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411篇
  国内免费   325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553篇
地球物理   379篇
地质学   282篇
海洋学   210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典型风场的单多普勒速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一组典型环境风场的单多普勒速度模型,这组环境场包括水平一致风场、纯涡旋风场和纯辐散风场等。不同的风场在单多普勒速度场上有不同的特征,通过本文提供的一组模型,可以帮助用户正确识别单多普勒速度场中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92.
93.
94.
近几年在研究海河流域降水过程中,发现太行山中段东南迎风坡存在两个最大降水高度带,一个在山顶,另一个在低山丘陵。其原因与地貌有关。  相似文献   
95.
使用基础力学理论的推导方法,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台风模型。该模型可预测台风的最大风速和总动能。并通过两个实列的测算与比较,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有一定的预言价值。  相似文献   
96.
谷笳鸣 《气象》1995,21(10):36-38
用尺度分离的方法,对1994年7月华北一次暴雨过程中雨区内的能量制造和转换进行了计算,目的在于揭示暴雨前后不同的能量制造和转换特征。  相似文献   
97.
方慈安  吴宝俊  常国刚  许晨海 《气象》1995,21(11):33-37
利用尺度分离动能方法对1994年6月11日09UTC-12日10UTC影响湖南省的一次MCS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尺度运动中非地转风以及两种尺度间风场与气压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动能,是这次MCS的主要能源;2.中尺度动能以及两种尺度风场相互作物 动勇,随MCS发展而增加;3.在MCS的整个发展阶段,高层的总体动能锐减。  相似文献   
98.
"98.7"特大暴雨低涡的螺旋度和动能诊断分析   总被引:49,自引:26,他引:23  
“98.7”特大暴雨过程与700hPa低涡切变线的强烈发展以及丰沛的水汽和强垂直运动密切相关。螺旋度的诊断结果揭示,与强暴雨区和切变线低涡相应的是一对符号相反而又紧邻的螺旋度带。它们的垂直结构是一对符号相反而又互伴的螺旋度柱;螺旋度及其诸分量的量级是相同的。这表明,垂直运动的水平切变和水平速度的垂直切变以及水平速度的水平切变对螺旋度有相同大小的员献,也意味着强垂直运动和低空急流对暴雨的发生和发展极其重要。动能的诊断结果显示。强动能区与暴雨区和低涡切变线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中、低空的强动能中心也正是强降雨中心;动能最强的700hPa也是低涡切变线发展最强的层面。强动能及其强梯度区和强螺旋度区基本一致。表明强动能及其强梯度对螺旋度变率及其通量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9.
一次春季强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4年3月30日发生在广东的强冰雹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中高层强冷空气入侵配合地面中尺度低压的发展,导致不稳定能量突增;下湿上干的不稳定层结、合适的0℃层与-20℃层高度利于大冰雹的形成;强有力的中尺度抬升系统和强垂直风切变直接导致强对流的发生,并使强对流长时间维持。在强风暴的发展过程中,广州新一代多普勒雷达(CINRAD-SA)观测到高悬的强回波、风暴中低层强入流、风暴顶强辐散及冰雹云三体散射所产生的钉状回波(TBSS)等特征。雷达资料分析表明:TBSS的强度随着上升气流的强弱及冰雹的降落发生变化;即使无中气旋,持久稳定的风暴相对入流和风暴顶强辐散也能使强风暴长时间维持;风暴顶辐散减弱,标志着入流减弱,伴随着强回波核下降,风暴进入消亡阶段。  相似文献   
100.
采用散斑图像相关数字技术以非接触方式对正弦波和地震波作用下的海洋平台结构模型振动位移进行了监测,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频谱分析,同时还与传统位移传感器测得的结果做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与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工程可用性,且对试验设备和测量环境要求不高,很适合现场非接触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