候模式降尺度解释应用技术,经过2004~2008年的回算检验和2009年以来的业务应用,结果表明其对重庆市区域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有较好的预测能力,MOS和PP两大类方法中,分别用逐步回归、相似离度和最短距离相似等建模方法,用车比雪夫多项式,涡度,动态区域,EOF和R方程等5种不同构建因子方案得出的预测结果Ps评分(中国气象局预测业务定量评分标准)显示,重庆市动力气候模式解释应用方法的预测能力超过了中国气象局的目标考核要求(降水≥60%,温度≥65%)。月降水量预测最佳方案是PP-回归-涡度和PP-回归-区域,月气温预测最佳方案是MOS-回归-涡度和MOS-回归-车氏。降水和气温预测效果最好月和最差月平均Ps评分差值分别达到14.5%和21.8%,表明预测效果存在明显的月际差异。由2006年3月个例分析可见,降尺度解释应用技术对月尺度气温降水正负距平空间分布形态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86.
明锋  柴洪洲 《地球物理学报》2009,52(8):1993-2000
目前很多文献基于弹性力学假设,以小形变、均匀应变场为前提,利用GPS资料建立了中国大陆块体的整体旋转与均匀应变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相关检验.但上述对模型的检验侧重从模型的拟合效果上进行分析和比较,忽略了对模型的适用性和假设条件合理性的检验.实际上,不同块体由于自身构造和外部条件的不同,其运动状况与应变状态并不完全一致,模型的适用性需进一步的验证.本文提出了两步检验方法对所建立的模型在中国大陆6个主要块体上进行了检验:第一步对应变参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第二步对应变均匀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根据所用数据精度,华南块体的刚性程度在95% 的置信水平上可以认为显著的,建立模型时不必考虑内部形变;其他块体内部形变显著,整体旋转与均匀应变模型并不能反映真实的地壳运动状态,必须考虑其形变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987.
988.
王琼  曲延军 《地震研究》2008,31(2):109-113
通过计算分析新疆北天山地区、南天山东段地区、南天山西段的柯坪块区及喀什-乌恰交汇区中强震前地震活动性总体状态参量Rt的变化特征,给出了各区中强震发生时间和强度基于Rt值的判定指标.Rt≤0.89可作为北天山地区1年内发生5.1~6.0级地震的指标;Rt≤0.79可作为南天山东段1年内发生5.4~6.0级地震的指标;Rt≤0.85可作为柯坪块区1.5年内发生6级地震的指标;Rt≤0.88可作为喀什-乌恰交汇区1年内发生6~7级地震的指标.  相似文献   
989.
新疆OLR基本特征及强震前的异常现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监测中心的NOAA卫星长波辐射(OLR)月际资料进行数据的月距平、涡度场计算等处理,总结分析了新疆地区长波辐射场的基本特征.对2003年以来新疆及其周边地区发生的中强震进行研究,发现在部分地震前震中及附近地区出现较明显的高值辐射异常,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强震前的地一气系统变化有关.应用OLR资料进行新疆地区的地震趋势预测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前兆台网监测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990.
在近年全国地震大形势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时空强演化图像及其相关参数的统计结果,并结合大陆周围附近地区强震活动对其内部的影响等客观现象,对大陆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研究预测。结果认为,中国大陆第五地震活跃期到2001年已经结束,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可能是中国大陆新的地震活跃期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