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41.
雷暴中双极性窄脉冲事件的位置与辐射强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双极性窄脉冲事件(NBE)是一类特殊的大气放电现象,能产生强甚低频/低频(VLF/LF)和甚高频(VHF)辐射。为了探索NBE发生的气象环境和放电特性,选出重庆双频段闪电定位网络在一次雷暴过程中观测到的608次正极性NBE(简称正NBE)和82次负极性NBE(简称负NBE),对比发生位置和辐射强度。结果表明:正NBE主要分布于7~15 km高度处,归一化到距离辐射源100 km处的VLF/LF电场变化峰值的平均值为13.4 V·m-1,平均VHF辐射功率为73.5 kW。负NBE主要发生在两个高度范围,72例负NBE分布于16~20 km高度,它们倾向于发生在30~35 dBZ回波顶高大于18 km的对流云顶及附近,其平均归一化VLF/LF电场变化峰值为42.7 V·m-1,平均VHF辐射功率为76.9 kW。10例负NBE分布于4~8 km高度,全部发生于对流核内部。其平均归一化的VLF/LF电场变化峰值为2.7 V·m-1,平均VHF辐射功率为18.2 kW。从统计结果看,在VLF/LF频段,上部负NBE的辐射强度普遍强于正NBE和下部负NBE;在VHF频段,上部负NBE的辐射强度与正NBE基本相当,大于下部负NBE;下部负NBE在两个频段的辐射通常弱于正NBE。  相似文献   
42.
本文选取2012年6月9日至6月13日,高空低涡过程影响下的一次紫外线强度变化过程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在低涡过程影响的主要三天内,紫外线辐射强度的日变化和逐日变化都有很大差别,由于低涡系统的强度变化和相对湿度、850h Pa散度、500h Pa涡度物理量场的配置是否有利于云的形成而导致紫外线的强度出现差别。在涡旋系统明显,湿度较大,上升运动明显的情况下,一般紫外线辐射强度很弱;当涡旋系统较明显,上升运动仅在14时明显的情况,紫外线辐射强度中等;而虽然涡旋系统存在,但相对湿度在50%以下,整天涡度和散度物理量场均不明显,紫外线强度较强。  相似文献   
43.
本文叙述了影响遥感海洋要素的大气参数——透过率和程辐射强度的定量测量原理和方法,并列举了四个谱段的测量实例。结果表明,这种测量方法是可行的,所测大气参数对定量分析遥感海洋要素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4.
太阳紫外辐射强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利用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白天条件下太阳紫外辐射与其它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又利用这些常规气象要素拟合出紫外辐射强度的预报方程,并利用逐日天气预报结果(某些常规要素),预报逐日紫外辐射强度,评价各气象要素对太阳紫外辐射变化的主次贡献。  相似文献   
45.
西安市紫外线辐射强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越  徐虹 《陕西气象》2002,(6):17-19
为提高紫外线辐射强度的预报水平,统计了1998-2001年西安市的太阳总辐射量与总云量、低云量等因素的相关关系,用太阳总辐射强度近似表示紫外线的辐射强度,得到紫外线辐射强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探索制作紫外线辐射强度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46.
适用于遥感应用的辐射传输高精度快速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民征  吕达仁 《遥感学报》2007,11(3):359-366
准确的散射辐射方向特征与辐射传输能量守恒的物理要求是一切算法的有效性准则。在有限计算资源的限制下,寻找最优的有限展开算法,获得能量守恒物理要求下的散射方向特征的准确性,是多年来辐射传输算法的追求目标。在以有限流数离散化辐射传输方程进行数值求解过程中,要保证数值计算中的积分守恒,流数有限要求粒子散射相函数必须截断,而不合适的截断容易导致解的误差,尤其是当大气中存在强前向散射的大粒子时(如云滴、沙尘暴事件过后的沙尘),截断的相函数会出现振荡,从而导致解的虚假振荡特性。散射相函数无限扩展可以消除这种虚假振荡,但容易导致数值积分能量不守恒和解的不稳定。本文从原理上对这种虚假振荡和不稳定现象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两种用较少流数达到较高的计算精度的高效计算方法,这些算法对于遥感方法研究、GCM气候模式中辐射强迫的参数化研究以及地气系统的能量收支研究,尤其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云和沙尘等大粒子气候效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利用青海格尔木光伏电站地区周边气象站1961~2010年常规和辐射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和方法,对格尔木光伏电站地区年、月、日、候辐射特征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格尔木及其周边太阳辐射资源较丰富,格尔木月总辐射为双峰型,从3月开始急剧增加,5月达峰值,6月略有下降后,7月又回升达次高值,9月迅速下降,冬季12、1月达最小值。近5年月辐射由双峰型变为单峰型。格尔木日辐射持续时间最长的是5月、6月和7月,日辐射时间分别达到15h,格尔木候最大辐射量出现在第30候(5月26~31日),最小为第12候(2月26~28/29日)。从整体来看,格尔木候辐射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36候为上升,37~72候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